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2020-11-22 波波媽媽碎碎念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

你有怪癖嗎?很多人在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癖好,孩子們也不例外,有的時候孩子一些怪異的行為會被父母認為是一種不好的「癖好」,但實際上卻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

名人鮮為人知的「怪癖」

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習慣於在每天半夜起床工作,然後一直工作到早晨八點,他的工作方式也被人們稱為「貓頭鷹」日常的工作方式,雖然有時候會影響到家人的休息,但是巴爾扎克偏偏在這個時候的工作效率最高。

高智商的人群通常都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習慣。其實一個具有高智商的人,在小的時候就已經有跡可循,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會有特別的舉動,甚至會被家人誤以為是「怪癖」而被制止。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

1、喜歡觀察細微的東西

有的孩子觀察能力很出色,在生活中會看到一些大人看不到的小細節。比如父母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忽略掉了地上的一些小碎屑,而眼尖的孩子一眼就看到了,並且提醒爸爸媽媽沒有打掃乾淨。

或許家長會認為孩子太過較真,這點小事也值得拿出來說。其實這樣的想法是片面的,孩子的這種觀察細微的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應對突發事件,也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在長大後進入社會,工作之後老闆也會喜歡這樣的員工。孩子如果具有這種觀察細微事物的能力,會發現很多人察覺不到的細節,避免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家長可以針對性地培養孩子觀察細微事物的能力,只有把小事做好了,將來才能做好大事。

2、喜歡拆完東西再組裝

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喜歡拆解家裡的一些物件,有的時候給孩子買的新玩具,過不了一會就被孩子拆的零零散散了,家長們看到這種情況也會很頭疼。

實際上喜歡拆東西的孩子會更聰明,在拆解玩具的過程中,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大腦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慢慢地,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也會遠遠超過其他的孩子。

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在平時有喜歡拆東西的「壞毛病」,不要急著去制止孩子,可以專門給孩子騰出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3、經常會對著某樣東西發呆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經常會對著某樣東西發呆,比如孩子有的時候坐在窗前靜靜地眺望遠方,一句話也不說。父母在旁邊看到會不知道該怎麼辦,以為孩子生病了。

其實,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孩子會對著一樣東西發呆,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比較深,思考問題的時間也會更久,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的專注力更強,對待事情會更認真。

這樣的孩子專注力強,將來更容易有成就,因為他們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對事情也非常專注,注意後期家長們用正確的方法對孩子加以培養,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如果孩子們專注力不強,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孩子的這些能力也可以通過我們日常的培養來提高。

家長們平時可以怎樣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呢?

之前在給我家孩子準備書籍的時候,發現了一套不錯的書《兒童邏輯思維訓練》。

全書共有15冊,分為17大主題,是一套專注於培養孩子專注力。觀察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的益智類遊戲書。

這套《兒童邏輯思維訓練》並不是真的遊戲,包含的都是一些益智的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綜合能力,通過簡單的小遊戲再到複雜的小遊戲,讓孩子們慢慢地去尋找和探索。

主題豐富,內容有趣,通過慢慢的訓練,可以鍛鍊出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力,書中有很多有趣的小遊戲,是需要孩子們靜下心來,沉住氣,去慢慢的鑽研的,專注力也就是這樣慢慢的養成的。

遊戲從簡單到複雜,書中涉及到的很多的知識點和方法,孩子在解題的過程中,就是在鍛鍊邏輯思維能力。

專注力、想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都是孩子以後學習和生活中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只有從小挖掘孩子的這些能力,他們長大後的學習能力也就越強,頭腦也會更靈活。

父母通過和孩子的不斷互動,有助於提升孩子的這幾項能力,遊戲主題豐富,插畫精美,讓孩子在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孩子大腦的潛能。

現在全15冊僅41.9元,書本雖然便宜,但是卻可以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有需要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連結查看

相關焦點

  • 高智商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些怪癖,別強行糾正,這可能是天才的表現
    研究人員發現,高智商人群往往都有一些顯而易見的「怪癖」,以最常見的左撇子為例,你會發現,那些慣用左手的孩子,往往都比較聰明,學業表現也比同齡人要好。不過,有些家長卻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一些怪癖,強行地要把孩子糾正過來,最終扼殺了一個未來的天才,讓其泯然眾人矣。
  •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所以說孩子有些怪癖,並不是孩子不聽話,相反這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1、喜歡「指手畫腳」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
  • 當孩子出現這幾個「怪癖」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分慌張,是高智商表現
    研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往往都會有這些 「怪異行為」,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加了解,不要肆意打壓,這樣才不會扼殺「天才基因」。 都說「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差」,當有的孩子出現一些「怪癖」的時候,家長會馬上打壓制止孩子這種行為,在外人看來這孩子像個
  • 孩子有這3個「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媽媽別逼著孩子改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智商高的人,通常都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福爾摩斯說話很刻薄,煩躁時會狂拉小提琴;達文西習慣從右到左倒著書寫;愛因斯坦則不愛穿襪子,每天要睡10個小時。可見,高智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獨特的怪癖,而且從小就能看出來。媽媽要是發現孩子有這3個怪癖,別逼著孩子改。
  • 孩子有這些「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從孩子在娘胎的時候,孩子的智商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從娘胎裡出來後,家長就需要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挖掘了,需要儘量大程度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力,而家長的開發的力度,對於孩子之後是否能夠成為天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不是一個沒有依據的事情,就我身邊而言,傳統、墨守成規的思想的家長有很多,他們用著自己之前的「前車之鑑」去試圖引導孩子的成長道路,但卻往往忽略了自己本身的問題。
  • 若孩子有3種怪異舉動,家長不要制止,或是高智商的表現
    現在的家長除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外,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比較優秀,因此現在的家長特別注重對孩子能力的培養,希望自己的孩子更聰明,可以超越別人,這樣家長臉上也會更加有光。一些家長判定自己孩子是否聰明的方式,通常就是看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這未免有點太單一,孩子平時的一些舉動也能體現出孩子是否聰明。有時候孩子甚至會有一些怪異的舉動,這時候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太調皮或者是有多動症,其實,這或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
  • 孩子有以下這些「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媽媽別盲目糾正
    其實在孩子的小時候根本無法分辨孩子的智商,那些被貼上「熊孩子」標籤的孩子們也不是真的調皮,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往往這些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具有超強的行動力,這才是高智商的表現。如果父母不及時發現並挖掘,很有可能會浪費孩子的天賦哦!
  • 高智商的孩子,多數有這3個「怪癖」,父母別因為無知胡亂管教
    通常智商高的孩子,他們在理解能力、記憶力方面都表現得比別人好,所以從小對孩子進行大腦的啟蒙發育,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但有的孩子有「怪癖」,反而顯得他們的智商很高。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的「怪癖」,就急著去糾正他們,認為孩子不再改變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發展。其實家長急著糾正孩子「怪癖」的想法是錯誤的。
  • 孩子有幾個異於常人的「怪癖」,可能是智商高的信號,父母別打壓
    有人常說,天才與瘋子,往往有許多相似之處。執筆:張一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有些與眾不同的舉動,可能就是他/她高智商的表現,不知道父母看懂了嗎?一般擁有高智商的孩子,在這些方面會出現「怪癖」行為。1、常被某些事物吸引注意力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家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容易被某些新鮮事物或移動事物吸引注意力,是一種專注力不足的表現,是不好的習慣。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所吸引他的那件事上,在對事物進行認真的觀察,這其實是孩子觀察力的一種體現。
  • 孩子有這些「奇怪」表現,別以為是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
    孩子有這些「奇怪」表現,別以為是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其實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能夠變得很高,但是智商高的孩子身上都會存在著一些怪癖,這也不得不使得我們有的時候會看錯自己的孩子。可是沒有想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根本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孩子怪異的舉動變得越來越多,次數也變得越來越頻繁。這也讓張先生有一些恐慌,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呢?不過面對這件事情,張先生有一位心理學家的朋友,倒是跟他好好談論了一番,因為心理學家覺得孩子這是高智商的表現。
  • 孩子有這3種「怪異行為」,家長別刻意打壓,這是他高智商的表現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尤其近些年來,科學教育要從小做起,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們就注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尤其是那些小天才小神童,也被大家追捧著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光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好了,到了自己孩子這裡,怎麼就沒有好的成績呢?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天才來呢?其實父母們不知道,天才就在你的身邊,孩子常常會有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往往不知,反而刻意的打壓,就會把天才的基因給扼殺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如果家裡孩子有這幾種行為的話,他們的智商往往很高。
  • 孩子身上的5個特徵,是高智商的表現,很多家長卻認為是壞毛病
    自從法國科學家比奈提出「智商」這一概念之後,人與人之間就出現了另一種差異,那便是智商差異。按照常理來看,高智商的人能夠迅速融入不同領域,並且可以快速理解相關的知識,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普遍較好。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高智商,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快地理解所學知識,在進入工作後,也能靠出眾的智力取得成功。
  • 哈弗大學新研究:有這些特殊愛好的孩子,將來出息更大
    為了讓家裡不會有亂糟糟的感覺,小琳特意買了幾個大的收納箱來裝亮亮的這些東西,並且從小就一直向亮亮灌輸不能隨意亂放玩具的觀念。然而,亮亮似乎很難做到。往往小琳剛收拾好,沒過多久亮亮總能把已經放到收納箱的玩具又全部倒出來開始認真的玩這些玩具或者看兒童讀物。相信像小琳苦惱的這個問題,也是許多家長頭疼不已的吧?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經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要及時制止
    在餐桌上的這3種表現,預示著孩子們的低情商 餐桌上的禮儀其實最能直接展現出一個孩子的情商高低,如果你家的孩子在吃飯時,出現了以下三種表現,那麼家長們就要提高警惕了。
  • 高智商孩子的表現,你家寶寶是不是高智商?對照這4點來自測
    作為父母如果想知道自家寶貝的大腦智力是否發育良好,不需要專門的檢查,我們可以結合孩子在日常中的行為表現得出結論。如果您的寶寶身上具備有這四種表現,請提前向包爸爸媽媽表示祝賀。你的孩子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個聰明寶寶!高智商孩子會有這幾種表現,家長看過來,你家娃中了幾個?
  • 孩子的這五種行為,會讓家長很頭疼,但別制止,這是他聰明的表現
    可以看到,孩子無意中表現出來的一些舉動,恰恰說明了他的智商較高。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很多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一些特徵來,只是家長沒有發現而已。 下面就來談談,什麼樣的表現說明了孩子的智商不凡?家長又該怎麼做才能好好利用這種天賦呢?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一些孩子總是做喲西額奇怪的事情,這種奇怪的行為可能讓家長沒有辦法接受,甚至沒有辦法理解,大多數的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的缺點,很多人也說過越難帶的孩子長大之後越是聰明,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某些怪癖的時候我們不要想著去糾正孩子,我們家長只要能夠正確的引導。
  • 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
    心理學家做過研究,當孩子出現以下特徵,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1.愛笑美國華盛頓大學專家系統的研究了年齡與智慧的關係後,得出從小愛笑的寶寶長大之後雙商都會高。聰明的孩子對外界的刺激,發笑頻率越高,發笑年齡越早。
  • 孩子都有當「科學家」的潛質,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別錯過了
    孩子的這種行為,相信每個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行為往往讓家長各種抓狂,家長會覺得孩子越來越調皮了,其實這是對孩子行為的一種誤解,孩子正是在通過這些行為,對眼中的世界進行探索,孩子對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是通過他們身體的各種感官來完成,所以對於好奇的事物,他們都會拿起來摸一摸,看一看,這其實就是孩子進行探索的過程,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的探索期給予充分滿足,那麼會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都產生積極的影響
  • 北大教授:孩子這三種特徵,是智商高的表現,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華
    孩子擁有高智商,往往都會特別聰明,他們在應對各種問題的時候,會有獨特的想法,於是也能展現出遠超同齡人的優秀。這也是很多大人都期盼的一個方面,不少大人為了能夠讓孩子擁有高智商,總是做出更多的彌補,但有的時候一些大人走了許多的彎路,不僅沒有讓孩子擁有高智商,反而還對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