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懂得正向引導

2020-12-05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小麗家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發呆,有時候會對著天空沉思,有時候會盯著著汽車一動也不動,甚至有時會把家裡的東西給拆了,比如電話、鐘錶、奶奶的收音機等等。因為這些事,小麗沒少教育他,天天就此在家裡上演一場「母氣兒哭」的年度大戲。

有一次小麗老公的同學送了他一個九連環,但是小麗和她老公都解不開,就把這個九連環擱置一邊了。有天吃飯前,兒子突然看到了這個九連環,便拿起來開始鼓搗。到了吃飯的時候還不去吃飯還在解,小麗的暴脾氣一下上來了,大聲呵斥兒子先吃飯,可兒子紋絲不動繼續鼓搗。

丈夫看不下去了,「你兇他幹啥,讓他玩去吧,這能鍛鍊他的大腦。」過了一會兒,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兒子竟然把九連環解開了,小麗覺得很欣喜,意識到自己的兒子應該是智商比較高。果然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兒子都表現出了異於常人的智商天賦。

所以說孩子有些怪癖,並不是孩子不聽話,相反這可能是他們智商高的表現.

孩子的這五種「怪癖」,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過分擔憂,也別盲目制止

1、喜歡「指手畫腳」

有些小孩子比較強勢,總是對其他小孩子吆喝來吆喝去的,喜歡對其他小孩子指手畫腳,在遊戲中當領導者,喜歡指揮別人。有的小孩子甚至還很喜歡表現自己,什麼事都喜歡衝在前面。

家長朋友千萬別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孩子王,淘氣的不行,覺得是孩子不聽話的表現。其實這種孩子天生就是指揮家,號召力特別強,讓人有能信服,願意聽他指揮。

2、小話癆

對於老師來說,對話癆孩子是「又愛又恨」的。而且有一個喜歡總是講話的孩子,家長會經常去學校吧。

如果你家寶貝是「話癆」寶寶,千萬不要擔心,因為你有一個能說會道的孩子哦。這種孩子天生語言能力比較強,思維也比其他孩子敏捷。

3、喜歡模仿別人

之前就有朋友問道:「我家寶寶快2歲了,特別的喜歡模仿別人,這是好事壞事呢?」其實啊,模仿是孩子的天賦,對於寶寶來說他會模仿自己覺得感興趣的人和事。

當他們看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動作的時候,就會停在這個動作上,不一會兒就會將這個動作重複出來,最終形成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能力。對於孩子來說,模仿就是他們探索未知世界和尋找新知識。

4、好動

多數的孩子,尤其是小男孩,會非常頑皮、非常好動。有時候他們連5分鐘都無法安靜地坐下,精力十分旺盛,感覺他們永遠都不會累,就像是得了」多動症」,有的家長還帶孩子去做檢查。

家長朋友有些杞人憂天了,這只是因為這類孩子「運動細胞」發達導致,不必驚慌。一般這種類型的孩子,動手能力、實踐能力都比其他人強,而且思維也很活躍哦,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強。

5喜歡惡作劇

當你的孩子喜歡調皮搗蛋,跟你作對似的惡作劇,家長朋友先不要生氣,不要對孩子過分苛責,這說明您可能擁有一個高智商寶寶。

據調查顯示,喜歡搞惡作劇的孩子更富有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後成才的可能性會更大。因為一個小孩為了想出一個惡作劇,肯定會動不少腦筋,可能他們在這個上面花的心思會比做家庭作業多一些。

而且他在設計材料或者準備材料的時候,還得慢慢地,有耐心點,還得在非常隱蔽的地方進行。

雖然早就料到會有被媽媽痛批一頓,但他們還是敢於冒險,「頂風作案」,還從小樹立風險意識、獨立性很強。

那面對自己的高智商「怪癖」寶寶,家長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A不要過分苛責

首先對於孩子的這些怪癖先不要急著打罵,有些孩子膽子比較小,被家長一訓斥就不敢再做這樣的事,這對孩子天賦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說這是抑制了孩子天賦的發展。

B善於觀察

家長朋友也要善於觀察,比如經常看到孩子發呆,先別想著這孩子又不學習,要先觀察,看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或者對於那些事情喜歡動腦筋。

C和孩子經常交流和正向引導

看到孩子異於常人的行為或者一些你無法理解的行為,要和孩子多多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對什麼感興趣,知道孩子擅長什麼,然後根據這些著重培養孩子某些方面的天賦。

所以家長朋友,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怪癖先不要生氣,細緻觀察和及時溝通,再正向引導,這樣可能會收穫不同的意外之喜。

那麼,究竟怎么正向引導孩子呢?

孩子喜歡做哪一件事或者哪一項能力更強,咱們就著重發揚這一塊,對孩子進行積極的鼓勵,除此之外,還需要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告訴孩子底線。這樣孩子就能在社會的允許下,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成長國家棟梁之才。

家長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實地考察等具體方法,帶孩子去特定的環境中了解不同人的感受,這樣他們在釋放自己能量的時候,也會懂得適當的收斂。

比如愛惡做劇的孩子,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扮演被惡作劇的那位,而家長扮演惡作劇的人,這樣孩子就能明白別人的感受,下次就不會無所顧忌了。這樣的活動,最好在孩子心情好的事情進行,家長不要太多說教,用行動來讓孩子慢慢地識別底線,這樣孩子就容易接受一些。

但對於孩子的高智商如何更好的發揮,家長朋友也不必擔心孩子的未來發展,只要隨時關注著孩子並且與孩子一起耐心成長就好。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出現這幾個「怪癖」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分慌張,是高智商表現
    研究發現,高智商的孩子往往都會有這些 「怪異行為」,因此家長一定要多加了解,不要肆意打壓,這樣才不會扼殺「天才基因」。「異類」,殊不知這些「怪癖」是孩子高智商信號,很多父母對於育兒知識的匱乏,只會一味的打壓孩子,殊不知是在扼殺一個聰明的孩子。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
  • 高智商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些怪癖,別強行糾正,這可能是天才的表現
    研究人員發現,高智商人群往往都有一些顯而易見的「怪癖」,以最常見的左撇子為例,你會發現,那些慣用左手的孩子,往往都比較聰明,學業表現也比同齡人要好。不過,有些家長卻因為無法忍受孩子的一些怪癖,強行地要把孩子糾正過來,最終扼殺了一個未來的天才,讓其泯然眾人矣。
  • 孩子有這3個「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媽媽別逼著孩子改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智商高的人,通常都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福爾摩斯說話很刻薄,煩躁時會狂拉小提琴;達文西習慣從右到左倒著書寫;愛因斯坦則不愛穿襪子,每天要睡10個小時。可見,高智商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獨特的怪癖,而且從小就能看出來。媽媽要是發現孩子有這3個怪癖,別逼著孩子改。
  • 孩子有這些「奇怪」表現,別以為是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
    孩子有這些「奇怪」表現,別以為是壞習慣,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其實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能夠變得很高,但是智商高的孩子身上都會存在著一些怪癖,這也不得不使得我們有的時候會看錯自己的孩子。可是沒有想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根本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孩子怪異的舉動變得越來越多,次數也變得越來越頻繁。這也讓張先生有一些恐慌,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呢?不過面對這件事情,張先生有一位心理學家的朋友,倒是跟他好好談論了一番,因為心理學家覺得孩子這是高智商的表現。
  • 孩子有這些「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從孩子在娘胎的時候,孩子的智商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從娘胎裡出來後,家長就需要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挖掘了,需要儘量大程度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力,而家長的開發的力度,對於孩子之後是否能夠成為天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不是一個沒有依據的事情,就我身邊而言,傳統、墨守成規的思想的家長有很多,他們用著自己之前的「前車之鑑」去試圖引導孩子的成長道路,但卻往往忽略了自己本身的問題。
  • 孩子亂發脾氣,家長遠離這三種處理方式,正向引導孩子把控情緒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小孩子的心思總是讓人難以把控,這一秒還嬉笑玩樂,下一秒就大發雷霆,變臉之快,讓人咋舌。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孩子亂發脾氣,場面堪稱一部大片。面對孩子亂發脾氣,很多的父母都會面露難色,唯有懂得孩子亂發情緒背後的真實目的,才能夠讓孩子恢復平靜。小明5歲了,家裡就只有他一個孩子。
  • 高智商的孩子,多數有這3個「怪癖」,父母別因為無知胡亂管教
    通常智商高的孩子,他們在理解能力、記憶力方面都表現得比別人好,所以從小對孩子進行大腦的啟蒙發育,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但有的孩子有「怪癖」,反而顯得他們的智商很高。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的「怪癖」,就急著去糾正他們,認為孩子不再改變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發展。其實家長急著糾正孩子「怪癖」的想法是錯誤的。
  • 若孩子有3種怪異舉動,家長不要制止,或是高智商的表現
    一些家長判定自己孩子是否聰明的方式,通常就是看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這未免有點太單一,孩子平時的一些舉動也能體現出孩子是否聰明。有時候孩子甚至會有一些怪異的舉動,這時候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太調皮或者是有多動症,其實,這或是孩子聰明的一種表現。
  •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成為高智商的天才?
    ,要想孩子成為高智商的小天才,父母得培養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專注力,模仿力和不斷的創造力。倘若家長從小就習慣著追著孩子餵飯的話,那孩子的專注力在一開始就落後於同齡人起跑線了。原因很簡單,邊玩耍邊吃飯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被允許一心兩用,習慣了該行為模式後,孩子在學習上就很難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現上課左顧右看、交頭接耳的現象。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上學後染上的壞習慣,殊不知,隱患早已埋下。
  • 孩子有這3種「怪異行為」,家長別刻意打壓,這是他高智商的表現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尤其近些年來,科學教育要從小做起,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們就注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尤其是那些小天才小神童,也被大家追捧著成為人人羨慕的對象。光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好了,到了自己孩子這裡,怎麼就沒有好的成績呢?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天才來呢?其實父母們不知道,天才就在你的身邊,孩子常常會有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往往不知,反而刻意的打壓,就會把天才的基因給扼殺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如果家裡孩子有這幾種行為的話,他們的智商往往很高。
  • 孩子有幾個異於常人的「怪癖」,可能是智商高的信號,父母別打壓
    一般擁有高智商的孩子,在這些方面會出現「怪癖」行為。1、常被某些事物吸引注意力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家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容易被某些新鮮事物或移動事物吸引注意力,是一種專注力不足的表現,是不好的習慣。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所吸引他的那件事上,在對事物進行認真的觀察,這其實是孩子觀察力的一種體現。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一些孩子總是做喲西額奇怪的事情,這種奇怪的行為可能讓家長沒有辦法接受,甚至沒有辦法理解,大多數的家長可能會認為這是孩子的缺點,很多人也說過越難帶的孩子長大之後越是聰明,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某些怪癖的時候我們不要想著去糾正孩子,我們家長只要能夠正確的引導。
  • 孩子有以下這些「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媽媽別盲目糾正
    其實在孩子的小時候根本無法分辨孩子的智商,那些被貼上「熊孩子」標籤的孩子們也不是真的調皮,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往往這些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具有超強的行動力,這才是高智商的表現。如果父母不及時發現並挖掘,很有可能會浪費孩子的天賦哦!
  • 孩子身上的5個特徵,是高智商的表現,很多家長卻認為是壞毛病
    自從法國科學家比奈提出「智商」這一概念之後,人與人之間就出現了另一種差異,那便是智商差異。按照常理來看,高智商的人能夠迅速融入不同領域,並且可以快速理解相關的知識,所以他們的生活條件普遍較好。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高智商,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更快地理解所學知識,在進入工作後,也能靠出眾的智力取得成功。
  • 孩子智商越高,越容易有這三個問題,心理學家:家長早明白早引導
    3.因為高智商,有時候會和自己較勁容易焦慮,或者鑽牛角尖有句話叫能者多勞,這類人的理解力、領悟力、預見力等往往都優於常人,他們先知先覺自然就會有更多的思考和憂慮。另一種情況就是他們自負,總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優的,並且很偏執。
  • 孩子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以後孩子受歡迎
    孩子從嬰兒時期就開始接受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因此,父母對孩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相比之下,在孩子智力發育的過程中,幹擾因素就相對較多:環境因素、閱歷因素、營養因素等等。因此,智商和情商相對比,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成功這一觀點是可以「立住腳跟的」。而這一觀點更是被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所肯定。
  • 高智商孩子的表現,你家寶寶是不是高智商?對照這4點來自測
    作為父母如果想知道自家寶貝的大腦智力是否發育良好,不需要專門的檢查,我們可以結合孩子在日常中的行為表現得出結論。如果您的寶寶身上具備有這四種表現,請提前向包爸爸媽媽表示祝賀。你的孩子基本上可以稱得上是個聰明寶寶!高智商孩子會有這幾種表現,家長看過來,你家娃中了幾個?
  • 北大教授:孩子這三種特徵,是智商高的表現,別埋沒了孩子的才華
    其實當孩子有一些特定表現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展現出了自己的智商究竟有多高。父母在平時的一些觀察是非常重要的,要看到孩子們所擁有的一些特點,從而及時對其進行了解和維護。北大教授在之前的一些講話中,就明確提出孩子們的一些行為會暗示他們的智商很高,這些行為也是非常明顯的,但也很容易被大人忽略。所以在平時一定要針對以下這三種行為進行觀察。
  • 高智商的孩子,一般會有這些「奇怪行為」,家長注意辨別
    其實,很多在家長眼中一些怪異的行為,在孩子眼中確實他們探索這個世界的表現,是孩子聰明的一種體現,可以幫助他們成為更優秀的人。但是這些行為往往會被家長所誤解,或者是過早的就被家長幹預。那麼孩子的那些「奇怪行為」是聰明的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