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鮮名菜|龜足,裹住嵐島風味

2020-12-04 福建平潭海上觀光遊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以其博大與富有孕育著一代代平潭兒女,而聰慧的島民以其勤勞與智慧汲取了豐富的海鮮食材,並創造了無數美食。在平潭的漁家風味裡,有一種造型奇異卻備受食客喜愛的海鮮美食,它就是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的龜足。龜足又稱佛手、筆架等,在平潭海鮮市場上,它價格不菲卻十分搶手。近日,記者在白勝村村民林紹寧的帶領下,前往小嵩島直擊龜足的採挖現場,探訪這一美食的奇特之處。

龜足

採收不易 工具技巧兩相輔

小嵩島位於白青鄉白勝村東南側的海域上,搭乘快艇不過五分鐘時間便可到達。當天,天氣晴好,風和日麗,我們一行四人乘船前往小嵩島,與我們同行的是林紹寧的妹妹林美芳。

龜足多生長在島礁巖縫中,採挖過程並非易事。但作為地地道道的漁村婦人,林美芳對於採挖龜足頗有經驗。只見她提著一個圓筒,帶上一根扁平的鐵杵,掐著潮水的時間便乘船出發。

正值下午兩點時分,潮水漸漸褪去,小嵩島上大大小小的礁石巨巖便裸露出來。此時,林美芳帶上工具迅速登島,在巖縫中尋找龜足的蹤跡。

「快看,這就是龜足了。」在林美芳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了固著在石縫間的龜足,正如其名,造型像極了龜的足。龜足的身體分為頭部和柄部,頭部呈爪狀,柄部呈倒三角形,外部包裹著一層黃褐色的粗糙表皮。其表皮由細小的鱗片排列而成,有些像蛇皮的紋路。

在平潭,每一種海鮮美食的取材都來之不易。據了解,龜足一般一簇一簇群生群長,擠附在石頭縫中,長年不移動,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只要有風吹草動,龜足就會緊縮起柄部。因此採挖時,徒手很難將龜足從巖石上摘取下來。 「我們平時出海採龜足都會帶上工具,用扁平的鐵杵伸到龜足底部,沿著石縫翹起來,龜足也就隨即被採挖出來。」林美芳介紹說,只要把握好技巧,採挖龜足也不算難,如果長勢好的話,挖上一個下午也會有個不錯的收成。

供不應求 量少價高討海灘

平潭潮水急湧,水質優良,獨特的海域環境滋養了獨特的海鮮美食。作為平潭海鮮的一種典型,平潭龜足以其獨特的鮮香,虜獲了不少人的芳心。在平潭市面上,龜足可是難得一遇的搶手貨,雖然個頭不大,但買的人卻不少。

「其實二三十年前,海邊的礁石上長著很多龜足,根本沒人採。直到最近幾年吃的人才多起來。有了市場之後,採的人多了,價格也上去了,現在近海幾乎看不到龜足的身影了。」林美芳說,「現在個頭小一點的龜足都已經賣到二三十元一斤了,而像牛山島出產的龜足可以賣到一百多元一斤。」

面對高昂的售價,漁民對於龜足仿佛逐漸形成「敬畏」之心,採摘過程也顯得格外小心。因為對於許多漁民來說,這種美味也凝結著他們的生活的希望。今年 42 歲的林美芳對於龜足有著特別的感情,因為曾經採挖龜足是白勝村漁民討海養家的一部分。「我十七八歲時就跟著父親一起討小海。作為討海而生的人,我們只能想辦法掙些小錢,因此吃龜足也不是常有的事。」她回憶說,那時一到龜足肥美季節來臨,他們就採挖了到街市上賣,賣了剩下的部分才能拿回家自己吃。

漁民的生活充滿艱辛與不易。林美芳回憶說,過去採挖龜足要自己划船搖櫓到近海島礁上,能否有個好收成全憑運氣。像這樣在風吹日曬下討生活,實在太過辛苦,好在有這陣陣鮮香美食慰藉身心。

食遊結合 體驗採挖深度遊

小小的龜足,藏匿著大海賦予的足夠的鮮香和營養。據了解,龜足含豐富的碘、鈣、蛋白質及維生素,有健胃、利溼、強腰、活血的功效,食用後能增強肌體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屬於高級營養品。

到平潭旅遊休閒、品嘗海鮮時,內行的遊客常愛點上一盤龜足。據了解,平潭人對龜足的烹調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突出食材本味口感,不大華麗卻十分誘人的水煮法。即白灼、燙、煮的烹飪手法,原汁原味的龜足不需要其他調料來提升它的鮮度。另一種就是將其用蒜末、薑末、生抽等煸炒,讓湯水充分浸透,便可得到香氣四溢的美味。

但不管選擇哪一種烹飪法,煮熟的龜足,並不像別的熟海貝一樣會自行張開,其殼板仍然緊閉。面對這種情景,外行的食用者就得費一番工夫了。「吃的時候,要把扁平的龜足直豎起來,找準頭狀部最寬處,像嗑瓜子一樣輕輕一嗑,殼板就張開了。順著殼板再一剝,趁勢把柄部的鱗片撕開,微紅色的肉就出來了。」林紹寧介紹說。

龜足作為島礁中的神秘之客,不僅刺激著人們的味蕾,也吸引著許多人前往探尋。在林紹寧看來,讓遊客們親身到島礁尋覓龜足已經逐漸成為來嵐深度旅遊的方式。未來,遊客不僅可以品嘗到鮮美的海味,還可以親自感受採挖過程,讓平潭龜足這一美味發揮出另一種價值。

相關焦點

  • 平潭島藍眼淚
    事實上, 平潭 島的藍眼淚高發季節每年都有所不同,但它們總是有跡可循。島上時常「東來嵐氣瀰漫」,簡稱「嵐」,別稱「東嵐」。在 福建 平潭 ,兩種藍眼淚都有,藍眼淚在 平潭 每年基本都會出現,可上溯至十幾年前。就這樣,距離 杭州 753公裡的 平潭 島成為我的追淚目的地。如何到達平潭島?
  • 平潭島獲批國際旅遊島-打造第二個海南島,離臺灣近,旅遊資源好
    平潭島是繼海南島之後,國內獲批的第二個國際旅遊島。平潭島距省會福州市120公裡,與臺灣新竹僅距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地方。平潭島也叫海壇島,是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位於福州市平潭縣,因為平潭島上時常「東來嵐氣瀰漫」,別稱「東嵐」。
  • 平潭出現綠光太陽,嵐島綠閃!
    平潭不僅僅只有美膩的海景,天空中另有獨特風景~假期的最後一天,8日傍晚平潭的天空中出現綠閃太陽但並不是有落日時就可見還取決於天空的通透度等因素平潭島四面環海空氣品質常年優良相比其他城市能更幸運地看到籍此,福建平潭10月再上熱搜!
  • 平潭海鮮名菜丨紅燒鮟鱇魚,「我很醜卻很美味」
    對於吃貨來說,海鮮市場無疑是個美食天堂。平潭最知名的海鮮市場當屬中埔街了,這裡有大大小小魚鮮店,魚蝦蟹貝品類齊全。最當季的海鮮應該是沿街叫賣的海產品,這些基本都是漁民自產自銷的。當天,我們挑選了一隻來自深海的鮟鱇魚。查詢資料得知,因其獨特的長相也被稱為「海鬼魚」、「蛤蟆魚」、「燈籠魚」,仔細觸摸,它的背鰭上有細長類似鬍鬚的東西,這是它的釣竿。
  • 海洋裡的極光浪漫迷人,平潭島的藍眼淚,成就了福建最美海島
    據說藍眼淚可能出現的地方,平潭島有很多沙灘,並不是每個地方在夏天都會出現藍色眼淚,經常出現的地點是龍鳳頭度假村附近,或者是長江澳風車田附近。對於如何能夠正確的看到藍色眼淚,我在網上還特意查了一下呢。也可以和一些當地居民交流一下,畢竟他們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人,對於觀看藍色眼淚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 世界,你好,我是平潭!
    平潭島平潭島也叫海壇島,因為島上時常"東來嵐氣瀰漫",所以平潭島還有一個文藝的別稱——"嵐"。平潭島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距福州128公裡。東面和臺灣省新竹港相距只有68海裡,與臺灣隔著一道臺灣海峽,是離臺灣最近的地方。
  • 臺灣教練紮根嵐島:想讓棒壘球運動「遍地開花」
    24歲開始擔任教練,當時的盧智敏並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把執教範圍延伸到海峽對岸,並選擇紮根嵐島。組建球隊 半年帶出冠軍9月20日下午,在福州金山文體中心運動場,福信棒壘球隊和福州星棒壘球俱樂部兩支球隊,正在爭奪2020年「熊貓杯」中國慢投壘球企業聯賽福州分站賽的冠軍。
  • 五月的福建平潭,島上的藍眼淚仿佛落入大海的最美星空,宛如仙境
    根據以往它在國內出現的地點統計分析得知,在位於福建的平潭島,是最有可能遇到,或者親眼目睹這一神奇的海景奇觀。可能有的朋友會感到疑惑,為什麼它會頻繁的出現在福建平潭島呢?其實,如果熟知中國地理知識的朋友們,可能很容易的就會找到它的答案。因為,位於福建的平潭島,它是中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也正是由於這些獨特的地理位置,才構成了它形成的客觀原因之一吧。
  • 五一攻略2:去平潭島邂逅藍眼淚
    (註:以上為平潭島藍眼淚的見證者所描述)天道循環,往往復復,初夏秋冬又一春。在時間的浩瀚裡,我們始終圍繞著一個圈,日復一日。大自然的奇幻,也在年復一年中來回往復更迭。平潭島的藍眼淚也是如此如今已是人間四月天,正好開始計劃邂逅平潭島藍眼淚之季。
  • 平潭島部分旅遊景點介紹
    平潭島有「千礁島縣」之稱,由126個島嶼、702座巖礁組成,陸地總面積392.92平方公裡。主島海壇約324.13平方公裡,為福建省第一大島,全國第五大島。因地處臺灣海峽要衝,與臺灣新竹港相距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處。海壇風景名勝區以優質的海濱沙灘和奇特的海蝕地貌而聞名,被專家譽為海蝕地貌博物館。
  • 傳說中藍眼淚出現的海岸線,在平潭這座海島古城裡
    但是,曾經在福建上過四年學的本小仙兒,總是想念平潭的海岸線。平潭位於福州,目前還不為大眾所知,去平潭度過海邊假日的人還不是特別多。作為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平潭島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兩季分明,景色宜人,既有臺灣的秀逸和韻味,又有張家界般的氣勢和情調。只去過一次,就沒有忘記過平潭海岸線的美麗。
  • 平潭:海蝕地貌甲天下 海濱沙灘冠九洲
    碧波萬頃的海域上浮臥著一方狀似麒麟的島嶼,它叫平潭島,與寶島臺灣一衣帶水,島上有各類自然遺蹟,也有海濱沙灘等秀麗的海島景觀。在島嶼南面坐落著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崗巖球狀自然風化造型,體積超過樂山大佛4倍的巨天然型石神像——海壇天神,因此,平潭被稱為「海蝕地貌甲天下」。  平潭島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距臺灣僅68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
  • 福建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強一行來嵐調研
    ­  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強一行來嵐調研­  推動兩岸影視產業融合發展­  3月11日,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會見了來嵐調研的省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強一行,雙方就平潭影視產業發展進行深入交流。省局巡視員胡永新、實驗區領導蔡福勇參加會見。
  • 平潭藍眼淚,當星星降臨大海
    海壇島,亦稱平潭島,也有麒麟島的美稱。「嵐」是它的簡稱。作為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的平潭,被408.7公裡的綿白海岸線環繞,6064平方公裡的碧海晴空輕輕擁吻。近期,"福建平潭藍眼淚」多次登上熱門、熱搜,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了。
  • 平潭的藍眼淚!平潭的美景美食!
    平潭島上漁船非常多,魚產豐厚!每年4月一9月是平潭縣看藍眼淚的時間。什麼叫藍眼淚,其實藍眼淚並不是海水的變色,而是海水裡有種叫海熒的浮遊生物,自帶發光腺,受到海浪拍打石頭的影響,就發出藍光,而一旦海熒被海水衝上岸,也只有短短幾十秒的生命。所以海熒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能看到的。有時候平潭會出現追藍眼淚的人比海熒都多!主要看運氣成份了!
  • 平潭:橋上風景映眼裡 眼前風景入畫中
    水映青山分外明,嵐島風光入畫裡。作為一座濱海特色獨秀的海島城市,平潭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風光美景,讓無數遊人魂牽夢縈。古色古香的石厝群落、廣袤無際的沙灘岸線、獨具特色的海蝕地貌……每一種濱海元素都會令人流連忘返,沉醉不已。隨著平潭漸漸被大家熟知,越來越多畫家紛至沓來取景創作,用藝術的表現手法展示出如詩如畫的平潭美景。
  • 福州平潭島的藍眼淚奇觀,如夢如幻,但想看藍眼淚需要一點運氣哦
    平潭原來是座海島,現在已經通過一座公鐵大橋和一座公路大橋與大陸相連,平潭島的面積比廈門島還大,去當地旅遊度假的遊客不少,大都是去吃海鮮的。今年4月初至今,美麗的福建平潭島海灘,已經連續多日出現了夢幻的藍眼淚奇觀。
  • 《航拍中國》下的平潭藍,《爸爸去哪兒》裡的東庠島
    漂浮在福建東部的126個島嶼統稱為平潭島,這裡真的比想像中還要平坦,還要蔚藍。從踏進平潭島開始,迎接我們的是當地有名的石頭厝,絕美的平潭藍,還有無休止的海風。漫漫長夜,被平潭的熱情炙烤了一天,又累又餓的我們不是一鍋海鮮面就能打發的,此處必須有肉。這群嗷嗷待哺的肉食動物們也不是這麼快就能滿足的,烤串、冰啤、飲料都是有需要的。生日遇上旅途當自己的生日遇上美好的旅途會是一種怎樣的幸運?人海茫茫,同樣的陌生人祝福不會有第二次,這個別樣的夜晚想必很是難忘。
  • 看一眼就知道是什麼玩意 廈門「海鮮大叔」能辨300多種魚
    廈門「海鮮大叔」臺海網12月1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利萍)近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熱播,廈門各種海鮮美食在第五集「登臺亮相」,廈門獨特的烹飪和調味方式——「醬油水」,也展現在全國億萬觀眾面前。
  • 周邊遊|平潭,《爸爸去哪兒》拍攝地之一,絕美海島福建馬爾地夫
    平潭縣(嵐島、麒麟島),簡稱「嵐」,俗稱海壇,位於福建省東部,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距離最短的地方,由以海壇島為主的126個島嶼組成,主島海壇島是福建省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隸屬福州市,由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管轄,其行政區域和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