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社會變成了一個盛產懶人的時代,懶人就應該被批判嗎?比爾·蓋茨曾說:我更喜歡懶惰的人,因為這些傢伙總是能夠找到更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所以,這句話的重點在後半部分,這裡的「懶惰」更多的是指肢體上的懶惰,並不是大腦的懶惰。那麼,肢體懶惰是高智商的表現嗎?
美國佛羅裡達州某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一觀點:懶惰是高智商的表現。並且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勤勞的人會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一些肢體勞動上,因為他們需要這些事情來佔據自己的時間,以擺脫無事可做的處境。但是高智商的人從來不會感到無聊。也許肢體活動和大腦活動的進行總是背道而馳吧。
這個實驗是如何進行的呢?研究人員們找到了一些學生,通過他們對特定觀點的認可程度對他們進行判定,當然,這些特點觀點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他們的懶惰程度以及大腦活躍程度,比如「我很享受不斷伴隨新解決方案的任務」和「我只會考慮我需要考慮的事情」。
然後,研究人員從這批學生中找出了30位「思考者」和「非思考者」,非思考者也就是一些習慣用肢體活動來代替大腦活動的人。為了檢測他們在接下來一周內的運動量,研究人員給他們配備了健身追蹤器。結果,周一到周五,思考組活動時間遠不及非思考組,不過在周末兩組的運動量是相當的,對此,研究人員也沒搞清楚是怎麼回事。
很顯然,研究人員的實驗和數據並不全面。高智商的人真的更懶惰嗎?證明這一觀點還需要很多測試。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很常見,比如,高智商的人一般在工作日都忙著賺錢,只有周末才會進行一些運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研究人員實驗結果的普遍性。
在商業界,一些大佬共有的缺點往往都是懶於運動。比如一些矽谷大佬在智商方面顯然是勝人一籌,他們能看到普通人無法發現的細微之處,也就是所謂的商機,然而他們的缺陷就是不喜歡運動,或者說非常懶。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的理由,畢竟他們不是依靠肢體懶惰取勝的,而是敏銳的思維和洞察力。所以,懶惰是高智商的表現,結論顯然是不成立的,但如果反過來說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