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啥意思?很有道理

2021-01-09 我來說人文

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億萬勞動人民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在人生經歷中不斷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並把它們保留下來,傳給子孫後代,讓後來人能夠用這些智慧的結晶指導自己的生活。那麼,農村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啥意思?其實很有道理,因為它道出了勤勞致富的秘訣。

「人不出門身不貴」的意思是說,人如果呆在家裡或者只在家鄉附近轉悠,不願意出遠門去闖蕩,身價是定不會富貴起來的。大家都知道,無論是過去的古代,還是如今的現代,特別是對於偏僻邊遠的農村來說,長年積月,年復一年,只依靠種點地收點糧食,而且是靠天吃飯,自然是非常貧窮,不得溫飽的,更談不上什麼大富大貴了。因為,要想提高自己的身價,過上好日子,就必須要走出家門和家鄉,到能夠掙到錢的地方去闖世界,打拼天下,才有可能擁有錢財,從而改變自己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比如現在的農民工,就是最好的例子和證明啦。農民工就是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大城市裡打工,從而才走上了勤勞致富的道路的。

「火不燒山地不肥」的意思是說,只有用火把山上的雜草和沒用的小死樹等燒光,讓它們變成土壤的肥料,這樣山上的土地就肥沃啦。當然,這裡的燒山是指可以耕種的荒山,而絕不是指有森林的大山哦。住在山區的朋友們都有這方面的生產勞動經驗的,為了讓山地的土壤變肥沃,最好的辦法就是人為地組織好燒山。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燒過山,土變肥了,來年春天就會長出更加茂盛的樹木、野草和莊稼來。燒山可不一件小事情,千萬要許多人有組織有系統,周密安排,確保安全後方可實施。否則,一旦引起山林大面積失火和失控,那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重大損失的。同時,燒山要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不然就是違法甚至是犯罪的。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們都希望憑藉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興旺發家。而燒山讓土地變肥,可以有更大的收穫,出門打工做生意,可以掙更多的財富。同時,這兩種致富的秘訣,都是在破舊之後而立新,燒山是除舊變廢為寶,重獲新生。走出家門,是破除「故土難離」的固步自封舊習,更是破繭重生,都合給新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美好希望。大家說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俗語:人不出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何意?蘊含深刻哲理
    火不燒山地不肥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不經過大火焚燒的山地是不肥沃的,相反被大火燒過的山地是肥沃的。有過農業生產經驗的人都知道,凡是頭一年被大火燒過的地塊,第二年種植的莊稼或者是萌發出來的野草,長勢都格外旺盛。為什麼?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說的是啥意思?
    很多人認為,傳統的禮儀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實則不然,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規矩。在農村,吃飯時就有許多講究。首先,從座位上來看,坐主位的一定是輩分最高、最有聲望的人。小孩們只能坐在最不顯眼的位置,若是人多,那麼他們便連位置都沒有,只能站著吃飯。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火心要空,人心要實」到底是啥意思,又有啥道理呢?現在在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廣泛流傳著,而這些俗語也是我們的先人通過自己實踐經驗所總結而來。這也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 農村俗語: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在農村的人生活久了的話,就知道一些農村的特色,而在城裡是沒有見過的這些,其實也可以說是祖先們留下來的一些規矩,需要後人去遵守吧,經常會把這些些規矩濃縮成了農村的俗語,告訴後人他們該怎麼做?其實這些事祖先智慧的結晶,從這些詞語中可以了解農民的一些想法,還有農村的情況,下面就有三句俗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有什麼道理呢?小夥伴們,隨小編去看看這三句是什麼吧!1.冬不坐石頭,夏不坐木,相信聽了的人都能夠非常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說的就是在冬天不能坐石頭,在夏天不能坐木頭,怎麼會有這種說法?我們可以知道在農村人嗎?幹活幹累了就隨地而坐,經常都是些石頭或者木頭,甚至是席地而坐。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如果你生活在農村地區,你一定在長輩口中聽說過不少俗語。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就喜歡學習俗語,每次回老家都會學上那麼幾句。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出門在外,哪怕是衣服破了,想要一根針用來縫補衣服,也有難處。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只能遠看,不能靠近」這話啥意思
    雖說在農村裡沒有什麼較多的講究,可是在農村裡也是有一定的規矩的,畢竟沒有規矩是不成方圓的,對於在農村裡很多的老人通過一些以往的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了很多的俗語,有的俗語也是告誡我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要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很多的農村老人在有的時候也是會告訴我們一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有關,尤其農村的心裡
  •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白露水、毒死人,寒露水、救世人」,啥意思?有道理嗎?在古代,二十四節氣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古人用來預知天氣、表徵物候的重要手段,古人把二十四節氣的這些重要作用,用一些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進行概括,讓其更方便流傳於後世,很多至今依然很有道理。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其中之一,這一天是全年中,氣候溫差變化最大的一天,也是又暖轉涼的一個節點。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究竟啥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又了解到一句俗語,俗語在人們的生活中是經常用到的,它雖然不像詩歌那樣富有才情,但讀來卻讓人通俗易懂,易於接受,也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那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正是由以前的人在品味生活當中濃縮精簡流傳下來的精華。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句俗語吧!
  • 農村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是啥意思?為何逢八不能歸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不出門,八不歸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從多年的經驗之中得來的,將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不但念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方式也更利於將俗語傳承下去。有的俗語確實具有很深的道理,所以有很多的俗語直到現在也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從字面上來看的話,意思是貧窮的時候,你不要去走水面,有錢富貴的時候不要淫亂。表面意思很簡單,但實際上蘊含了大道理:那就是你在沒有錢,貧窮遇到苦難的時候,不要去做危險的事情,不要鋌而走險,保護好生命最重要。而有了錢,發了財,不是去揮霍,去找女人,去虛度青春和時間的。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一九開始,天氣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達到最低點,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數九,又被人們稱作是冬九九,是老百姓記錄寒冬到暖春的方法。數九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從一九開始,到九九結束,一共81天的時間。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祖宗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其語意蘊藏著一定的哲理和科學道理,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農事等方面起到了一定教導作用,有些俗語到現在還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價值,如俗語「寢不橫戶,臥不覆首,眠不北向」,至今還在農村許多地方流傳,那麼它有何語意呢?有什麼道理呢?
  •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偉人領袖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因此,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 春節臨近,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
    ,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