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做人嘛,重要的就是開心了,如果只懂得抱怨,不懂得付出,不知道該怎麼去改變自己的現狀,就算是有再好的家庭背景,最終也會泯為眾人。但如果一個人的家庭環境不好,他卻發憤圖強,積極進取,相信未來他所取得的成就肯定比前者還要大。
古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話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句真言,同時隱含著古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智慧。在神話傳說中,麒麟所到之處都會帶來好運,所以在人們心裡,麒麟就是一種擁有著祥瑞之氣的神獸,所謂麒麟子,說的則是有德有才的孩子。然而,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中的化骨龍,才是決定一個家庭的根本。
廣東人總喜歡形容自己的孩子是化骨龍,意思就是孩子很喜歡吃罷了,但在古人眼中不是這樣的。古人眼中的化骨龍,說的就是那種好吃懶做,對父母不孝順,對兄弟不和睦,一意孤行,就是典型的被寵壞了的孩子。因此,在一個家庭中,即便有一個有德有才的孩子,但還是敵不過敗家子敗家的速度,所以這句俗語也算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王阿姨家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兒子,小的是女兒,可能是因為南方人多少有點重男輕女的緣故,所以王阿姨從小就對兒子很寵愛,只要兒子想要,恨不得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給他,但對女兒她的態度又有點不一樣。在她女兒讀大學的時候,她還不願意資助,所以女兒就只得半工半讀,而兒子永遠都在她庇護之下,如今都30歲了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
現在王阿姨的女兒已經在一家公司成為了高管,也許是因為從骨子裡面都知道孝順父母是傳統美德,所以她幾乎三天兩頭都會給阿姨打電話,逢年過節都會回來陪王阿姨,就連家裡的房子都是她幫忙建的。王阿姨的兒子就不一樣了,他就是一個典型的啃老族,自己都有兩個孩子了,但卻還是對王阿姨無度索取,即便王阿姨的女兒會幫襯家裡,但最後都會被兒子軟磨硬泡要走,沒了老伴的王阿姨有苦說不出。
所以說,在一個家庭中出現「化骨龍」真的是非常可悲的事情,而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從小做起,因為孩子本就是一張白紙,過分溺愛絕對不是好事,只要教育得當,原本的化骨龍會變為麒麟子也不得而知!
往期精彩文章
千古之謎:秦始皇為什麼寧願修長城也不打匈奴,終於有答案了
古代嬪妃被打入冷宮,為什麼「太監」都爭著去伺候?原因太真實
水滸中最無恥的人,睡了朋友的老婆,還要謀害他性命,卻活了下來
朱元璋剝橘子給兒子吃,母親聽後驚恐萬分:快逃命,你爹要害你!
曹操為何喜歡寡婦,許多人看不懂,看完才知曉他不愧為一代梟雄
參考資料
《老廣州諺語》
申明
題/古人講「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什麼是化骨龍?古人經驗之談文/尋歷史真相-劉ππ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