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網友在網上看過這樣的文章,說宇宙是一個生命體,而星球是這個巨大生物的細胞。
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我們今天來探索一下。
人類或者是科學界對生物的定義是可以生長和發育的物體,它包括了動物和植物。生命可以吸收營養物質進行生長,那宇宙有沒有生長呢?由於我們生活在宇宙內部裡,無法窺到它的全貌,而目前的科學也解釋不了很多的現象,但我們已經知道了星球是如何形成的。
一顆行星的生長過程先是由帶正負荷電的物質聚集在一起,讓後通過引力吸引和聚集更多的物質直至慢慢變大,然後因為摩擦力和引力的作用這些物質會互相作用。一顆行星要變大需要依靠引力不斷的吸收更多的彗星和其他物塊,如果沒有更多的物塊可供吸引過來它便停止了變大。而我們人類定義的生命是吸收營養物質,消化吸收供生長發育,沒有了營養物質也就停不下來止了生長和發育。廣義的來說,行星和我們所定義的生命都有共同特徵,他們會吸收物質生長變大,沒有物質可吸收後會停止生長,所有,可以近似的認為,行星也是一種生命體。
生命比我們想到要寬泛得多,人類的知識總是在不斷被刷新。就在我們都定義一天是24小時的時候,其實現在的一天已經在慢慢的加長,已經大於我們定義的24小時。我們定義的生命也可能完全以其他我們始料未及的形式存在。我們所認識的生命都是地球上的,而外星生命可能跟我們的認識完全不同。如同一人身上的細胞無法想像到整個人體,它可能和它周圍的細胞和物質交流信息,它也想像了一下人體的全貌,如同我們想像宇宙的全貌那樣。那一個細胞所想像出的人體全貌會是什麼樣的呢?
自從畢達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體,證實這個理論的人就出現了,亞里斯多德第一個證實地球是球體因為地球在投射到月球上的倒影是圓的。但如果不是畢達哥拉斯提出這一理論,恐怕就沒人想著去推翻或證實。可見,提出一個觀點需要神性,提出它比證實它更難。
有時候,後來的人都被先人誤導了。我們經常會發現,當一種理論被提出,它大機率的會被證實。為什麼會這樣?有沒有一種可能,宇宙其實是按照人的意識在生長和形成,人體是個體行為的邊界,意識雖然被盛放在一個人體裡,卻實則漫無邊界,猶如這幽深的無邊無際的宇宙。我們看到了意識和宇宙的形式性,宇宙也似乎再按意識的探索方式去呈現。
為什麼宇宙會按意識的邏輯演繹去生長呢?這就好像一個人說有個人是壞的,所有其他人看那個人都是壞的,並證實了他的壞,而又有人說那個人是好人,所有人都覺得那個人越看越像好人了,又找出例子證實那個人的好。
那是不是畢達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體所以地球就長成了球體呢?有沒有可能宇宙的一切正按人類的意識在發展和生長,答案幾乎是肯定的。因為,人的意識是無邊無際的,宇宙也是無邊無際的,宇宙是一種生命體,它是意識的推理和邏輯的演繹。它不斷的自我發展,成長和演繹,變成人們想像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