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24日洛杉磯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 影片《美麗心靈》製片人布萊恩·格雷澤(左二)與約翰·福布斯·納什(右二)和他的妻子艾麗西亞。(右一)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 外媒稱,諾貝爾獎得主、數學天才約翰·納什和他的妻子在美國的一場交通事故中逝世。他與精神分裂症鬥爭的經歷被拍成了於2001年上映的影片《美麗心靈》。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5月25日報導,86歲的納什和他82歲的妻子艾麗西亞5月23日乘坐計程車時喪生。當時,計程車司機在繁忙的新澤西州收費高速公路上失去了對車子的控制,發生車禍。
納什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對博弈論和決策數學理論的貢獻。他的理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之一。
由羅素·克洛主演的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取材於納什與精神分裂症鬥爭的經歷。納什說,儘管晚年能夠停止服藥,回歸正常的活動和研究,但他25年來都受這個疾病的困擾。
納什主要研究博弈論、微分幾何學和偏微分方程。
他的理論被運用在市場經濟、計算、演化生物學、人工智慧、會計、政策和軍事理論。
他晚年為普林斯頓大學的資深研究數學家,多年受到偏狂型精神分裂症的折磨。
1950年,納什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在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也就是後來被稱為「納什均衡」的博弈理論。
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24日報導,約翰·納什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助教,後轉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他以研究博弈論聞名於世,並在1994年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C·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約翰·納什另一個為人熟知的原因是因為他是美國電影《美麗心靈》中男主角的原型。該部電影在2001年曾經獲得奧斯卡4個獎項,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
約翰·納什出生於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的布盧菲爾特。他的父親是一名電力工程師,母親則是一名教師。父母從小就培養他在數學的才能,曾讓他在高中時就去進修當地大學的數學課程。
後來他入讀卡內基技術學院數學本科,隨後又獲得普林斯頓大學獎學金攻讀數學碩士學位。後來又在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均衡理論」,並在1950年取得了博士學位。
榮獲多個學術大獎
除此之外,那時在納什在實代數幾何方面也有突破性的研究,還研究出著名的納什嵌入定理。
由於納什在數學方面的卓越成就,他也先後獲得許多重大學術獎項。1958年,美國《財富》雜誌把納什評為新一代天才數學家中最傑出的人物。1994年,納什和其他兩位博弈論學家約翰·海薩尼和萊因哈德·澤爾騰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1999年,美國數學協會授予他Leroy P Steele獎,而在不久前,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還剛剛授予他阿貝爾獎,表彰他對數學研究的貢獻。
在家庭生活方面,納什的經歷也充滿了傳奇故事。他在1957年2月與一名來自薩爾瓦多的物理系學生艾麗西亞結婚,兩人生了一個兒子,但在1963年離婚,當時納什因為思覺失調症住院治療。
1970年納什出院後仍然住在前妻艾麗西亞家裡療養,雖然兩人已經離婚,但艾麗西亞仍悉心照顧納什,最後兩人在2001年破鏡重圓而復婚。但不幸的是,兩夫婦這次在同一個車禍中身亡。
曾經在電影《美麗心靈》中扮演納什的澳大利亞演員羅素·克勞在聽到納什夫婦死訊後在推特上留言表示「震驚」,他形容納什夫婦是「奇妙的夥伴,擁有美麗的心靈」。
約翰·納什獲頒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出席頒授典禮的資料照片(2011年11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