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一個生命體?將細胞放大1000倍後,發現很像一個微型宇宙

2020-12-06 六分鐘科普君

1687年的一天,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正在一棵樹下閒逛,突然從樹上掉下來一個蘋果剛好砸到他頭上,這個時候牛頓在想,為什麼蘋果砸到我頭上?讓它砸我頭上的力來自哪裡?經過苦思冥想,最終牛頓發現了一個偉大的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如今萬有引力定律成為解釋宇宙宏觀運動最重要的一個理論,比如地球圍繞太陽運轉是萬有引力起作用;太陽系圍繞銀河系旋轉也是引力的作用;超新星爆發是引力坍塌造成的;恆星能夠發光發熱同樣是引力原因;似乎宇宙一切現象都可以使用引力去解釋,這是這個理論被稱為萬有引力定律的原因,因為它可以解釋宇宙萬物存在的規律和現象。

牛頓發現網萬有引力定律

雖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牛頓卻無法解釋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直到今天科學家依然無法找到引力來自哪裡,也無法解釋引力產生的原因,因此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宇宙本質,比如我們的宇宙有沒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宇宙中存在的各種天體就是它的細胞,我們知道生命體是可以自己產生意識和作用力的,由於宇宙的引力無法解釋它是如何產生的,所以我們是否可以把宇宙各種天體運動看做是一種「生命活動」,比如行星的自轉與公轉、恆星自動發光發熱、超新星自動爆炸、各種恆星自動吸引行星圍繞它旋轉……這一切其實都是宇宙的生命在起作用,而不是引力在起作用,因為只有生命才能自動產生和維持這些天體運動所擁有的力。

引力讓太陽拖著八大行星飛行

科學家還發現,如果把細胞放大1000倍觀看,細胞內部像極了一個微型宇宙,裡面有各種電子圍繞原子旋轉,而細胞結構是螺旋結構的,與宇宙星系的螺旋結構極為相似,還有人腦和宇宙都是錯綜複雜的,種種巧合讓我們相信宇宙很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而且科學家還發現人體似乎與宇宙存在某個密切聯繫,就是人腦越發達與宇宙「對話」的能力就越強,知道的宇宙真相也就越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愛因斯坦,他的智商高達165,超高的智商讓他擁有很強的認識宇宙的能力,他的一生創立很多揭秘宇宙真相的理論,比如相對論、黑洞理論、引力波預言、蟲洞理論等,這些理論在常人看來,幾乎只有上帝才知道,但是愛因斯坦這個「凡人」卻領悟到了,由此可見人體可能與宇宙存在某種類似於心靈感應一樣的聯繫,只要人越聰明對宇宙的認識就越深。

愛因斯坦和特斯拉被譽為最接近神的男人,他們與宇宙「對話」的能力很強

還有霍金也是一樣,他的智商也很高,而且對宇宙的認識比愛因斯坦還要高,但是由於他患上了漸凍症導致無法繼續對宇宙景象深入了解,那麼有沒有存在這種可能,霍金可能已經差不多知道宇宙終極奧秘了,可是宇宙不想讓他知道那麼多,於是讓霍金「偶然」患上了肌肉萎縮症,從而限制霍金對宇宙深入了解,以免對宇宙造成大的威脅,就好比人體的某個細胞過快繁殖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一樣,人類需要進行幹預才不會產生疾病,同樣道理,宇宙需要防患於未然及時幹預霍金這個「有害細胞」,讓它一輩子不能說話以免暴露宇宙真相。

宇宙的星系看起來像不像一個個細胞一樣

如果宇宙是一個生命體的話,那麼存在宇宙中的任何天體都是有生命的,包括我們生活的地球,這會顛覆人類的認知,想像你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具有生命的星球上是一種生命感受,肯定會感覺心裡不安。雖然目前科學家還無法確定地球是不是一個生命體,但是我們卻發現了地球很多疑似存在的「生命特徵」的跡象和證據。比如美國宇航局利用衛星拍攝地球的時候,竟然發現地球似乎在「呼吸」,他們發現地球的大氣層呈現「一伸一縮」的狀態,這種狀態每9天為一個周期,就是9天吸一次氣,再過9天吞一次氣,像極了人類呼吸的狀態,只不過人類呼吸速度快一些;地球不僅僅在呼吸,而且它還有「心跳」,科學家利用地震儀探測地球巖層的時候,發現從地球內部傳來了「嘟嘟嘟」類似於人心跳那樣的聲音,大概每3-5分鐘跳一次,這可能是地球這個生物體的心跳聲。

地球大氣層在「呼吸」

如果地球是一個生命體就有點細想極恐了,因為假如地球是一個巨大生物體,那麼我們人類就有可能是寄生在地球身上的細菌,細菌對人體是有害的,地球自然不會讓人類這種細菌存在太多,以免影響地球的身體健康,於是地球經常使用「地震、海嘯、暴風、洪水、火山噴發」等手段對人類進行「殺菌」作業,從而減少人類這種「細菌」的侵害,除了這些手段外,地球還會時不時的製造一些新病毒投放在人間來減少人類數量,而且這種「殺菌手段」屢試不爽,歷史上各種各樣的病毒造成人類死亡總數高達十幾億人,其中單單鼠疫這次「殺菌作業」就導致1億人類死亡,這種手段雖然很殘忍,但是可以讓地球體內的細菌維持到一個良好水平。

「地震、海嘯、暴風、洪水、火山噴發」等手段地球對人類進行「殺菌」作業

除了這些以為,我們似乎還發現地球存在很多其他「生命特徵」,比如地球自轉旋轉其實為了自身不那麼熱;地震、海嘯、火山噴發、洪水其實是地球式的憤怒;地球的生態系統就是它的免疫系統,具有自動調節氣候、進化環境的功能;而石油是它的血液;煤炭是地球的脂肪,種種跡象表明,地球很有可能是一個生命體。

地球或許是一個巨大生物體

當然這些都是本人突發奇想寫的一些猜測,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和科學依據,如果不喜歡勿噴,就當科幻說看來就行了,感謝大家轉發點讚和評論。

相關焦點

  • 細胞被放大3000倍後,科學家發現其內部結構很像一個微型宇宙
    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就是通過它認識浩瀚的宇宙的不知道是哪位物理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是沒有界限的,微觀世界隱藏在宏觀世界裡面,宏觀世界就是微觀世界的具體體現。換句話說,宇宙實際大小的答案可能就隱藏在一個小小的細胞當中?為什麼說宇宙的大小隱藏在細胞裡面呢?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 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如果將細胞放大數十億倍,那麼每個細胞是否就是一個宇宙?
    網絡上經常會有類似這樣的觀點,我們的宇宙會不會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就是生命體裡的細菌?或者類似問題中那樣,細胞(細菌)放大數十億倍,會不會就是一個宇宙? 基於我們目前的認知來說,宇宙就是宇宙,細胞就是細胞,細胞只是組成最後生命微小的一部分,無論放大多少倍,細胞都不可能是宇宙! 細胞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組成的,叫做原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就是這麼簡單,這也是目前科學給出的答案!
  • 宇宙會是生命體嗎?星球會不會只是宇宙的一個細胞?
    摘要:人們都知道細胞作為生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而地球與其他星系也是宇宙的一分子,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宇宙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生物,人類生存的地球只是構成宇宙的某一個細胞。從生命定義的方向來看,宇宙並不是一個生命體,作為一個生命體,它們可以形成自身的新陳代謝,可以對其他事物產生刺激,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可以無限的繁殖,所以,單從新陳代謝的角度來說,宇宙並不具備一個生命體的特徵。
  • 細胞放大十億倍竟然看到了宇宙,我們的宇宙真的是一個細胞嗎?
    宇宙和細胞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一個是廣闊無邊一個是微不可見,很難想像他們之間會存在這什麼聯繫。但是有科學家研究表明,把細胞放在顯微鏡下放大十億倍後看到的樣子和宇宙的景象幾乎是如出一轍的,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偉大發現。
  • 宇宙像極了巨型生命體,人類或許只是一個細胞,一切皆為幻象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宇宙研究的深入,發現將整個宇宙的星系製作成為一張圖片之後,與大腦的腦細胞進行對比,竟然出奇的類似。前段時間爆紅網絡的一段短片,在一個遺址旁邊站著的一個美女,眼珠被無限放大之後,我們看到了宇宙、星系、恆星、行星等,最終又回歸到最小的細胞、分子、原子,形成一個無窮無盡的循環。那麼宇宙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常規的方式認為宇宙是由大爆炸所誕生的。在宇宙誕生之初,只是一個極其緻密的奇點,在130億年前左右發生大爆炸,從而誕生了我們現在絢麗繁華的宇宙。
  • 宇宙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只是寄生蟲
    科學家研究發現,整個宇宙的運行都是很有規律的,每顆星球都在做著自己有規律的運動,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套系統,做著早已經設定要工作。研究人員發現,把原子放大上億倍來看,就像整個宇宙一樣相似,這讓很多人腦洞大開,宇宙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大小之分,宇宙之外還有宇宙,人的細胞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裡還有微觀世界。
  • 宇宙是否是一個大生命體?
    宇宙是否是一個大生命體?從高層次看,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他的身體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宇宙,而我們所在的地球和太陽系都是他身體中的一個小小的粒子。從現代科學來看,有些富有遠見的科學家根據天文學觀測已經提出了這樣的猜想——越來越多天文學觀測發現,宇宙中的巨大結構和生物體結構具有高度相似性。
  • 人類的細胞放大n倍,是不是又是一個宇宙,且無限循環呢?
    確實有好多人都會把自己的想像越來越做實,最後自己也信了,就說宇宙無限縮小之後就是原子,原子無限放大就是宇宙,不講事實,不講根據,全憑臆想。一顆星延生到衰亡需要數十億年,一個基本粒子從延生到衰亡需要數億分之一秒,關鍵是空間時間結合起來看。 首先生命細胞成長的環境不同,它只局限於地球環境,用地球環境的細胞類比宇宙之形是不切合實際的。因地球生命環境受外來制約之引力,其餘全部取決於地球! 宇宙是什麼,目前我們的所學還真不清楚。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 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 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其實我們如同人體中的細胞一樣——宇宙是一個生命體
    ,而它的演變則是一個由熱到冷的過程,在大爆炸之後的0.01秒時,宇宙的溫度達到了1000億度,之後開始急速冷卻達到了如今的溫度。大家都一直迴避著這個問題,接下來要講的便是,為什麼說宇宙是一個智慧生命體?
  • 「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
    文/玉濁清「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人類世世代代居住在地球之上,他們依賴地球存活,可以說地球養育人類世代,如今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地球資源一度面臨匱乏的境地自從科技發展以來,人們研究宇宙都是通過宏觀發現,然而最近一位科學家通過微觀事物的觀察和發現,對於宇宙或許人類可以換一種方式去觀察。就在之前,有一位科學家在無聊之際取下一片葉子觀察,起初他只是想要了解葉子的脈絡,只是當他在對葉子進行深入觀察之後,竟然發現樹葉中存在著一個小宇宙,這個宇宙就像太空一樣分布。
  • 宇宙有可能是一個巨人的細胞?
    有沒有一種可能每一個細胞,人,地球,宇宙……都是一個生命體,也許我們只是地球一個小小的細胞,也有可能我們的細胞存在著另一個更小的宇宙,我們每一個生命體都在有規律的運行著,去維持更大生命體的發展,而一旦這種運行停止那麼就會造成毀滅,就是所謂的(套層空間)?先說結論有,在小的可能都是有。
  • 樹葉放大一億倍,微觀成為宏觀,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對於微生物來說,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就是整個宇宙呢?在人類無法觀察的宇宙角落中,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更多精彩的宇宙呢?這個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在弦理論中,更高的維度就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不過這些高緯度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把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會看到什麼呢?或許會出乎你的意料,因為這些隨處可見的植物上,都隱藏著無數的「第二宇宙」。
  • 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嗎?
    有很多網友在網上看過這樣的文章,說宇宙是一個生命體,而星球是這個巨大生物的細胞。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我們今天來探索一下。人類或者是科學界對生物的定義是可以生長和發育的物體,它包括了動物和植物。廣義的來說,行星和我們所定義的生命都有共同特徵,他們會吸收物質生長變大,沒有物質可吸收後會停止生長,所有,可以近似的認為,行星也是一種生命體。生命比我們想到要寬泛得多,人類的知識總是在不斷被刷新。就在我們都定義一天是24小時的時候,其實現在的一天已經在慢慢的加長,已經大於我們定義的24小時。我們定義的生命也可能完全以其他我們始料未及的形式存在。
  • 為什麼說地球可能只是一個細胞,而宇宙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
    午夜夢回,你有沒有過這麼一個疑問: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只是宇宙的一個細胞,而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宏大的生命體。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猜測,其實並不是空穴來風,接下來我們可以去看一組數據:我們此時正在刷的手機,長度大概有0.15米。
  • 為什麼宇宙和生命體如此相似?宇宙真的也是一個生命體嗎?
    對於宇宙,人類在感嘆它的廣袤無垠的同時,也在探索著它的奧秘。歷年來,關於宇宙的來源的猜想有很多很多,但目前普遍都接受的一個猜想是,宇宙的來源是源自於距今約138億年前奇點發生大爆炸,不斷以光速向外膨脹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