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90個第一丨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8月3日電題: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張磊峰

  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38歲的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飛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關泠說,楊利偉的「第一次」,也是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使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其實這個『第一次』絕不僅僅屬於我,更屬於共同奮鬥的航天人,屬於國家和民族,甚至屬於全人類。」楊利偉說,「是無數人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無數人的很多次才造就了這個『第一次』。」

  成為航天員之前,楊利偉是一位擁有1350小時飛行經驗的強擊機和殲擊機飛行員。在長達兩年的嚴格選拔中,他幸運地同其他13人一起從參與選拔的1500名現役飛行員中脫穎而出。戰友對他的評價是:身體好、愛鑽研、肯奉獻、協同意識強。

  加入航天員隊伍後,迎接楊利偉的是更加嚴酷的訓練。離心機,像一隻巨大的鐵鉗,緊緊夾住旋轉艙,在圓形的超重實驗室裡飛速旋轉。超重值逐漸加大到自身重量的5倍、6倍,直至8.5倍,在這泰山壓頂一般的「人造重力」壓迫下,一般人會感覺眼前發灰、發黑,意識逐漸喪失,甚至危及生命。按規定,航天員訓練時如果感到壓力難以承受,就可以按下警鈴按鈕叫停。但是,在無數次煎熬中,他從來沒有碰過這個按鈕!

  「戰勝不了自己,怎能徵服太空?」抱定這個信念,楊利偉毅然闖過重重難關。

  2003年年初,選拔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梯隊的序幕拉開了。最後幾次模擬考核,楊利偉幾乎沒出什麼錯。

  執行首飛任務前,心理醫生問楊利偉:「如果讓你首飛,你的心情會怎樣?」他沉思片刻,堅毅地回答:「我想,我會比平時訓練更放鬆、更平靜,因為我已經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如今,特級航天員楊利偉還兼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等職務。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楊利偉「航天英雄」榮譽稱號和「航天功勳獎章」。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協會第27屆年會在北京閉幕,楊利偉被授予列昂諾夫獎。列昂諾夫獎是用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命名的獎項,授予貢獻突出的航天員。列昂諾夫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離開飛船進入太空的動作。

相關焦點

  • 90年,人民軍隊的90個「第一」
    90年,人民軍隊的90個「第一」  編者按:從1927年8月1日在南昌城打響第一槍至今,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走過90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留下一個又一個「第一」。值此紀念建軍90周年之際,半月談雜誌社與新華社解放軍分社、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共同評選出人民軍隊90年歷史上的90個「第一」,以表達對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  一、軍隊建設發展方面  1、打響人民解放軍「第一槍」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中,我黨掌握的「葉挺獨立團」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 誰才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在人類航天史上是個特殊的日子,上午9點08分,五噸重的「東方號」飛船在前蘇聯哈薩克中部一個發射場發射成功,駕駛艙裡坐著一位叫尤裡.加加林的太空人。這位年輕的太空人一夜間不僅成為蘇聯人民的偶像,更是全世界航天愛好者心目中的英雄,標誌著人類第一次走出大氣層。
  • 到底誰才是登上太空的第一人?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伴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克裡姆林宮大量保密檔案的公布,人們開始對當年的這一事件產生了懷疑,加加林真的是當年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嗎?而在蘇聯解體後公開的檔案中清楚地記載著,1961年4月7日,弗拉基米爾、伊柳什作為最合適的人選,踏人了飛船,開始了他的太空之旅。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但是,在返回地面降落時出現了一些問題。太空艙本來預計從第一或第七軌道著陸在蘇聯境內的,而實際上弗拉基米爾卻從第三軌道著陸在中國境內。另外,他也沒有按照設計好的方式從太空臉裡被彈射出來,而是隨著飛船一起在地面上硬著陸。
  • 登月第一人誕辰90周年啦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第一個離開登月艙,踏上月球表面,成為了首個踏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 今天,是航天先驅阿姆斯特朗先生誕辰90周年,雖然他已經於2012年8月25日因疾病去世,但他的登月傳奇仍然是這一個時代的記憶。
  • 脫貧攻堅丨香港90後進山造了個「花花世界」芳香滿烏蒙
    2016年起,廣州市番禺區對口幫扶赫章縣。周巧,港華公司管理人員。身為90後的她2018年起開始進入公司種植花卉,當年8月就脫了貧。「我之前是在外面打工,一年的收入只能夠維持家裡的生活。自從我們梁總來了以後,我們就跟著她種花,比我在外面打工的收入高。我們私底下開玩笑,叫她『花仙子』。」周巧說。梁安莉,一名土生土長的90後香港女孩。
  • 中國焊接第一人,拒絕百萬年薪,35年送130枚火箭進入太空
    建國後,我們國家便致力於軍事、經濟、科技三個方面的發展,這三個方面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使軍事武器和經濟迅速發展。建國70多年來,我國湧現出無數的科技人才,正是他們無私奉獻,使我國成為世界強國。我們科研界有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焊接。但是不要小看這份工作,只有焊接作為基礎,飛彈、火箭等武器才能順利發射。
  • 「陸軍上校」王亞平: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現狀如何?
    「陸軍上校」王亞平:80後女航天員,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航天員是屬於男人的浪漫,貌似與女人無緣。實則不然,女航天員心細如髮,比男航天員更具有優勢。自從楊利偉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之後,中國女航天員的培養也被提上了日程。因而,當第二批航天員選拔的時候,女航天員的選拔也被列入其中。經過激烈角逐,王亞平光榮的成為了中國女航天員,更成為了中國首位80後女航天員,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王亞平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辛酸經歷?她的現狀又是如何?王亞平生於1980年1月,山東濱海城市煙臺人。
  • 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尤裡·加加林到底發生了什麼?
    尤裡·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人。  他於1961年打破地球大氣層,進入軌道。  他的身高只有1.57米。  但在太空探索的傳說中,加加林投下了巨大的影響。  無論生死,他都留下了既有傑出成就的遺產……。  但也有懸而未決的問題。  加加林1934年出生於莫斯科附近的克魯希諾,父親是木匠,母親是擠奶女工。
  • 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王贛駿是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第一位實現太空漫步的人,但他卻是第一進入太空的華人,第一個在太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入浩瀚太空的人。(華人第一太空人王贛駿  照片:NASA)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作為一名物理學家,王贛駿獲得了進入太空的機會,跟隨「挑戰者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一周。
  • 90年前徒步環球第一人,穿越五洲40多個國家,如今他名字被人遺忘
    90年前徒步環球第一人,穿越五洲40多個國家,如今他名字被人遺忘隨著人們思想開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在生活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會選擇遠離生活工作的圈子,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放鬆自己。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走出去看看。
  • 中國焊接第一人拒絕歐洲百萬年薪,35年送130枚火箭進入太空
    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焊接行業領軍人物的故事,他曾經拒絕了歐洲公司允諾的百萬年薪,一心一意為祖國在35年間焊接了130臺火箭發動機,這個焊接第一人就是高鳳林。這僅是我國焊接第一人傳奇的一部分,卻將大國工匠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十分值得後輩學習。人物履歷1978年至1980年,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211廠技工學校焊接專業學生。1980年至1982年,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一研究院211廠14車間工人。
  • 中國焊接第一人!拒絕歐洲百萬年薪35年送130枚火箭進入太空
    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焊接行業領軍人物的故事,他曾經拒絕了歐洲公司允諾的百萬年薪,一心一意為祖國在35年間焊接了130臺火箭發動機,這個焊接第一人就是高鳳林。第七機械工業部焊接專業畢業後,高鳳林進入航天工業部下屬軍工企業就業,負責的工作崗位幾乎全部與航天飛行器和焊接有關。由原始的飛機火箭部件到航天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日益精湛的操作技能使高鳳林幾乎成為無所不能的焊接大師,單位中的各種焊接工作沒有他完不成的,從同事到領導都非常欽佩高鳳林。
  • 中國焊接第一人!拒絕歐洲百萬年薪,35年送130枚火箭進入太空
    今天要說的就是中國焊接行業領軍人物的故事,他曾經拒絕了歐洲公司允諾的百萬年薪,一心一意為祖國在35年間焊接了130臺火箭發動機,這個焊接第一人就是高鳳林。第七機械工業部焊接專業畢業後,高鳳林進入航天工業部下屬軍工企業就業,負責的工作崗位幾乎全部與航天飛行器和焊接有關。由原始的飛機火箭部件到航天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日益精湛的操作技能使高鳳林幾乎成為無所不能的焊接大師,單位中的各種焊接工作沒有他完不成的,從同事到領導都非常欽佩高鳳林。
  • 鮑姆加特納:人類史上從太空跳向地球的第一人
    隨著這句極平常的告白,奧地利極限跳傘運動員費利克斯·鮑姆加特納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上空39045米高空縱身跳下,不僅使其成為人類史上從太空跳向地球的第一人,也開創了人類無助力飛行超音速的紀錄。他表示,是世界各地無數人的鼓勵給了他必勝的信心。一位身患癌症的13歲男孩給他發郵件說,「你做這件事的精神激勵著我,我要像你一樣去戰勝我自己面對的挑戰」。
  • 太空遊客將可能在2023年進行首次太空行走90分鐘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4日消息,美國太空探險公司(Space Adventures)俄羅斯代表處對衛星通訊社表示,有望進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位太空遊客,將可能在國際空間站艙外停留90-100分鐘。他說:「這將是出艙90-100分鐘,相當於圍繞地球約一圈。太空遊客不是專業太空人,這種行走與6、7小時(取決於訓練情況)行走具有原則性區別。」
  • 從農民走出的太空人王亞平:曾參加汶川救援,中國太空授課第一人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一人類終極夢想正在逐步變化現實,自從俄羅斯人將太空人第一次送到外太空,開始了人類的太空探索,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發展,人類的外太空探索之旅,已經取得了許多可喜可賀的成果。中國,作為太空領域的後進生,雖然起步晚,但絲毫未落後於人,早已經躋身為數不多能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行列。
  • 人工智慧助攻,被稱為「第二個太陽系」的克卜勒-90星系,發現了第8...
    NASA宣布使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遙遠的一個恆星系統克卜勒90中發現了第八顆行星,命名為克卜勒-90i。克卜勒-90星系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第90顆恆星,距離地球2545光年。據報導,這是科學家首度確認還有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擁有8顆行星,克卜勒-90i的存在,意味著克卜勒-90星系擁有與太陽系一樣多的行星,猶如「第二個太陽系」,同時,科學家發現,克卜勒-90星系的8顆行星距離恆星都很近,像一個「迷你版」的太陽系。
  • 第一批90後已經爬上胡潤富豪榜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
    第一批90後已經爬上胡潤富豪榜了,第一批90後已經成為某市市長了,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是啊,看著這些數據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和他們是同齡人。在百度上有人問:2020年最令你震驚的數據是什麼?我看到一個留言是這樣寫的:「第一批20後已經出生了,那時候20後看90後的樣子,就像現在的90後看60後。」
  • 楊利偉是中國航天第一人,又是空軍出身,為何卻是陸軍軍銜?
    覺宇宙之無窮,創航天之新風&34;他就是帶領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楊利偉於1965年6月21日出生於遼寧省葫蘆島市, 他是我國特級太空人,一名中國黨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他是我國培養出的第一批優秀太空人,是進入太空飛行的第一人,有著1350個小時的空軍飛行經驗。
  • 第64例!「90後」奶爸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5月14日, 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陳蘇騏 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 光榮地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