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會看到什麼?那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

2021-01-15 探索宇宙說

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開啟了對這個世界背後奧秘的探索研究。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我們逐漸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在人類可見宏觀世界的背後還有一個神秘的微觀世界。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裡,我們的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的,而用肉眼能夠看到的事物,我們稱之為宏觀。在人類沒有發明顯微鏡之前,我們是不知道宏觀的背後還有微觀,直到顯微鏡出現之後,放這個世界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利用顯微鏡,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周圍存在著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質和生命。生命是地球的主角,而人類是這個生命世界的主宰者,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是高級的智慧生命。

從宏觀的角度,人類是一個可見的生命體,可是在顯微鏡的顯示下,人類也是由微觀的各種生命組成的。人體內有大量微生物跟我們共同,而更小的細胞則組成了各種人體機構,在結構的背後還有更小的DNA基因等這些物質。

動物的微觀世界非常精彩神奇,那麼植物的微觀世界又如何呢?朋友們都知道,地球的生命世界裡,有植物和動物的區別,植物在很多人看來是比較低級的生命,不像動物那樣豐富多彩。

植物看上去生命比較低級簡單,可是如果我們將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你同樣會看到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當然要真正看到樹葉更深層的微觀奧秘,我們需要強大的電子顯微鏡,只有這種顯微鏡才能夠讓我們觀察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以下的微小物質。

葉子是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的葉子和生物一樣,也是由大量的細胞組成的,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責任。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葉片上的細胞脈。最外層表皮細胞透明堅韌,主要起保護作用,而內層葉肉含有大量葉綠體,負責光合作用,但我們肉眼只能觀察到這一步,更小的東西肉眼無法觀察到。

當我們拿起一片小小的樹葉之後,它並沒有什麼神奇之處,可是將它放在顯微鏡的鏡頭下面之後,一個神奇的新世界向我們打開了。樹葉通常情況下都是比較小的,只有幾百米左右,現在我們將一個1釐米的葉子放大1000萬倍後。

這個時候的長度單位是0.1納米,要知道納米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物質,而將尺度從原來的1釐米縮小到0.1納米這後。我們就可以初步看到葉片的第一層微觀世界。而通過情況下一顆原子的直徑也只有1納米左右,而0.1納米已經可以進入原子的內部。

原子是化學領域是最小的單位,可是在物理學中它是可以繼續侵害的,在原子之下還有更微小的世界存在。這個時候我們對葉片繼續放大,那麼葉片原子內部的世界會再次縮小尺度。

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之外的浩瀚宇宙是非常神奇神秘的。不管宇宙有多麼的浩瀚,多麼的神秘,可是有一個基本的規律卻貫穿整個宇宙。

這個規律就是運動,在引力的作用下,行星會圍繞中心的恆星運動,而恆星帶著整個恆星系又會圍繞大星系的中心黑洞運動。而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它也同樣不是靜止不動的,也在圍繞著更大的宇宙結構做周期運動。

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觀測到整個宇宙的範圍,但是科學家能夠猜想到,整個宇宙都是處於運動之中,在宇宙的中心可能會有一個超乎想像的質量,它所產生的引力讓整個宇宙圍繞宇宙中心運動。如果未來多元宇宙論得到了證實,站在宇宙之外,或許我們也能夠看到,我們的宇宙也在圍繞宇宙之外的某個中心在運動。

宇宙的世界就是一個運動的空間,每一個物種,每一個天體星系等都要圍繞某個中心在運動。而在原子的內部世界裡,同樣也是處於運動狀態,最中心是原子核,周圍有電子在圍繞它運動。

原子的結構跟我們的恆星系是非常相似的,電子等粒子圍繞中心的原子核不停在運動,這種運動是否有規律,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答案。不過從宇宙的角度,我們知道運動是規律的而不是雜亂無章,否則整個宇宙早就崩潰了。

宏觀的物質是由微觀組成的,而作為微觀世界裡重要的原子,它內部的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大概率也是非常有規律的,不大可能是雜亂無章。只不過由於人類目前的科技實力還非常有限,我們無法真正走進微觀世界探索其中的奧秘。

原子的結構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地球之外的宏觀宇宙,二者的運動有許多相似之外,所以也有科學家稱原子內部是一個「微觀宇宙」,原子核就像是一個恆星,而電子就是恆星系內的行星,圍繞著恆星運動。

宏觀和微觀有著如此相似的運動規律,再一次讓我們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神奇產生了無限的興趣。事實上,目前在物理學中,量子力學已經成為未來人類探索研究世界奧秘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如果我們只是從宏觀世界探索研究,可能永遠也無法真正了解這個宇宙。

只有走進量子世界,才能夠接觸到世界背後的一部分真相。而在量子力學中,很多的現象都是跟宏觀相悖的,宏觀世界的物理規律很多在微觀世界都不適用。這讓我們研究量子力學增加了很多難度,由此也讓科學家真正找到了科學研究的方向。

或許微觀世界的那些不可思議的現象和規律,才是真正的宇宙終極奧秘。只要我們能夠掌握量子力學中的一切微觀奧秘,或許人類離成為宇宙的霸主也就不遠了。

從一片樹葉放大一億倍之後,我們看到了神奇的微觀世界,也看到了宇宙背後的一部分謎團。如果宇宙是有意識的,他或許也會非常感慨,人類真的非常了不起,走進科技時代才不過數百年,就找到了研究物質,研究宇宙的正確方向。

當然,放大一億倍我們仍然無法看到整個微觀世界,微觀世界就像是一個多層的寶塔世界,每一層都是一個世界。一層套著一層,更高的層影響著下面的層。而我們要真正掌握微觀世界,就需要登上塔頂。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我們在顯微鏡等觀測設備上繼續努力,研究出放大一億倍,十億倍甚至更高的強大觀測設備。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 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科學家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後,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微觀宇宙」
    宏觀的宇宙尺度和微觀的原子結構進行對比,會讓人感覺到沉迷和美麗,有些時候,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我們的宇宙對於更高維度的存在來說,其實也只是微觀的組成部分呢?當我們把一片樹葉去不斷放大一億倍後,到最為微觀的原子級別,又會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象?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微觀宇宙」。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樹葉放大一億倍,你會看到什麼?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對於微生物而言,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是整個宇宙?在人類無法觀測的宇宙空間中,在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著人類意想不到的精彩?不得不說,這些觀點可能是正確的,根據弦理論,人類得知更高的維度此時此刻正隱身於人類所在的宇宙,只不過這些高緯度空間「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倘若將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人類會看到怎樣的光景?
  • 樹葉放大一億倍,微觀成為宏觀,科學家發現「第二宇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更小的生物眼中,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微生物來說,一個生物的身體是否就是整個宇宙呢?在人類無法觀察的宇宙角落中,更加微觀的世界裡,是否存在更多精彩的宇宙呢?這個觀點或許是正確的,因為在弦理論中,更高的維度就隱藏在我們的宇宙中,只不過這些高緯度很小,小到人類無法觀察。把我們身邊十分常見的樹葉放大一億倍,會看到什麼呢?
  • 「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
    文/玉濁清「第二宇宙」:科學家無意間將樹葉放大一億倍,看見了宇宙和星系人類世世代代居住在地球之上,他們依賴地球存活,可以說地球養育人類世代,如今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地球資源一度面臨匱乏的境地,因為人類在活動中無形的給地球造成了很多的創傷,正是因為人類的存在,使得地球的環境越來越不穩定,人們可能會想到,等到再過幾百年之後,地球的資源再也沒有辦法支撐人類的生產生活,那麼到時候人類將何去何從?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在古人的眼裡,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有一個世界的存在,很明顯人們認為那是在胡說。一朵小小的花中怎麼可能會有一個世界?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曾經有科學家將一粒小小的沙子放大數百倍之後,發現外表毫不起眼的沙子,內部的世界卻是那麼的炫麗奪目。
  •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之心,而到了近現代隨著人類相繼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太空探測器等,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類對宇宙的真實結構依然一無所知。
  • 微觀世界的奧秘:如果原子放大一億倍,可能在裡面看到宇宙?
    微觀世界的奧秘:如果原子放大一億倍,可能在裡面看到宇宙?根據愛因斯坦提出來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而來的,在爆炸中,現在這個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是來自這個奇點中的。根據愛因斯坦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本身是一個奇點。這個奇點是一個體積極小,質量卻特別大的點。那麼我們人類是不是可以從微觀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宇宙呢?就把一個原子當做奇點,然後放大1億倍,有沒有可能在這個被放大的原子中,看到宇宙呢?我們知道,在這個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是非常有秩序的,在這個宇宙中運行的。
  • 將樹葉放大1億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從未見過的「第二宇宙」
    樹葉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不會有人去在意的存在,但是在一位科學家的手裡,樹葉卻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將一枚樹葉不斷放大至1億倍以後產生了非常奧妙的畫面,藏著另外一個世界,大家知道宇宙距離,我們是非常遙遠的,不止能夠通過天文望遠鏡或者宇宙飛船來探測,在我們的身邊也可以通過微觀世界來探索。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微觀世界究竟有什麼秘密
    如果我們把原子放大一億倍,是否能呈現出一個宇宙?微觀的盡頭能不能看待成宏觀?最近幾十年我們人類的科技在飛速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更上了一個臺階,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論給了我們啟發,使我們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宇宙。人類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同時,許多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現象相繼出現,它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再一次感受到宇宙的廣闊無垠。
  • 把樹葉放大300萬倍, 會怎麼樣?這簡直是一個「宇宙」
    如果是宇宙大爆炸,那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研究宇宙讓人沉迷,也會讓人類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如果你有一臺超高精度的顯微鏡,然後從外面的樹上隨便摘下一片葉子,放到顯微鏡底下,在放大100倍的時候,你會清楚地發現樹葉的葉脈和枝幹。再接著放大到1000倍,你就能發現樹葉上的一些細微的細胞,甚至連葉綠體都清晰可見。人類的光學顯微鏡,極限大概就是2000倍,如果你要追求更高的放大倍數,那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來實現。
  • 把樹葉放大300萬倍,會怎麼樣?科學家:這簡直是一個「宇宙」
    如果是宇宙大爆炸,那在大爆炸之前,宇宙之外的空間是什麼?研究宇宙讓人沉迷,也會讓人類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如果你有一臺超高精度的顯微鏡,然後從外面的樹上隨便摘下一片葉子,放到顯微鏡底下,在放大100倍的時候,你會清楚地發現樹葉的葉脈和枝幹。再接著放大到1000倍,你就能發現樹葉上的一些細微的細胞,甚至連葉綠體都清晰可見。人類的光學顯微鏡,極限大概就是2000倍,如果你要追求更高的放大倍數,那只能通過電子顯微鏡來實現。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不知道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雖然知道現在不會尋得什麼真理和終極答案,就是沒事喜歡開腦洞。開腦洞讓我快樂! 除了宏觀物理,現在微觀物理也同樣讓人充滿了好奇心。比如物質最小能分解到什麼程度?夸克到底是什麼組成的?
  • 把樹葉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了什麼?科學家:我仿佛看到一個宇宙
    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對這個世界了解的越多,就會發現越多的未知。沒人知道宇宙間終極的奧秘,但是我們始終沒有停下探索的步伐。大家相信嗎,在幾十年前我們甚至不知道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宇宙大爆炸的理論也是近些年才形成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現在有很多科學家開始對「大爆炸」理論提出了質疑。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也就是說,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宇宙,完全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將極大和極小相互聯繫,在宏觀世界的盡頭或許就是微觀世界的起點。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對於科學家推測的微觀世界盡頭就是宏觀世界、原子裡面可以窺探宇宙全貌這個猜測,很多人以為是異想天開,其實著名的科普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它的著作《微觀》的盡頭就做過有關的猜想。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一個宇宙模型就出現了,劉慈欣的猜想真奇妙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一個宇宙模型就出現了,劉慈欣的猜想真奇妙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想像力,對宇宙的想像更是自古有之,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等美好的傳說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尚未了解時有的傳說。當然,對宇宙萬物的探索並不是中國的專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藉以深化對宇宙的認識。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後,一個宇宙模型完美出現了,微觀世界如此真實
    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如果能夠將原子放大1億倍,會不會是一個小的宇宙模型?現在人們已知的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夸克,有科學家在書中曾提到,現在學界認為,夸克作為微觀的盡頭,一旦採用某種力量對夸克進行撞擊或者施以其他影響,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宇宙。
  • 有了它,手機秒變顯微鏡,看看放大400倍後的微觀世界有多美
    小時候大家一定都用過顯微鏡,也看到過微觀世界的神奇,而這份神奇自從畢業後似乎再也沒有見到過了。而今天,在某寶上發現了一款非常好玩的手機鏡頭,Tipscope手機顯微鏡,有了它,手機可以秒變顯微鏡,最多可以將物體放大400倍。真的有這麼神奇嗎?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