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國產電影這幾年的發展,有好幾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都收穫了高口碑,《黑暗迷宮》就是其中一部。
《黑暗迷宮》是一部懸疑片,由溫河執導,聶遠、葛天領銜主演,杜奕衡、初俊辰、欒元暉、餘薇薇、盧卓(小燦)、程爽、陳震、戚藍尹等聯合主演。
影片故事由一次旅途展開,七個互不相識的人,冥冥之中上了同一輛車。
在車輛進入黑暗的隧道後,卻永遠開不到盡頭。
經過多種嘗試,他們依然無法逃離。莫名出現的屍體,死而復生的故人以及突如其來的兇殺接踵而至。和這沒有盡頭的隧道一樣恐怖的,是每個人在黑暗中逐漸暴露的人性……
電影中各種複雜、陰暗的人性給觀眾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間,特別原生家庭這個問題引人深思。
劇中有一些很經典的映射原生的句子,比如:
偷吃,現實中的母親背叛了父親;
你就值一包方便麵的錢,現實中父親對母親的譴責;
溺死生命的感覺,兇手殺死自己父親的方式;
說你愛我,自卑人格的體現:
現實中母親對父親的責怪:
這些都是映射兇手原生家庭經歷的臺詞。
在這部電影裡一幕,聶遠在舞臺布景一樣的地方,經歷兇手的家庭發生的種種事件,於是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兇手的原生家庭對他產生了怎麼傷害。
兇手的原生家庭並不幸福,也不健康。
酗酒施暴的父親,生活混亂的母親,二人的不和讓兇手從小缺乏關愛。
後來他迫殺死父親,母親後來也自殺了,童年的不幸和孤獨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致使他的心理逐漸扭曲,性格變得暴躁。
不同於泰戈爾的名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面對世界投來的惡意,兇手回報以仇恨,開始向這個世界進行報復。
原生家庭的破碎導致兇手人格分裂,衍生了七重人格。
這七重人格包括現實中父親母親,還有理想中的母親等,這些客體人格都是為了保護主體人格,但是,理想中的母親也沒有戰勝它黑暗的那一面。
還有他扭曲的心裡中還有女性的一面和他自閉的人格,每一個角色都是兇手原生家庭經歷的反映。
《黑暗迷宮》的空間應該是一個平行空間,時間是靜止的,當從一個隧道進入另一個隧道,所有的一切會重演,人性的選擇會多次迷失方向,如果當事人一直執迷不悟,就會陷入死循環。
於是無法掙脫原生家庭束縛的兇手便一次次陷入循環當中,不斷犯罪的他讓人痛恨的同時又令人心疼。
針對原生家庭這個話題這些年說爛了,可是每次都很觸動人心,它猶如一個深淵,陷進去了就無法自拔。
在電影裡也一樣,治療兇手的男主聶遠和兇手一樣,從小缺少關愛,雖然他幫助兇手改正了,但自己又陷入了另一個深淵······
這也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的最痛點,我們永遠無法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會變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懸疑電影在國內並不少見,卻往往套路性太強,為恐怖製造恐怖,觀眾們看了開頭就猜出了結尾,掃了興致。
反觀《黑暗迷宮》,這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給出了大大的誠意,打破了國產懸疑片的固有套路,劇情不斷反轉再反轉,觀眾休想猜到結局,直至最後電影給出觀眾的答案時都讓人大呼驚奇,保證讓你看得酣暢淋漓。
以往的國產懸疑片為了製造恐怖氣氛總是為了復仇作假,而《黑暗迷宮》不靠驚悚的音效和血腥的視效來刺激觀眾,而是通過有邏輯、有深度的故事來揭示深刻的人性內涵。
電影利用驚天奇案、神秘閉環、時空錯亂、人格分裂、意識控制等來講述故事,讓人看得後背發涼。
精彩的故事背後是深刻的人性內涵,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情節是重重反轉,觀眾們不由自主就會跟著主角陷入思考。
層層的鋪墊使得影片懸疑指數超高,故事燒腦至極,整個觀影過程高潮迭起,絕對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國產佳作。
除了影片的故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主演聶遠的演技也讓人眼前一亮
此前他憑藉《延禧攻略》的乾隆爺一角再度爆紅, 「換臉式」的表演展現了他出神入化的演技。
這次在《黑暗迷宮》中面對一人分飾兩角的演技考驗也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聶遠不僅僅要把握住了兩個角色的不同點,更領會到了兩個角色在心理層面上的相通之處,並在影片中明確地告訴了大家。
這兩年「大豬蹄子「聶遠的演技開始炸裂了啊,還是值得肯定的。
我們的童年男神雖然做錯事情,但知錯能改就行,好演員不該埋沒。
-end-
梅爾迪絲原創
轉載請註明原作者,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