深讀|福利院舊址斑駁了往事,思念卻在心底生生不息

2021-01-09 半島都市報

每當門外樹枝上喜鵲的叫聲響起,鄧秀英都覺得是兒子該回來了。48年前,鄧秀英把最小的兒子由江蘇無錫送往山東。全家七口人,吃不上飯,送走他是為了讓他活命。此後半生,她念子心切,日夜煎熬。年近八旬,找回兒子成了她最大的心事。在無錫,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像鄧秀英這樣的尋親者數以萬計。因為當初那個決定,他們與內心的不安、愧疚終日纏鬥,攜帶著模糊的信息和渺茫的希望,紛紛踏上尋親之旅。

丟棄是讓你活下來

中秋假期半島記者探訪無錫兒童福利院舊址,當年兒童福利院如今已廢棄。

牛繼紅稱自己是「輪船碼頭的女兒」。1964年冬天,剛出生15天的她被父親丟棄在當年無錫市的輪船碼頭上,她將那裡視為重生的起點。

42歲之前,牛繼紅生活在河南安陽,是養母口中「上海來的孩子」。她是被養母從一節火車皮上領下來的,那是1965年4月,北方春暖花開的時候。那節火車皮裡裝著江南幾家福利院送來的83個孩子,牛繼紅是其中哭聲最響的那一個。

成年之後,牛繼紅才了解到那段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江南遭遇饑荒、洪澇,不少嬰幼兒被父母丟棄,又被送到福利院。當時,北方相對富裕的家庭到江南抱養孩子,當地民政部門也把他們分批往北方送,遍及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內蒙古。

1995年,養父母都不在人世了,牛繼紅開始南下尋親。這是她的心願,也是養母臨終前給她的囑託,「去找你的親生父母吧,說不定他們也在找你。」當時,牛繼紅所掌握的關於身份的全部信息僅僅是來自上海、有一個福利院給的編號。

前十年,牛繼紅在上海尋親,找福利院、登報紙、貼尋人啟事,尋不到半點兒蹤跡。2005年,無錫舉辦尋親大會,考慮到無錫與上海離得近,她便前去碰碰運氣。得知當年無錫兒童福利院有位工作人員保留了棄兒的登記資料,牛繼紅立即去查,竟然對上了自己的編號。謎團解開,原來她是無錫人,前十年她一直找錯了地方。

江陰尋親志願者協會存留著一萬多份尋親者資料。

保留棄兒資料的人叫餘浩,1984年起在無錫兒童福利院辦公室工作。1993年,從青島來的幾個尋親者找到他,想查找自己的身份信息。那是餘浩接觸的第一批尋親者。他扒開一個落滿灰的角落,從裡面扒出一疊疊資料,比衛生紙質量還差的稻草紙,都快爛掉了。他和尋親者小心翼翼地把紙張翻開,一段歷史和其背後無數棄兒的身世密碼赫然在目。

來福利院之前,餘浩在無錫鄉下教了20年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些棄兒的故事,他過去只是聽福利院的人說起過,「沒有飯吃,父母實在養不活,就把孩子從無錫周邊農村送到市裡。」有些孩子被人撿回家收養,有些被送到福利院。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被丟棄的孩子最多。

「都是為了讓孩子活命。」逐頁翻著厚厚的資料,餘浩才真正觸摸到那段歷史。上面登記的孩子,有的才出生幾天,大一些的也不過一歲,幾乎全部標記著一度、二度、三度營養不良。「父母只能送走,給他們一條生路,否則就餓死在家裡了。」

當時的無錫兒童福利院床位不多,每天有幾十個孩子送進來,福利院無力承擔,抽調工廠廠房、辦公室來安置,還是不夠,不得不開始往北方送。

缺了一角的家庭

雖然熬過了最苦痛的「三年困難時期」,鄧秀英的生活在此後數年慘澹如昨。三兒一女先後降臨,吃了上頓沒下頓,個個面黃肌瘦。1970年3月,小兒子出生了,沒有奶吃,只能吃稀薄的米湯,餓得連哭聲都很微弱,也經常生病。鄧秀英決定把他送走。

在小兒子45天大的時候,有個山東人來到無錫江陰的雲亭鎮,從鄧秀英的懷中抱走了他。「他是個木工,有人幫忙打聽了,說家裡條件不錯。」鄧秀英記得,對方長得高大魁梧,面相端正可親,她憑直覺認為他值得信任,便把孩子交給了他。

這個山東人要給鄧秀英50塊錢,她拒絕了,「我不是賣孩子」。

鄧秀英把他們送到了車站,從此無錫的家裡再無小兒子的一絲痕跡。沒有照片,沒有物件,孩子是被一塊破布包著走的。只有孩子的名字,這些年裡在鄧秀英的腦海裡反覆盤旋。他叫陳國洪。

關於小兒子的記憶稀少,只有寥寥碎片,鄧秀英不停回想、咀嚼,也忍不住想像他長大後的樣子。「他快49歲了,小時候長得像我,現在應該和他哥哥差不多模樣。他自己躺在床上,大人一走近就不哭了,抱起來就不哭了,他很懂事。」

楊春法尋找弟弟快八年了,毫無結果。1973年,弟弟楊秋法3歲,被送到山東棗莊一個家庭撫養,養父留的名字是陳洪生。去了兩年之後,陳家中斷了與楊家的聯繫,弟弟音訊全無。

弟弟被送走的時候,楊春法7歲,對當年舊事只有模糊的印象。「弟弟是我父親從江陰去山東送的,他想看看對方家裡是不是真的過得挺好,走的時候我還攔著不讓。」陳家曾給楊家寄過信,也寄過弟弟的一張照片,一次搬家中,信件和照片丟了。全家人懊惱至極,對弟弟的思念再無實物的寄託,弟弟第二次從這個家庭裡「消失」了。

永遠缺了一角。所有送走過孩子的江南家庭,永遠缺了一角。

生命有涯,在有些人的一生裡,這一角可能永遠補不上。剛把弟弟送走幾年,楊春法的父親去山東找過他。陳家的來信中斷許久,父親不放心。他先去了之前去過的陳家,人去樓空,又按通信地址找,找不到地方,再到陳洪生聲稱的工作地點棗莊煤礦去問,查無此人。

失散的孩子成了父親的終生遺憾。三年前,父親病危,臨終前囑託楊春法,「一定要找到你弟弟」。

我要找到你

惠山,這是令很多無錫棄兒感到親切、也感到傷心的地方。它是原來的無錫兒童福利院所在地。從無錫市中心向西,進入惠錢路,行至現無錫市慈善總會附近,沿一側的惠錢路二弄上坡,夾雜在居民樓裡的那座粉紅色小院,便是福利院舊址。

當年兒童福利院如今已廢棄。

小院早已廢棄不用,只有一位姓李的保安在門口守著。保安是惠山人,從小長在附近,他聽家裡的老人講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惠山周邊荒涼破敗,這座小院孤零零地立在這裡,接收著從市區各處撿回來的孩子。也是從這裡,孩子們又陸續被送走。

如今,問起周邊居民,幾乎無人知曉這裡上演過怎樣的過去,甚至鮮有人知道這裡曾是福利院。

牛繼紅在這座小院生活過將近半年,從一條毛巾就能全部裹住的孱弱新生兒長成一個哭聲嘹亮的嬰孩。多年後她回到福利院,站在樓前百感交集。她也找到了曾在北上途中隨行照顧的保育員,那位70多歲的老人抱著她大哭,「你命大,所有孩子裡就你哭得最響,餵你最多。」

清楚自己來路的棄兒,和清楚孩子去處的家庭,還有線索可循,更多尋親者沒有這份幸運。像大海撈針一樣,對很多尋親者來說,支撐他們的只有細微至極的蛛絲馬跡。

李勇國從2010年開始助人尋親,是江陰尋親志願者協會的會長。在協會辦公室裡,存放著一萬多份尋親資料,孩子找家庭,家庭找孩子,雙向的悲痛在一頁頁A4紙上纏繞交織。

小腿上大約直徑兩釐米的淺棕色圓形胎記、手背有疤痕、左嘴角與右手虎口各有一顆黑痣……在一張張尋親資料裡,這些身體上的細枝末節被尋親者凸顯、放大,作為辨識雙方的信號,承載著遠超過它們自身價值的意義。

楊春法手機裡存著一個專門製作的尋親網頁,他每天都打開看。

「弟弟腿上有個傷疤,是暖水壺裡的開水燙的,不記得是左腿還是右腿了。陳家寄來的弟弟照片是一張全身照,手裡拿著一個大蘋果。」楊春法知道這些信息對於尋親來說實在太無力了,但是弟弟在樣貌上的標誌性特徵,他無法描述更多。「小時候他長得像我另一個弟弟,不知道現在還像不像了,這麼多年過去了。」

接受父親的臨終囑託之前,楊春法就已經開始尋找弟弟了。先是通過QQ尋親群,有影兒沒影兒的他都要加進去試一試,在裡面發帖,然後又找到了李勇國的尋親協會,隔三差五打探消息,有集體尋親大會就積極去參加。他還找人製作了一個尋親網頁,把關於弟弟的全部信息和全家人想對弟弟說的話都寫進去,存在手機裡,到處發布,自己也天天打開看。「你是家人一輩子的牽掛」,楊春法說,裡面寫到的這句話代表了全家人的心聲。

楊家很少有人主動提及弟弟,怕母親受不了。弟弟的事是趴在每個人胸口上的一道隱秘的傷痕,尤其是母親。因為一直在尋親,楊春法需要時不時給家人匯報進展,母親的那道疤痕反覆被撕開,家人這才發現她的痛處之深。

「她總是悶在心裡。講起弟弟,她每次都講得輕描淡寫,但是好像有一口氣卡在那裡,壓不下去,喘不上氣來。」母親今年83歲了,楊春法想在她還在世時,把弟弟帶回江陰,帶到她的面前。

魂牽夢縈的山東

水塘邊,屋門外,樹枝上,又有喜鵲在叫了。鄧秀英想,遠在山東的兒子快回來了吧。

志願者為鄧秀英錄製尋親視頻。

鄧秀英只知道兒子在山東,並不知道是哪個城市。過去的48年裡,山東是讓她魂牽夢縈的地方。丈夫和大兒子去山東辦事的時候,她讓他們去找人,茫茫人海無從找起。從江陰到山東,小兒子幼時走過的這段旅途,成為她無法跨越的距離。

李勇國是江陰周莊人,1967年出生,在他小時候,「山東」這個地名讓他畏懼。幼時幾個鄰家小孩,先後從他身邊悄悄消失了,被父母送給了山東家庭撫養。李勇國那時真的以為他們是因為不聽話被拋棄了,後來才明白,父母是在給他們謀求更好的生活。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江陰送出的孩子,去往山東的最多。除了地理上的接近,一個從山東到江陰工作的地質勘探隊也起到了作用,很多江陰人是通過他們了解山東、與山東家庭牽上線。

更早一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山東也是江南棄兒的主要接收地。餘浩說,當年的無錫兒童福利院院長是山東人,由他聯手兩地民政部門,往淄博、青島、濟南、濰坊、臨沂送了大量棄兒,「可能送山東的最多,尤其是平度,那是院長的家鄉。」

陶任福的弟弟1969年被母親送到山東,在江南種麥時節、剛進入11月的時候。母親是聾啞人,回來後只跟他們簡單比畫了一番,表示對方家附近有農場,好像叫長山農場,還有煤礦,睡的是大炕。隨著母親的去世,關於弟弟的其他一切信息都被帶走。陶任福碰到山東人就打聽,始終問不出頭緒。

孔文革要找的也是弟弟。弟弟1969年出生在江陰霞客鎮,被青島人抱養,對方信息不詳,同樣無從找起,只能寄希望於雙方同時尋找,在此過程中有幸重逢。

願你過得好

家人按照無錫嫁女兒的風俗把牛繼紅迎了回來。

2006年,牛繼紅在無錫與家人團聚。不算富裕的家庭在無錫最豪華的酒店大擺宴席,放鞭炮、發喜糖,按照當地嫁女兒的風俗,把她迎了回來。

「圓了夢了,十幾年了。」回憶起團聚的那一刻,牛繼紅每每止不住地掉眼淚。她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在養父母那裡,她得到了毫無保留的愛,讓她前半生沒有飄零之感,找回家人之後,他們也傾其所有地去愛她。

牛繼紅在無錫與家人團聚。

是出於愧疚嗎?想到送走的這個女兒,父母心中總是無法安寧。可是牛繼紅從來沒有對父母有過怨念,「如果他們不把我送走,我可能活不下來。」養父母供她上了大學,而她的親生哥哥、妹妹因為家庭困難都只念到初中,她以此寬慰自己和家人,「送出去反而是享福了。」

找到是驚喜,找不到才是常態。作為志願者,親歷過太多尋親故事,李勇國看到的是這樣的真相。

鄧秀英幾乎看遍了電視上的尋親節目,盼望著能從中發現小兒子的蹤跡,但是從未如願。一點兒訊息都沒有。她空望著屏幕出神,淚水常常悄無聲息地流下來。這些年裡,她與內心的不安、愧疚不停纏鬥,反覆思忖自己當年的決定是對是錯。

志願者為鄧秀英錄製尋親視頻。

一定要找到,這個執念牢牢盤踞在鄧秀英的心頭。「不為什麼,就想知道他過得好不好。」

希望身在他鄉的那個孩子能過得好,這是每個尋親者的樸素願望。

有一個念頭讓楊春法備感憂慮,他擔心弟弟會不會已經不在人世了。「弟弟的養父在煤礦,這是個高危職業,當年中斷來信會不會是出了什麼意外?煤礦是可以子女接班的,如果弟弟接了班,會不會也出了意外,不然怎麼會一直找不到呢?」

越是有這樣的擔心,楊春法越是想找到弟弟。「只是想知道一個下落。只要他好,我們就放心了,如果不好,我們可以幫幫他。一家人總是要團聚的,人總是要落葉歸根的。」

10月13日,江南家庭組團將來青參加尋親大會,尋找失散在山東各地的親人。楊春法打算跟著尋親團北上。他覺得只要踏入山東,就能離弟弟更近一些,希望也能多幾分。

半島記者 付曉曉

相關焦點

  • 斑駁造句和解釋_斑駁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斑駁(bān bó)。(出自:統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3、帶刺的朋友) 斑駁參考例句: 1、時間東流,歲月斑駁了色彩斑斕的過往。 2、皮膚上可能會出現一片斑駁的紅疹。 3、海洋中的魚類,形形色色,斑駁陸離。
  • 有一種深愛,叫沉於心底,有一種想念,是藏在心靈深處的秘密
    有一種情,叫心一動便認定一生,有一種想,叫未開口就已泣不成聲,紅塵裡淺淺的遇見,卻是深深的相知相愛,這是廝守一輩子都不會厭倦的情——有一種深愛,叫沉於心底,明明是深愛卻註定不能完美,有一種想念塵世間,有一種深愛,叫沉於心底,有一種想,是藏於心裡深處的秘密,秘密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不願分享的事物,愛好難思念好苦,愛著想著,真摯的情是永駐於心的纏綿,紅塵裡,愛可以說是世上一道最難解的題,它可以帶給人無盡的遐想,也可以把人推向無底的深淵與痛苦,愛就像正負值的加減法,快樂時會有著濃濃的幸福感,失落時便會把所有的快樂收回!
  • 真心深愛過的人,一生牽掛
    一生牽掛,是因為真心深愛過!那份情,那份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心中默默地陪著自己,直到歲月一起慢慢變老,一生不變,一生深愛……時光清淺,念著他的名字,想著他的笑容,在阡陌紅塵,思思念念,牽牽絆絆,餘生太長,他卻好難忘。
  • 愛而不得,思念時心無所依;愛著想著,思念是一種無法形容的疼
    愛一個人愛到心疼,證明愛的很深,想一個人想的流淚,那是思念極致的體現,想念時若是忍著不發消息,想念的心疼痛如焚,情感裡愛有多深,想念的疼就會有多真,好想對你訴說分離的思念,卻又覺得自己太黏人,更怕你看到消息時會心煩。
  • 一箋小字,贈與最深愛的你!親愛的,我愛你!愛與時光共長情!
    席捲風輕,相思綿長,悠悠的念在蔥蘢的季節裡隨風曼舞,沁心的醉靜靜地在空氣中流淌,我雙手合十,默默祈禱,願風兒載著我的思念與祝福,默默的飛入你的城。親愛的,我愛你!你,註定是我生命裡最不舍的那一頁,你踏入我的心城,宛如在我的心湖之上擲了一顆石子,從此,漣漪慢慢蕩漾開來,不曾散去!
  • 散文詩:往事悠悠
    總想試圖找到一個證明,風中的往事能留下點什麼?多少次躑躅、徘徊、低回你我曾經踏過的大街小巷,路上行人匆匆依舊,一路風景容顏依舊,愛的路途夢幻依舊,只是少了一個伴我的影子。暮色靄靄,秋風漸起,舞動一襲長發,纏繞滿臉的淚痕,思念的情感反應四下蔓延。遙遠的你,多少次驚醒午夜夢回!你說過,愛不需要承諾,而是刻骨銘心的等待。等待中蘊含那份默契,心靈神會便是歲月的情書火熱的表達。
  • 臺灣政治大學校友會訪問團來南京參訪該校舊址
    臺灣政治大學校友會訪問團來南京參訪該校舊址 2014年07月29日 10:48:52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 讀一首王沂孫的《天香 龍涎香》,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
    汛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甆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幾回殢嬌半醉。剪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惜餘燻,空篝素被。乘船歸來這幾句別無太多深意,不必深究,只是「斷魂心字」乃有哀傷思念的意象,「冰環玉指」,故出美人形態,又略有思人之嘆罷了
  • 濟南兒童福利院孩子的「心願清單」
    5月27日,在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趙長美在照顧孩子們。本版照片均由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給孩子們餵完午飯,福白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肚子傳來咕咕的聲音,「有點餓了」,她顧不上這些,心裡全是下午的打算。從早上5點多起床,她沒來得及「喘口氣」。福白是濟南市兒童福利院的特教老師。
  • 夜晚思念在肆虐
    比如傷痛,他會在心底沉澱,既而形成一道疤,每個寂靜的夜晚黑暗都會撕開你心底的疤,漫漫長夜,你便嘗盡悲傷的滋味。那麼,天真的我祈禱,祈禱世間不再有悲傷!但生活並不是總能如你所願,總會有些事兒令人悲傷,總會有些事兒使人無法相信,總會有些事兒讓人追悔莫及......
  • 深夜一個人傷感的句子,寫的是心酸,讀的是孤獨!
    五、斑駁的夜色在說什麼?誰能告訴我如何選擇,每當我想起分離時刻,悲傷就逆流成河。失去了你也是種獲得,一個人孤單也未嘗不可,每當我深夜輾轉反側,悲傷就逆流成河。六、最近的夜裡,難以入眠。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感覺在撩撥著我的心弦。
  • 很清新文藝的愛情短句,略帶唯美傷感,思念難書,願你有夢可逐
    12 寒夜未央,思念且長 親愛的你,晚安。13 跌跌撞撞,歷盡滄桑,不負清風與暖陽。14 思念難書,願你有夢可逐,晚安~15 每一個女孩都曾是天使,是散落凡間的美麗,如果你已找到,請一定要珍惜。16 願你所到之處,遍地陽光,願你所遇之人,溫暖模樣。
  • 生生不息,指日可待——2021我們來了
    高標藝絕成千古婧盡百年豪氣存溫文爾雅何處來琪林璀璨登瑤臺博學古今通四方遠從青雲立壯志志存高遠滿經綸昂首崢嶸千古意以夢為馬同赴約詩與成功在前方九鼎一言定乾坤陽氣氤氳萬象新漸入佳境奮鬥始彤雲曉聚滿星河若論往事成千古
  • 「海歸」講解員毛浩夫: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
    毛浩夫(右四)在井岡山茨坪革命舊址群的教學點與參加紅色培訓的學員交流(2017年11月15日攝)。「爺爺一輩子都在守望井岡山精神,我要接過他的接力棒,讓井岡山精神的火種生生不息。」因為並非科班專業出身,此前對於井岡山鬥爭的歷史也並不熟悉,第一次站在井岡山茨坪革命舊址群,拿著擴音器面向遊客講解歷史時,毛浩夫緊張得手心出汗。  「以前覺得這份工作並不難,無非是提前背好解說詞,但現在才發現,同樣的故事,不同的人講述有著不同的反響。」
  • 《命運2》生生不息模式術士怎麼刷蘭迪飛刃 生生不息模式術士刷...
    導 讀 在《命運2》生生不息模式裡選擇火中術士去刷蘭迪飛刃任務是有技巧的,要怎樣才能高效的刷蘭迪飛刃任務呢
  • 愛不能擁有,是情深緣淺的愛戀;愛著思念著,這是世間最苦的愛戀
    有一種愛,明明愛得很深很深,卻要壓制在心底,放不下忘不了的珍藏著,愛而不語不是不想表達,也不是不想擁有,而是知道這是一場不能繼續的美夢,愛的長河裡,一個人一旦入心便是一生一世,在情感的世界裡,有一些人不在身邊,卻時時刻刻在心上搖拽,那是一份銘記於心的風景,一顆心倘若真愛一個人,就算是一輩子不會在一起
  • 思念的心思如數不清的星星
    浩渺無邊的蒼穹知道,思念的心思如數不清的星星,猶如引力波一般奧妙無比,思念無窮無盡,繾倦於互相惦記的腦海中,化作心中揮之不去的印痕,深深淺淺鐫刻在心靈處。而月光下的思念,與我寄語春天的美好想往交相輝映,和夏日夜晚荷塘的意境編揖靈動炫舞的鏡像,與秋的落葉情殤楓情桂香一起互動暢想,和冬天舒捲飛舞的雪花演繹月光下千年綠聚的梅雪擁吻的瞬間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