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1月13日電 (記者 於立霄)2021年,北京市海澱區將持續擴大辦學空間,計劃增加小學學位3000個,中學學位1000個。
這是記者13日從正在召開的2021年海澱區「兩會」上獲悉的。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海澱教育系統已經完成「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出臺《海澱教育現代化2035》。在北部地區完成8個幼兒園、中小學建設,預計增加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著力解決民生重點難點。同時,完善教育集團內部治理結構,創新機制推動成員校提升辦學質量。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研究院作用,紮實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
海澱區將著力提高教育質量,研究課程建構的新模式,學科融合的新課堂,多元豐富的新評價,形成海澱特色的新經驗。深入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範區、示範校工作,促進全區高中教學質量整體提升。深入開展職普融通,打造海澱職業教育「綜合高中班」金名片。持續推進學習型城區建設工作,打造融合教育標杆示範校。加強培訓學校日常監管,減少退費糾紛。全力提升北部新建國際學校的內涵和品質,提升海澱學生國際素養。
此外,海澱區將完善校長職級制相關配套制度,完成新一輪特級校長評審。持續改進和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建立精準幫扶薄弱校幹部成長機制,開展學區內、集團內幹部教師交流工作,推進城區學校骨幹教師到北部地區學校跨學區交流工作。推進名校長工作建設,啟動名書記工作會建設。繼續推進「成長中的教育家」工程,發揮優秀教師群體的引領輻射作用。
2020年,海澱教育系統圓滿完成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擴增幼兒園學位9300個,三年來共計增加學位2.43萬個。擴班增容挖潛,增加中小學學位4760個,有效緩解居民入學壓力。
去年,海澱區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覆蓋。不斷在北部引入優質資源,為和平小學加掛「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未來實驗小學」校牌,引入十一學校、育英學校、中關村一、二、三小到北部辦學,推進部分中學開辦小學部。推動中國地質大學支持實驗三小和地大附中、中國政法大學支持中關村四小和十九中學發展。深化集團化改革,孵化培育出一批新的優質教育品牌。(完)
【編輯: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