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出來喜洋洋……

2021-01-07 氣象小秘書

今天起床小編就發現

成都的天氣又要耍花樣了

dóng大個太陽

在腦殼頂頂上掛起

但那個風啊

簡直冷得不擺了……

根據市氣象臺的預測,這三天,我市都將以陰天為主,明日開始受北方冷空氣影響,逐漸由零星小雨過渡到雨雪天氣,氣溫呈明顯下降的態勢,簡而言之,就是:「一日更比一日冷」。

來看看具體天氣情況,根據實況監測數據:

今晨7時整點溫度僅有4.7℃,預計今日白天陰天間多雲,西部有零星小雨,氣溫2至8℃。

7日前後,我市將有一次較明顯的降溫降水天氣過程,普遍有小雨,山區有雨夾雪或小雪,日平均氣溫將累計下降3℃左右,冷空氣影響時有3至5級偏北風。

周平均氣溫5℃左右,較歷史同期正常略偏低;周總降水量為2至5毫米,較歷史同期正常。

具體預報

*5日晚上到6日白天:陰天有零星小雨,氣溫2~6℃;

*6日晚上到7日白天:陰天有雨夾雪,高海拔地區有小雪,氣溫-1~3℃。

有人問,

為啥子今天太陽高懸,

但天氣還敢冷得那麼囂張???

沒錯,今天「小寒」到。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天氣雖冷,但進入小寒,春節就更近了,人們開始忙著寫春聯、剪窗花、買年畫、囤年貨。

1

北方「小寒勝大寒」

南方最冷是大寒

我國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於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2

小寒

緣何是「小」寒?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北方地區既然小寒更冷,古人為什麼要在小寒後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

原來,古人特別講「物極必反」,認為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之後迅速回暖,如果先大寒後小寒,從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後「回暖」的感覺了,所以把大寒放後面,讓大寒後回歸立春,這才符合「物極必反」之道。

還有一種說法,指冬季的小寒正好與夏季的「小暑」相對應,所以稱為「小寒」;冬季的大寒恰好與夏季的「大暑」相對應,所以才稱為「大寒」。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來源:錦江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太陽出來喜洋洋》出新版 辣子雞水煮魚成歌詞
    重慶民歌代表作《太陽出來喜洋洋》出新版本了  辣子雞水煮魚成RAP歌詞   (記者 裘晉奕 實習生 冉紅竇)「酸菜魚、老鴨湯,麻麻辣辣的,挑在扁擔上。過橋頭、新牌坊,吼一嗓,變變變,變更靚……」一直被視為重慶民歌傑出代表的《太陽出來喜洋洋》出新版本了!  前晚,記者第一時間從國內知名詞作家化方手裡拿到了新版《太陽出來喜洋洋》的歌詞。新版歌詞不僅將重慶輾轉彎曲的青石小路納入其中,更將水煮魚、辣子雞等重慶名菜編成了RAP(說唱)歌詞,令人耳目一新。
  • 石柱囉兒調《太陽出來喜洋洋》 獻唱「嬌阿依」民歌會
    華龍網7月8日20時訊(記者 歐武夷 實習生 劉溪涵)一曲《太陽出來喜洋洋》,唱出了土家人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懷。今(8)日,經典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作為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代表節目,亮相首屆渝東南生態民族旅遊文化節「嬌阿依」民歌會。
  • 舞蹈老師用身體發聲 跳出「太陽出來喜洋洋」之律
    萬雅(邊跳邊唱)演唱石柱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請點擊>>    華龍網9月27日訊(記者 李成 歐武夷)石柱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網絡歌唱大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參賽選手絡繹不絕,參賽視頻已不再只是簡單的無伴奏清唱或者跟著樂調唱
  •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美景全球秀」成都啟動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0日電(記者張浪)20日下午,「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美景全球秀」主題活動在成都正式啟動,活動將通過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多種渠道、多個平臺同時開啟互動活動打造各種新耍法,吸引全四川網友秀出家鄉美景,給家鄉旅遊建言。
  • 那個「太陽出來喜洋洋」的地方是如何脫貧的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囉兒調」的代表作《太陽出來喜洋洋》發源於該縣,為世人熟知。今年上半年,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它是如何脫貧摘帽的?  日前,記者來到該縣黃水鎮採訪。黃水鎮是重慶有名的避暑、養生勝地,也是蓴菜生產大鎮。近年來,黃水鎮大力打造康養經濟,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在蓴菜田,記者碰到正在採收的村民張明素。
  • 習聲迴響①|太陽出來喜洋洋 大山裡這家人把生活過得像首歌
    暖洋洋的陽光透過枝椏,灑在樹下閒坐的老婆婆身上,婆婆眯著眼,手裡撥弄著土核桃,嘴裡哼著土家族的傳統「囉兒調」:「太陽出來囉兒,喜洋洋歐,啷囉……」要致富,先修路,硬化公路在山間蜿蜒。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張質 李文科 攝這裡是重慶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唱歌的老婆婆,是87歲的老黨員馬培清。
  • 同樣是食物鏈關係,貓和老鼠大家喜歡,喜洋洋卻一邊倒支持灰太狼
    湯姆傑瑞那麼多人喜歡,但是喜洋洋卻許多人支持灰太狼吃掉羊 哈嘍大家好,我是不撒謊的烏索普 動漫界有兩個主角是爭鋒相對的群體。貓和老鼠,喜洋洋和灰太狼。這兩個群體可能是從開天闢地起就勢不兩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貓和狼作為捕食者,老鼠和羊則是食物鏈的底層。
  • 太陽,沒錯,是太陽!2019第一個晴天終到來
    千呼萬喚始出來。今天起,強冷空氣終於制服了暖溼氣流,用強勢威嚴,二話不說地將久久盤踞在浙江大地的暖溼氣流趕跑了,於是,陽光終於揭開厚重雲層的「面紗」,時隔40天再次照拂杭城。據杭州市氣象局消息,近期來看,本月22日以前杭州都會是晴多雨少的天氣,其中19日夜裡到20日前後有一點小雨。  當然,不只是杭州,這兩天,大部分浙江地區都將享受到這場陽光的盛宴。
  • 編劇羅沐:《藍貓淘氣三千問》是國產現象級動畫 齊名喜洋洋和熊出沒
    時提到,如果用作品數量多,播出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影響領域寬,拉動產業大,這麼幾個標準來衡量的話,改革開放以後國產動畫產業化品牌也就出了四個現象級作品:《藍貓淘氣三千問》《虹貓藍兔七俠傳》《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沒》。
  • 《太陽什麼時候出來》
    本周我們請拱宸橋小學校長王崧舟(杭州市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特級教師)出作文題:《太陽什麼時候出來》。  王老師出題講究創意、貼近生活,希望孩子們有比較大的發揮空間。他說,最近杭州持續陰雨,大家都盼著太陽早點出來。如果認識到陽光對於生命的意義,那審題就審出了自然意義,不知道同學們能不能進一步發掘出太陽在精神層面的含義?
  • 從太陽出來的「火圈」是什麼?
    隨著這些新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太陽的認識比最初要多得多。太陽耀斑、太陽黑子、太陽風和日冕環是其中的一些現象,但如果我們一直在陸地上進行研究,它們就永遠不會被觀測到。毫無疑問,在太陽大氣中觀察到的一些最有趣的現象是日冕環。什麼是日冕環?氫原子不斷地在太陽的核心發生聚變。產生了氦原子的同時不斷地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每秒3.86 x 10^26焦耳!
  • 特斯拉猜想太陽是被製造出來的,他發現了什麼
    我們從上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萬事萬物要靠太陽,沒有太陽我們地球上的生物就無法能夠生存的,太陽給了我們光和熱,如果太陽一旦毀滅,那麼人類距離滅亡的時間也快來臨了。
  • 太陽出來喜洋洋!南方今日陽光上線,但更猛的3月連陰雨就要來了
    比如說官方預報中的廣州,從明天開始一直到周末,天氣主角都是雨,而且都是中到大雨的級別,這也能看出來,和2月連陰雨相比,3月的連陰雨威力還要更猛一些。
  • 成都,多日不見的太陽出來了
    太陽,你終於出來了!爬上辦公樓的房頂平臺,舉目向四周望去,與往常不同的景色出現了。往西望去,天邊白雲朵朵,我極為找尋遠處的雪山,卻沒有找見,讓我有些失望。這時一架飛機正飛往雙流國際機場降落,看到飛機幾乎水平在遠處的房頂飛行,緩慢下降消失不見了。
  • 特斯拉曾猜想:太陽是被精心製造出來的,他發現了什麼?
    要知道我們白天基本上都是需要靠太陽來吸收的,要是沒有太陽,我們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我們很常聽到科學家研究土星、木星等等,卻很少聽到有人研究太陽,但是有一個就在研究太陽,他就是特斯拉,
  • 太陽出來了,月亮不見了
    今天白天出門時丟了樣東西,乘孩子們睡著了,我趕緊出來找。但是找遍了白天所到之處,一無所獲。還是回家吧,不要攪了這座城市的酣夢。前面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個人,低著頭也在趕路。人影越來越清晰,這不是輔主任嗎?「輔主任,大晚上的,你這是要上哪兒?」待他離我兩三米的樣子,我問道。
  • 讓他說出了太陽是精心製造出來的話!
    說起太陽,地球人沒有不知道的!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一顆恆星,這顆巨大的恆星,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只不過是最普通的一員,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五千八百開,這麼高的溫度,其實在太陽的表面,並不是火,而是等離子與電磁!
  • 「人造太陽」技術是什麼?太陽也能被製造出來嗎?
    而太陽,這個在古希臘神話中被稱為"天火"的宇宙中的神秘天體,已經默默地燃燒了50多億年,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上的萬物。如果我們能製造出"太陽",用它巨大的能量為人類服務,那是否能解決未來的能源問題呢?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人造太陽」技術,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造太陽」技術吧!你知道太陽和許多其他的恆星為什麼會不斷發光並釋放能量嗎?
  • 太陽的表面溫度如何測量出來?
    太陽的溫度非常高,其表面溫度可達5500攝氏度,人類目前所能製造出的最耐高溫材料在這種溫度下也會發生熔化。並且太陽距離地球很遙遠,我們不可能直接用工具測量出太陽的溫度。不過,通過分析太陽的光譜可以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
  • 地球離太陽有多遠?又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
    在海裡橫跨55公裡的距離;如何測量每個國家的領土面積,不可能用尺子去量吧,等等,當然對專業人士而言,這些問題就顯得簡單,那麼你思考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呢?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在其橢圓軌道上的距離接近4700萬公裡,而太陽系冰殼的奧爾特雲中的物體被認為位於15萬億公裡。 地球的軌道比奧爾特雲距離太近10萬倍,平均為149,597,870,700米。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被稱為天文單位(AU),用來測量整個太陽系的距離。 例如,木星距離太陽5.2 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