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被放大3000倍後,科學家發現其內部結構很像一個微型宇宙

2020-12-06 六分鐘科普君

人類一直想弄清楚宇宙的大小,可是宇宙實在太大了,它有多大呢?即使可觀測宇宙的大小都高達930億光年,以光速飛行穿越可觀測宇宙需要整整930億年;如果把人類比作是地球上細菌的話,那麼宇宙就相當於銀河系,細菌連人體都不搞清楚是怎麼回事,更不可能搞清楚龐大的銀河系,而人類就像宇宙體內的細胞一樣,根本不可能弄清宇宙的真實面目,除非人類能夠進化成為更高級的生物,但是以目前人類的進化速度來看,從三維生物進化成為更高級的高維生物需要億萬年才可能實現,因此人類從理論上來說根本不可能全面了解宇宙。

可觀測宇宙為930億光年,這還是宇宙實際大小

從50年代航天活動興起開始算起,人類探索宇宙也已經整整70年了,在這70年裡人類用盡各種各樣的手段想去揭開宇宙大小之謎,但是始終無法找到確切的答案,現在一切關於宇宙實際大小都僅僅是猜測而已,根本不是宇宙的真實大小,探索70年都無法找到宇宙大小的答案,人類是否想過自己努力的方向錯了,平時我們經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選擇對了只要稍微努力就能夠成功,而如果選錯了方向,不管怎麼努力成功的希望都非常渺茫,而人類在探索宇宙的方向上可能就出現了問題,比如人類一直從宏觀角度去探索宇宙的大小,既然從宏觀角度無法得到宇宙大小的答案,那麼人類是否可以換一個角度,從微觀角度去探索宇宙的大小呢?

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就是通過它認識浩瀚的宇宙的

不知道是哪位物理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是沒有界限的,微觀世界隱藏在宏觀世界裡面,宏觀世界就是微觀世界的具體體現。換句話說,宇宙實際大小的答案可能就隱藏在一個小小的細胞當中?為什麼說宇宙的大小隱藏在細胞裡面呢?因為當科學家把人體細胞放大3000倍之後,驚奇的發現細胞的內部結果完全不簡單,它複雜得就像一個微型宇宙一樣,說到這裡可能就有點不相信,一個小小的細胞怎麼可能和碩大的宇宙相比,你還真不要不信,相對來說,細胞的複雜程度可能要比宇宙還要大,為什麼這麼說呢?

細胞內部結構圖

我們讀書的時候都學過,細胞內部結構主要由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細胞膜和線粒體等幾個基本結構組成的,其實這是細胞最最最基本的結構,細胞的內部結構要比這個要複雜幾十億倍,其他結構就不說了,就說說構成細胞最重要的物質DNA吧,一個細胞含有46個DAN,而在46個DNA裡面又包含有30億對鹼基對,一個簡單的細胞就是由這30億對鹼基對按照一定順序排序之後形成的,每個鹼基對必須放在相對應的位置,只要有一個鹼基對出現錯位,那麼這個細胞就會出現變異甚至失去生命特徵。

細胞內部結構圖,極其複雜

有科學家估算過,人類要想弄清楚一個細胞的30億個鹼基對的全部秘密,需要幾萬名科學家不分晝夜連續工作幾十億年,耗費幾千億美金才有可能實現,但是也並非能夠100%成功,因為細胞裡面結構時刻在變化,一個微小的變化就會讓之前的研究前功盡棄,因此從理論講,人類永遠無法弄清楚一個細胞裡面的秘密,更不可能製造出一個具有生命特徵的細胞,這也是人類為什麼無法攻克癌症、實現永生的原因,因為細胞實在太複雜了。

複雜的細胞內部結構圖

由此可見,細胞的複雜程度並不比宇宙低,既然細胞內部結構複雜程度堪比宇宙,那麼可能就說明了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界限不存在,宏觀世界的真相可能就隱藏在微觀世界裡面,這裡給了人類什麼啟發呢?就是啟發人類應該把重點探索方向放在微觀世界,如果人類能夠解開微觀世界之謎,比如細胞內部結構的秘密,那麼宏觀世界隱藏的謎團可能都會迎刃而解,畢竟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存在緊密聯繫,甚至根本沒有界限,微觀世界就是一扇了解宏觀世界的窗口,只要把微觀世界最裡面的那扇窗戶給打開了,那麼整個宏觀世界的真相就全部暴露在你面前了。

相關焦點

  • 宇宙是一個生命體?將細胞放大1000倍後,發現很像一個微型宇宙
    牛頓發現網萬有引力定律雖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是牛頓卻無法解釋引力到底是如何產生的,直到今天科學家依然無法找到引力來自哪裡,也無法解釋引力產生的原因,因此我們是否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宇宙本質,比如我們的宇宙有沒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宇宙中存在的各種天體就是它的細胞,我們知道生命體是可以自己產生意識和作用力的,由於宇宙的引力無法解釋它是如何產生的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 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樹葉放大一億倍,微觀成為宏觀,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對於微生物來說,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就是整個宇宙呢?在人類無法觀察的宇宙角落中,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更多精彩的宇宙呢?這個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在弦理論中,更高的維度就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不過這些高緯度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把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會看到什麼呢?或許會出乎你的意料,因為這些隨處可見的植物上,都隱藏著無數的「第二宇宙」。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 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 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放大細胞十億倍是宇宙?為什麼說細胞放大是宇宙?
    細胞在顯微鏡中放大十億倍看到的就是宇宙的模樣,這是很神奇的。難道細胞和宇宙之間又有什麼不可分割的關係,這種說法科學並沒有證實,只不過在人的猜測中,也沒有科學家去研究這件事情,在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屬於空間而不屬於生物。
  •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對人類而言,每個生物都是一個整體,但從微觀角度來看,人們會發現這些生物是由無數個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各司其職、共同維繫生命的正常運轉,這也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它讓人類更接近宇宙的本質,讓眼見不一定為實,因為人類只有通過無數的研究和知識堆積後,才能得到最終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知與量子力學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微觀世界最初對於人類來說只是肉眼不可見的組成部分
  • 「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
    文/玉濁清「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人類世世代代居住在地球之上,他們依賴地球存活,可以說地球養育人類世代,如今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地球資源一度面臨匱乏的境地自從科技發展以來,人們研究宇宙都是通過宏觀發現,然而最近一位科學家通過微觀事物的觀察和發現,對於宇宙或許人類可以換一種方式去觀察。就在之前,有一位科學家在無聊之際取下一片葉子觀察,起初他只是想要了解葉子的脈絡,只是當他在對葉子進行深入觀察之後,竟然發現樹葉中存在著一個小宇宙,這個宇宙就像太空一樣分布。
  • 如果將細胞放大數十億倍,那麼每個細胞是否就是一個宇宙?
    網絡上經常會有類似這樣的觀點,我們的宇宙會不會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就是生命體裡的細菌?或者類似問題中那樣,細胞(細菌)放大數十億倍,會不會就是一個宇宙? 基於我們目前的認知來說,宇宙就是宇宙,細胞就是細胞,細胞只是組成最後生命微小的一部分,無論放大多少倍,細胞都不可能是宇宙! 細胞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組成的,叫做原子,而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就是這麼簡單,這也是目前科學給出的答案!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有可能是宇宙!
    單單這兩個問題,以目前的科學來講根本無法解答(宇宙大爆炸只是適合宇宙膨脹的一種設想,它更像是一種可能性)!事實上,科學家對宇宙的認知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瓶頸:宇宙是有限的嗎?如果是有限的,那麼它究竟在什麼地方?如果是無限的,那無限的東西又是怎麼存在的呢?
  • 細胞放大十億倍竟然看到了宇宙,我們的宇宙真的是一個細胞嗎?
    宇宙和細胞這兩者有什麼關係呢?一個是廣闊無邊一個是微不可見,很難想像他們之間會存在這什麼聯繫。但是有科學家研究表明,把細胞放在顯微鏡下放大十億倍後看到的樣子和宇宙的景象幾乎是如出一轍的,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偉大發現。
  • 美麗的花兒,其花粉放大3000倍,發現「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牡丹花粉放大350倍,看到若干個花粉粒牡丹花粉放大3000倍,一個花粉粒牡丹放大8000倍,花粉粒的細節鼠尾草花粉為了使結構更加鮮明,科學家會對花粉進行染色處理,接下來我們看看染色的花粉,各式各樣,漂亮極了,完全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也就是說,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宇宙,完全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將極大和極小相互聯繫,在宏觀世界的盡頭或許就是微觀世界的起點。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
  • 科學家將沙子放大「300倍」後,發現了另一個「世界」
    美國的一位科學家將沙子放大到300倍來觀察,發現了沙子其實並不簡單,內部的世界宛如另一個宇宙放大後的沙子,散發著寶石的光芒,其中有很多動物的骨骼和殘渣,或者是珊瑚碎片等等,而它們大多都是經過了數千年科學家還發現沙子都是不同的,海邊的沙子大多都是由珊瑚碎片和動物的骨骼殘渣而形成的,淡水湖的沙子更像水晶一樣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宇宙嗎?
    把原子放大到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現在網絡上充斥著這種問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本來是佛教中蘊含的一種哲學觀點,裡面有辯證法的成分,就是說再小的事物,也有世界的縮影在裡面,可以幫助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不要忽略小的地方,全滿思考問題。
  • 將樹葉放大1億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從未見過的「第二宇宙」
    樹葉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不會有人去在意的存在,但是在一位科學家的手裡,樹葉卻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將一枚樹葉不斷放大至1億倍以後產生了非常奧妙的畫面,藏著另外一個世界,大家知道宇宙距離,我們是非常遙遠的,不止能夠通過天文望遠鏡或者宇宙飛船來探測,在我們的身邊也可以通過微觀世界來探索。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對於科學家推測的微觀世界盡頭就是宏觀世界、原子裡面可以窺探宇宙全貌這個猜測,很多人以為是異想天開,其實著名的科普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它的著作《微觀》的盡頭就做過有關的猜想。
  • 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我們逐漸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在人類可見宏觀世界的背後還有一個神秘的微觀世界。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裡,我們的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而用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我們稱之為宏觀。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 將原子放大一億倍,就可以得到一個宇宙?它或許是解開奧秘的鑰匙
    微觀的盡頭就是宏觀,將原子放大一億倍,就能得到宇宙的結構?如今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不過越是這樣,我們越發現自己的渺小,未知的事情也是越來越多。目前根據我們的觀測,宇宙是由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組成的,但是其中很多我們都是難以觀測的,所以我們很難真正發現宇宙的結構,但是最近一個想法卻讓人們有可能找到解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所以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假設,既然原子是所有物質的基礎結構,那麼由它們構成的宇宙是不是也會具有原子本身的結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