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迎親不選四離日,出門莫挑四絕日,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1-01-15 鄉土鄉人

結婚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在如此重要的時刻,人們總要選個好日子才會心安,特別是以前人對選日子更在乎,畢竟大多數人一生只要一次,當然這也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願望。老話說:「迎親不選四離日,出門莫挑四絕日」,到底什麼是「離日」和「絕日」呢?

所謂的「迎親」指的就是結婚,是以前結婚習俗中最後一道環節,叫做「親迎」。古人的結婚風俗包括納採、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個環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禮」。以前人最在乎「婚姻天定」,所以古人在結婚之前首先要向天問吉。

意思就是找媒人要下女方的生辰八字,壓到家裡的香爐底下或者放到重要的位置,三天之內如果一切平安,男方才會給女方下帖,就是在紅紙上寫下男女雙方的名字以生辰送往女方家,如果女方家接下帖子,就表示答應了這門親事。如果三天之內哪怕打碎一隻碗,都會把女方的八字退回去,說明兩人不合適。

結婚習俗的最後一個環節就是去女方家迎娶新娘,和現在的儀式差不多,只不過比現在的儀式要複雜得多。而「迎親不選四離日」的意思就是結婚這一天不能選擇「離日」。一年中有四個離日,指的是24節氣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被稱為「四離日」。

二十四節氣可以說是農耕社會人們智慧的結晶,24節氣又與北鬥星的鬥柄所指方位有關。古人把任何事情都分為陰和陽,立春為少陽,立夏為老陽,立秋為少陰,立冬為老陰,春分則是陽出陰入,夏至為陽降陰升,秋分是陰出陽入,冬至為陰降陽升。

在五行中,春代表著木,夏代表著火,秋代表著金,冬代表著水。簡單來說就是立春時,冬季的水已經完了,木開始漸旺,到了春分,木達到最旺並開始衰減,火開始漸旺,到了立夏時,春季的木就完了,火開始漸旺,到了夏至,火達到最旺並開始減弱,金開始漸旺,以此輪推。

所以春分的前一天叫木離,夏至的前一天叫火離,秋分的前一天叫金離,冬至的前一天叫水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四離日」,在《玉門經》中說:「離者,陰陽分至前一辰也。」意思就是陰陽分開的前一天叫做離日。古人認為「四離日」是不適合結婚的。

首先這個「離」字對結婚不吉利,而且在黃曆上這四個日子都會寫著「日值四離,大事勿用」的字樣。所以人們在選擇結婚迎親的日子時,總要避開這四個日子。因此就有了「迎親不選四離日」的說法,當然這只是古人為了討一個好彩頭而已。

出門莫挑四絕日

所謂的「四絕日」指的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因為立春代表著冬季的水絕了,也就是完了,立夏又代表著春季的木絕了,立秋就代表著夏季的火絕了,立冬代表著秋季的金絕了,所以這「四立」的前一天就被叫做「四絕日」。

意思是出門遠行的話,要儘量避開這四個日子,首先這個「絕」字就不吉利,好像是一去不回的意思。其次是這些日子前後,地球磁場和電波都會發生震動,天氣變化快,就連動物也會在這時候換毛,人也更容易患病,所以就有了「出門莫挑四絕日」的說法。

古人認為「四絕日」和「四離日」都是不好的,是四季相交,陰陽雜亂的時候,所以這八個日子都是不適合結婚和外出的。當然這只是古人一種片面的思想而已,至於有沒有道理,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相關焦點

  • 天象時空交接點禁忌——四離、四絕日原理(一)
    十一、天象時空交接點禁忌——四離、四絕日原理
  • 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有錢莫沾三,沒錢莫望二」,啥意思?有道理嗎】社會在發展,人口在流動,城市發展之後,湧入城市就業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多,脫離土地,把戶口遷到城鎮的農村居民逐年增加,留守在農村生活的也只剩下老弱婦孺,農忙的時候,筆者回村幫忙收割糧食,在地裡幹活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的村民看不到幾個。
  •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
    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啥意思?出門在外要知道俗語是老一輩人一輩子的生活經驗所積累得來的,有的仔細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很多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社會,但對我們的為人處世還是很有啟迪的。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我們都不可避免的要遠行,現在條件便利,可古代就不一樣了。古代交通落後,出一趟遠門很不容易,舟車勞頓,與之有關的一句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是什麼意思呢?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
  •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說全了是「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主要是說生活中關於平時喝酒和與老婆吵架的一些經驗常識,由於是過去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教訓,往往意義還是非常深刻的,因而這句老話還是特別經典又富含哲理的!
  • 農村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啥意思?很有道理
    那麼,農村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啥意思?其實很有道理,因為它道出了勤勞致富的秘訣。「人不出門身不貴」的意思是說,人如果呆在家裡或者只在家鄉附近轉悠,不願意出遠門去闖蕩,身價是定不會富貴起來的。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這句話是個半截話,因為每句話後面還有半句,但也不排除地方不同,所以講法不同,像是我們這邊,說的就是「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這麼一看,意思就比較明白了,可是還是多少讓人不解。那麼這具體是啥意思呢?現在還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當然這只是傳統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沒有科學性,所以後人不能聽之任之。畢竟人的一生並非由出生日期決定,命運掌握在人們手中。二、為什么女不得十五?在古代,每個月的十五也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適合舉辦一些重要的儀式。比如破土、動工之類的。在正月的是,十五是元宵節,在這個節日裡,人們可以出門賞花燈,與朋友聚會等等。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 農村老話說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古到今,關於親戚這類的老話被總結了很多,無一例外,這些老話沾到親戚都是說人情世故的,比如這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這句話前半句說的是人情世故,後半句說的是趨利避害。但兩者其實有關聯的,看似不相關,實則有關聯,這就是老話裡的藝術。具體該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老話說:「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話一直沿用到今天,這些老話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還包含著深刻的含義,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教育。其中「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農村眾多老話當中的一條!從老話意思來看,寧可勸別人賭博,也不要勸別人嫖娼,如果勸別人嫖娼的話,那雙方交情都會隨之而去。這裡所說的勸就是勸導別人改變這種噁心,重新做人,按理來說這是好事!然而勸嫖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勸導方和被勸導房雙方失去交情,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好心沒好報嗎?大家都知道,賭跟嫖是一直是危害社會和家庭的兩大毒瘤。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農村老話"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是農村建房方面的規矩。過去農村建房都是建土木結構的房子,主體和兩頭山牆都是泥土壘的,固定這些土牆的是木質結構,前後牆由梁連著,每間房由檁條連著,檁條之間又有椽子固定,相互牽連,非常牢固,所以在放置這些木料時的理道也可多了。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以前很年輕的時候,不太理解這樣的俗話,總覺得這些話有些扯。但隨著年齡增長和經歷過一些事以後,確實覺著這些話是很有道理,孔夫子都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老人們感受了一輩子的人情冷暖,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
  • 古代「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為什麼?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俗語諺語,是運用帶經驗式的比興手法說理,目的以俗語勸告警誡世人。「活人妻」的意思在古代是說離了婚的妻子,還有另一層的意思是指被休了的妻子。因為前夫還活著,所以叫「活人妻」。因為古時代,女人是沒有權力離婚的!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古人經驗之談
    這一句「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正是闡釋了這個道理,人的年齡隨著不斷增長,身體素質自然也會隨著時間下降,自然對於夫妻生活也會有影響,通過黃帝內經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人隨著年數的增長,尤其是在四十歲的時候,腎氣會逐漸衰退,開始掉頭髮,四十八歲三陽經氣衰退,五十六歲肝氣衰微,精氣不足。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
  • 老話說「欺山不欺水,填河莫填溝」什麼意思?老話到底是何含義?
    雖然,多數農民朋友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們所明白的道理絲毫也不輸一些文化人,尤其是在農耕方面的經驗,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是值得很多人學習的。而說到農村文化,那在農村裡流傳的各式各樣的俗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這些俗語,多半都是勞動人民多年的觀察和研究之後總結出來的,是古人智慧的一種體現。比如下面這幾句俗語,你們聽過哪些呢?前門不點燈,後院不亮堂。
  •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要解答了
    因此流傳出這樣一句話,「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存在科學依據呢?「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什麼意思?平時常說「男不離韭,女不離藕」,其實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十分好理解,指的就是男性想要促進健康,應該多吃韭菜,而女性可以多吃蓮藕來促進身體健康。韭菜和蓮藕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這兩種食物營養價值不同,分別對男女性身體健康有益。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前段時間,受到疫情的影響,在農村老家呆了一段時間,閒來無事時就和村裡的老人談天論地的,從他們的口中就聽到一句特別有趣的俗語「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吖,真應了那句老話「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起初聽完這句話,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待老人細細講解後,才懂得這句俗語的意思。今天筆者就粗略的給大家講解下。何為「閏四兆荒年」?閏四月指的是當年有兩個農曆四月。
  •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
    古代俗語:「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我們古代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話,這些話都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概括了人會遇到的各種事情,也有的話是教人做人的道理,所以非常值得一讀。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莫飲卯時酒,莫罵酉時妻。」很多人可能聽過這句,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大家解釋下。這兩句話後面其實還有兩句,原句則是:「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其實原句也很好理解。「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到酉。」的意思則是不要在卯時喝酒,這樣會醉一天的。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