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個進入太空的華人,提前楊利偉18年把五星紅旗送入太空

2021-01-19 北美留學生日報




「從太空中看地球,真是美極了。地球是藍色的,上面的河流、山巒、城市、平原看得很清楚,好像一幅畫。從太空看地球上的大氣層特別的薄,就好像打個哈欠就能吹走一樣......」



在全球幾十億的人口中,能進入太空鳥瞰地球風景的人不多,而王贛駿博士,就成為了其中一位。


王贛駿是一位美籍華裔科學家,他雖然不是第一位實現太空漫步的人,但他卻是第一進入太空的華人,第一個在太空做自己設計的實驗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入浩瀚太空的人。


(華人第一太空人王贛駿  照片:NASA)


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作為一名物理學家,王贛駿獲得了進入太空的機會,跟隨「挑戰者號」宇宙飛船遨遊太空一周。


33年前的今天,美國宇宙飛船「挑戰者號」載著7名科學家,兩隻松鼠猴,以及24隻白老鼠,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了。


小時候的王贛駿和大多數的孩子一樣,羨慕神話故事中那些騰雲駕霧的神仙,憧憬飛天的本領。


這個夢想聽上去有些不切實際,王贛駿自己也從來沒有想過未來真會有這麼一天。


(圖片源於科學網)


長大後,王贛駿沒有成為一名可以遨遊太空的太空人,而是成為了一名科學家。


1978年,王贛駿向NASA提交了一份《太空旋轉中的液體平衡狀態》論文,在500多項申請中,他的課題脫穎而出,成為了將在太空進行實驗的14個項目之一。


王贛駿一心一意的準備著自己的實驗項目,當時,美國的太空人完全由空軍飛行員選拔,科學家進入太空自己完成實驗,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問題。


隨著NASA進行的太空實驗越來越複雜,實驗過程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變化,太空人進入太空做這些實驗也變得越來越困難,在1982年,NASA決定找專業的科學家進入太空親自完成實驗。


(圖片源於鳳凰網)


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憑藉著這一點點能夠進入太空的可能性,王贛駿向NASA遞交了一份履歷,而這個舉動,被多年後的他自己稱為「就像買了一張去拉斯維加斯的票一樣」,純屬碰運氣。


結果王贛駿真的被選中,知道自己能夠進入太空時,他說:「說陰差陽錯也好,說祖上積德也罷,總之當時壓根兒沒想到。」


然而,選中只是一個開始,在那個時候,把科學家訓練成太空人,要花多長時間,能訓練到什麼程度,誰也沒有把握。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魔鬼訓練,王贛駿和上百名科學家一起進行訓練,一年半以後,經過重重淘汰,僅剩下4名科學家繼續接受訓練。


失重訓練、過載訓練、鎮靜訓練等身體素質訓練,以及如何在太空梭上執行任務,這次長達兩年的訓練,用王贛駿自己的話說:


「兩年多時間從來沒有舒服過。」


1985年4月29日格林尼治時間16時02分,王贛駿和其他6名機組成員,一起乘坐「挑戰者號」升空。



「挑戰者」號騰空而起,3倍的地心重力,讓人沉重的下墜,呼吸也變得苦難。太空梭划過的弧線下的城市,佛羅裡達、紐約……都可以一路看過來。


(「挑戰者號」太空梭)


王贛駿卻沒心情看風景,準備了兩年半的實驗,經過兩年的魔鬼訓練,都是為了這一刻——進入太空,完成實驗。只有短短7天的時間,每一分一秒都很珍貴。


然而,最大的困難還是發生了,這也成為了他畢生難忘的一次經歷——


升空的第二天,王贛駿按規矩一步步打開實驗開關,但是開到第5個電路時,電路卻自動關掉,反覆幾次都是一樣的結果。王贛駿嚇壞了,他不免開始發慌,身體也有些顫抖。


「我眼中有淚,但沒有哭出聲來。」


「如果就這樣回去,他們不會覺得王贛駿失敗了,而是覺得中國人的水準差了一點。」


他馬上聯繫地面太空總署,要求維修機器。太空總署給出的答案是——由於沒有工具,機器又太複雜,不允許這樣做。


(圖片源於廣州日報)


王贛駿卻態度堅決,不管如何都要完成這次實驗,「我就跟他們講,假如不讓我修就不回來了。當然,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怎麼不回來。」回憶起當時,王贛駿自己也笑了。


聽了王贛駿的話,太空總署有點慌了,因為太空上從來沒有人不回來過。他們為此請了一個心理專家和王贛駿談話,談了半個小時左右,心理專家的結果是——他沒有發神經,沒有瘋,他只是非常珍惜這個機會。


權衡過後,太空總署終於同意了,但是要求是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修不好就放棄,不能不回來。


然而眼前的這臺大機器卻沒有那麼順從。


這臺壞掉的太空實驗儀是幾位工程師用了6年的時間完成的,設備佔據了太空實驗室的1/6空間,體積龐大。為了修儀器,防止拆掉的零件一個個飛到空中,王贛駿只能鑽到儀器裡面去修,整整兩天半的時間,其他機組人員,看到的只是王贛駿倒懸在儀器外面的兩條腿。


(「挑戰者號」太空人合影 照片:NASA)


也許是王贛駿的堅持給了他些許運氣,故障終於找到了,原來是一根細小的電線短路了。經過了兩天多時間,這座龐然大物終於恢復了正常。


王贛駿終於可以做實驗了,等他回到地面,被問到這件事時,王贛駿說,我一定要找到原因,做完實驗,因為我代表的是中國人的水準。


「我不能給中國人丟臉。」


「挑戰者號」的飛行軌道離地球表面300多公裡,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每隔45分鐘就能看到一次日出和日落。




來到太空的第7天,忙完實驗的王贛駿終於有時間來看看太空的風景。


當飛船到達中國上空,王贛駿坐到了窗口位置,並拿出相機,捕捉眼下這美麗的景色。


「我要拍中國地貌照片,更想拍長城,可惜那幾天中國的上空多雲多霧,沒有拍到長城,只拍到了上海市、長江口、海南島和東海的照片。」


登上太空的太空人具有一項「特權」——可以帶一些認為有紀念意義的小物品裝進盒子裡,NASA檢查過後,可以被帶上太空。


王贛駿一共帶了三樣東西——


第一樣是20個金幣,跟隨他進入太空,是王贛駿留給家人的紀念品;


第二樣是一本《詩經》,是他留給自己的紀念品;


第三樣是錄著十幾首中國歌曲的磁帶,他在太空梭上向其他人員介紹中國歌,並讓中國歌曲在太空迴響。



除此之外,王贛駿經美國航天工業局批准,將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帶上太空,這也是第一次中國國旗進入太空。


當「挑戰者號」從西南方向進入中國領空時,王贛駿開始在跑步機上跑步,一直從中國東北方向飛出中國領空,總共用了7分鐘。


王贛駿說,「故鄉,我來了!就這樣靜悄悄地,我走過大江南北,儘管只有短短7分鐘,已經讓我這個遊子感到很欣慰了。」


當他安靜的看著這個美麗的星球時,他忍不住開始想——


人類為什麼要有戰爭、有衝突?如果沒有這個美麗的星球,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有機會發展,所以我們真的應該好好保護她。



王贛駿總共在太空中歷時7天,繞地球111圈,航程460萬公裡。


他把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帶上了太空,並在他此次飛行後三個月回到中國訪問,把這面五星紅旗獻給了中國,表達了炎黃子孫的赤子之情。


(圖片源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已經身為美國公民的王贛駿攜帶了一面五星紅旗,這在中國引起了轟動。王贛駿回答說,之所以帶著中國國旗,是因為我的根是中國人,我不能忘本。


33年前的今天,有一位美籍華人第一次進入太空,並將中國的國旗帶入太空。


他就是王贛駿,他值得被我們記住。


ref:

http://www.sohu.com/a/118280202_160310

http://www.lifeweek.com.cn/2003/1017/6951.shtml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242682

https://baike.baidu.com/item/王贛駿/3515468?fr=aladdin




相關焦點

  • 33年前,華人就已經上太空做實驗了!
    這位傳奇的華人叫王贛駿,他是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裔航天員,也是第一位在中國大陸出生的華人航天員,還是第一位在太空艙內完成自己所設計實驗的科學家。擁有如此多個「第一」,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不平凡的經歷吧。 1978年夏末,NASA正式通知王贛駿接受太空實驗的飛行任務,這是美國第一次遴選載荷專家登上太空梭。從1983年開始,王贛駿進入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太空中心,接受升空之前的臨戰訓練。經過兩年艱苦的訓練,他終於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獲得了親自到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的資格。
  • 在我國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竟然有20多個國家的太空人進入太空!
    時至今日,進入太空還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自從2003年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上天后,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11位太空人14人次進入了太空,他們分別是:1、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我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 英雄楊利偉進入太空時,為何給他配了一把手槍?難道真有外星人?
    直到2003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船上的太空人是楊利偉,從而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英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楊利偉當時帶著手槍,但是他為什麼帶著手槍呢?是為了對抗外星人嗎?事實上,這得益於蘇聯的經驗。
  • 楊利偉進入太空後,曾聽到有人「敲門」,17年後感慨真是萬幸
    為了可以順利進入太空,太空人十年如一日堅持反覆訓練。此外,人類離開地球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奇怪的現象無法解釋。比如,太空人楊利偉曾碰到過一次,在太空艙內會不定期聽到「咚咚」的敲門聲。既然是載人航天,它必須符合人類可以安全自由地進入太空,那麼太空人的安全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 盤點進入太空十位華人 王贛駿楊利偉[組圖]
    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華人。原籍江蘇省鹽城市。1963年赴美。1984年6月被選為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載荷專家。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乘挑戰者號太空梭進入太空,主持「失重狀態下的流體力學情況」實驗且獲得成功,並參與了其它14項實驗工作。
  • 太空歸來17年,楊利偉給孩子的公益航天課來啦
    它來自「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的講述。從太空順利返回17年後,講起正式進入太空的那個瞬間,他依然激動得難以自抑,太空的美景在他嘴裡,天然是一段詩篇。和許多孩子夢想的起源一樣,楊利偉的太空夢,源自他小時候聽的廣播,與位於家附近的機場。藍藍的天空中掠過的飛機,白雲朵朵下飛行員的颯爽英姿,都在他幼小的心裡點燃了一朵朵火花——正是這些火花,最終照亮了他的航天路。
  • 王贛駿——第一個把五星紅旗帶上太空的華人
    7天後,「挑戰者號」順利返回地面,王贛駿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儀器,從事自己研究項目的科學家。8歲那年進入上海正志小學(現名常熟路小學)讀書。1952年他隨父母遷往臺灣。高中就讀於臺北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1960年,王贛駿中學畢業後進入香港大學數學系。  1963年,王贛駿全家移居美國,考入洛杉磯加州大學物理系,並於1967年和1968年先後取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之後,他繼續在該校研究院研讀固體物理學、流體力學和聲學,著重研究這三門學科之間的聯繫和配合應用。
  • 十幾年前,楊利偉進入太空聽到莫名其妙的敲窗聲,後來是如何解釋
    但是,太空世界對人類的吸引力太大了,人們無法停下對神秘的揭露。美國是最早開始真正探索宇宙的國家,當時美蘇冷戰的時候,美國為了提高自己的科技力量,所以開始努力地探索著未知領域。當時美國先後完成了載人航天,完成了登月計劃。太空人也就此產生了,而中國最早的太空之旅是在2003年。當時楊利偉是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十幾年前,楊利偉進入太空聽到莫名其妙的「敲窗」聲音,後來是如何解釋的?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真相揭開,慶幸及時回來
    從此以後,人們更努力地去鑽研,1970 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成功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裡程碑。33年之後,中國終於實現了載人航天的使命。2003 年10 月15 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表明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裡程碑。
  • 楊利偉進入太空聽見敲窗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運撿回一條命
    楊利偉出生在遼寧省,他是在1983年的時候進入了空軍學院,並且畢業之後直接成為了空軍部隊的飛行員。經過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在1995年我國開始選拔太空人,並且他們進行各方面測試,選出一名成為第一位登上太空的人。而楊利偉正是這些選拔人員中表現傑出的人,最後成為了真正的預備航天員。
  • 楊利偉在太空的奇異經歷
    奇怪的「敲門聲」,誤以為是外星人幹的不過正是在這次神舟五號的飛行任務中,楊利偉就經歷了一次驚險而又令人恐慌的「意外」,至今依舊讓人感到後怕,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時楊利偉已經乘坐飛船進入到了太空的預定軌道中,卻突然聽到了艙外傳來的詭異的「敲門聲」。
  •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真相揭開,慶幸撿回一命
    這還要從美蘇冷戰說起,工業革命和經濟危機導致了二戰,二戰之後美蘇兩國稱霸世界,由於都想當「老大」於是開始了軍事大比拼,最後蘇聯首先將人類送上太空。幾十年後,也就是2003年,中國的第一艘載人飛船升空。當時中國送上太空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名叫楊利偉,他進入太空也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又一裡程碑。
  • 楊利偉曾在太空聽見「敲窗」聲?10年後謎底揭曉
    作為第一代航天員的楊利偉自然也是民族的英雄,登上太空的他無比榮耀,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的危險。楊利偉曾在太空聽見「敲窗」聲?10年後謎底揭曉。在準備航天時,楊利偉刻苦訓練,各種指標考核均已達標,但這時候的他也經歷著突如其來的變故。楊利偉小女兒意外夭折,對於楊利偉來說,如果這種心理狀態他沒有辦法克服,會成為他航天事業的牽絆。但楊利偉不愧為航天英雄,他以航天事業大局意識,在訓練基地歷經 2個多月的刻苦訓練,被國家授予三級航天飛行員,並最終成為神舟五號航天候選人。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
    其中,在我國第一次發射的「神州」5號載人飛船中,第一個上天的中國太空人就是楊利偉。據說,楊利偉當時在太空還聽到了「敲門聲」,直到17年後謎底才被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的做法才讓他「逃過一劫」。在1998年後,他通過了航天部門的多次考驗,最後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基於楊利偉的優秀素養,在2003年時他就被評為三級航天員,同時也被選中成為載人航天飛船的太空人。
  • 五星紅旗太空飄揚——神舟七號航天員太空出艙記
    歷史一刻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圍繞地球飛行了29圈的神舟七號飛船,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這一圈,中國航天員的身影首次進入茫茫太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迎來一個新的歷史時刻    15時,我們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
  • 楊利偉在太空聽見「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多虧他當初機智
    在我國古代便有著對於「天上人」的各種幻想,不過在那個時代,關於太空的各種想法也只能停留在詩人們的詩句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各種科學技術積累越發深厚,終於在二十世紀迎來了井噴式的爆發,而航天技術就是其中之一。自從美國成功登月之後,我國也對於登月技術有著無限的憧憬,直到2003年才由楊利偉首次登入太空,後來據楊利偉回憶他竟然在太空中聽見了敲門聲,多虧了他當時機智才躲過一劫,直到17年後才解開謎底。
  • 楊利偉為何要帶把手槍去太空,難道是防外星人?蘇聯的教訓不能忘
    2003年10月15日,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個難忘的日子。
  • 楊利偉進入太空時,聽見傳來「敲門聲」,真的是外星人到訪嗎?
    太空人是地球幾十億人當中為數不多的幸運兒,他們代替千千萬萬的人類進入了太空,一睹宇宙的真容,在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就是楊利偉了,2003年的一次航天任務的完成,讓他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重和敬仰。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17年後謎底揭開,幸虧他當初夠冷靜
    當時連楊利偉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外星人在他的飛船外面,他當時提著手槍去看了好幾次,都嚇出汗來了。但執行命令是第一位的,楊利偉著疑惑進行了返航操作。後來隨著國際航天技術的發展,不少奔赴太空的航天員成功返航,其中有一部分人也表示在太空時聽見這種奇怪的「敲門聲」,這才引起了基層科研人員們的重視。
  • 據說當年楊利偉進入太空,身上還帶有一把手槍,究竟有何作用?
    隨著蘇聯將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送入太空,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便一直在飛速發展。我國在航天事業上的成就也是令世界矚目的,神舟飛船的陸續升空令國人驕傲無比。早在1961年,蘇聯就利用「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將人類第一名太空人送入了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