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日前,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山東大學8位教授入選,分別是化學領域的黃柏標教授,跨學科領域的劉宏教授、熊勝林教授、戴瑛教授、馮奎雙教授、馮強教授、張進濤教授、張寧教授。其中,黃柏標教授、劉宏教授、戴瑛教授、熊勝林教授、馮奎雙教授繼去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後,今年再度入選。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由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遴選,入榜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均發表了多篇高被引論文,其被引頻次位於同學科前1%。2020年度,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167人入選該榜單。
01
黃柏標
黃柏標,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化學委員會理事,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化學會(ACS)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導師。
長期從事半導體材料、能源和環境材料、光催化和發光材料的研究工作,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中取得了系列創新性的重要成果。發表SCI論文500餘篇,SCI引用22000餘次,SCI引用超過100次的論文52篇,個人H因子76。2018、2019年入選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學家」;2014、2015、2016、2017、2018連續五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2015、2016年英國皇家化學會「TOP1%高被引中國作者」和Nanoscale創刊10周年「Top Cited Article」作者獎。授權發明專利30餘項。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多項。主持科技部973項目課題、863項目、產業化前期關鍵技術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及橫向科研項目多項。完成多項產業化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擔任多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的大會和分會主席,ChemPhotoChem、Molecules等國際學術期刊編輯等。多次受邀作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
02
劉宏
劉宏,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矽酸鹽學會晶體生長分會理事,中國光學學會材料專業委員會會員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納米材料與器件分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納米能源材料、組織工程與幹細胞分化、人工晶體材料等。主持了包括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時期「863」計劃和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等十餘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目前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承擔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2004年至今,在包括Adv. Mater.、Nano Letters、ACS Nano、 J. Am. Chem. Soc、Adv. Fun. Mater、Envir. Eng. Sci.等學術期刊上發表SCI文章40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於10的近30篇,個人文章總被引次數超過20000次,個人H因子73,20餘篇文章曾被Web of Science的ESI選為「過去十年高被引用論文」,文章入選2013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15年度進入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Top1% 高被引中國作者」榜單,2018年科睿唯安材料類高被引作者。應邀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Advanced Materials和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發表綜述性學術論文,產生了重要影響。授權專利30餘項,研究成果已經在相關產業得到應用。
03
熊勝林
熊勝林,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分別於2001年和2007年在安徽工程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隨後在中國科大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年7月起就職於山東大學。
主要從事無機能源材料化學基礎應用研究,基於新型結構導向模板的合成策略,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碳基介觀尺度組裝結構體系,通過對結構的精準調控,優化和提升了其儲鋰、儲鈉、儲鉀及鋰硫等電池性能,期望推動下一代儲能系統的發展。近五年,以通訊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J. Mater. Chem. A等刊物發表SCI論文近50篇。所有論文被引8100餘次,ESI高被引論文18篇,個人H因子52。2017年起擔任《中國化學快報》青年編委;2018年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第一完成人)和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019年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04
戴瑛
戴瑛,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物理與統計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感光學會光催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科普工作部副部長;物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東大學)主任;教育部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長期開展半導體微觀結構與性質機理及其設計與調控的研究。在半導體光催化材料、半導體自旋電子學及新型二維材料新物理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多項重要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Nano Lett.、ACS Nano、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國際期刊,25篇論文進入ESI高被引,影響因子大於10的學術論文40餘篇,SCI引用2萬餘次,其中SCI引用100餘次的論文51篇,個人H因子73。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應邀在Light: Sci & Appl、Nanoscale和WIREs Comput. Mol. Sci.等期刊發表綜述性學術論文,產生重要影響。主持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研究課題。出版譯著《二維納米材料》。首位獲省部級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等。
05
馮奎雙
馮奎雙,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國際產業生態協會環境投入產出分會聯合主席,華人產業生態協會理事。
研究側重於不同空間尺度(當地、國家和全球)的能源,碳,水和土地會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可持續供應鏈、生命周期分析和情景分析方面的空間生態經濟模型。在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Science Advances等高影響力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7篇,發表SCI論文100餘篇,SCI引用5000餘次,個人H因子34,ESI高被引論文13篇。獲得2013年度國際投入產出協會「列昂惕夫紀念獎」,2019年度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最佳論文。
06
馮強
馮強,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山東大學傑出中青年學者、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濟南市國家級領軍人才。
從事人體微生態特徵及其致病機制研究,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十餘項,發表SCI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論文30篇,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2篇)、Nature Medicine(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3篇)、Gut(2篇),累計影響因子大於400,個人H因子35.42。擔任Frontier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期刊Guest editor。
07
張寧
張寧,威海校區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經濟學博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珠江學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源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等。主持國家自科基金4項(重點、優青、重大培育、面上),縱向經費達800多萬,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現擔任SSCI期刊Social Science Journal副主編;ABS三星級SSCI 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編委;CSSCI期刊《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編委。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ure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Cell子刊(One Earth)等國際知名期刊及《經濟研究》等國內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20篇英文論文進入ESI熱點和高被引論文,文章SCI引用3718次,個人H因子32。獲得國家優青、霍英東青年教師獎和國家自費留學獎學金等國家獎勵。根據Ideas/Repec資料庫,位列2017年全球青年經濟學家第8位;根據Socpus資料庫,在環境效率領域排名全球第二位。參與撰寫的研究報告被國家和省部級領導批示十餘次,部分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門採納和應用。
08
張進濤
張進濤,山東大學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催化與儲能界面電化學方面,結合原位光譜表徵技術揭示界面電化學反應過程與機理,從而構建性能優異的電化學能源存儲和轉化器件,包括鋅-空氣電池、碘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等。至今,在Sci. China Chem.、 Nano Res.、Nature Nanotech.、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RSC專著一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山東大學,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