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溼噠噠粘嗒嗒的梅雨季
已經持續十多天了
這幾天一波又一波襲來的「暴雨」
更是讓人們感受到
「勞模」梅雨君的威力
那麼對於各位熱愛運動的小夥伴來說
在這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小編特意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避免劇烈運動
黃梅天運動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否則會弄巧成拙。以前就曾發生鍛鍊者刻意加大運動量以求減肥,結果導致中暑、甚至體力不支暈厥。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是黃梅天的大忌,因為劇烈運動會使心跳驟然加快,引起心臟血管突然擴張,再加上黃梅天本來心臟負擔就重,就易出現危險。
考慮到黃梅天的特殊氣候,無論是運動強度還是運動時段都應特別講究。鍛鍊的最佳時間是早上6至7點和傍晚6至7點,早上溫度適宜,傍晚則是最適宜人體運動的時段。而午後因溫度高、溼度大,不宜運動。當然,還要選擇好運動項目,以慢熱型、強度相對不大的項目來達到發汗目的為佳。
二、適當出出汗散熱
黃梅天人們常會感到體內悶熱,卻出不了汗。從醫學角度看,出汗是調節體溫、保持體溫穩定的重要機能。出汗多少,除了與氣溫和活動量有關外,與風、溼度等氣象因子關係也很密切。當溫度高、溼度小時,人體最容易出汗。反之,當風速較小、溼度較大時,即使氣溫較高,人體也會出汗不暢,在這種情況下人就比較容易中暑。
進行耐熱鍛鍊,就是要讓身體出汗,以降低內臟溫度。但出汗不宜過多,否則對健康不利,會造成人體血液流量減少,循環變慢,反而使人體的散熱量減少,導致體溫升高,這也是為什麼耐熱鍛鍊強度不宜大的原因。
三、黃梅天容易缺氧
黃梅天裡會持續出現高溼度天氣,高溼度本身並不會造成嚴重後果,但當它與低氣壓、高溫等因素結合在一起時,就會成為「健康殺手」。
在悶悶的黃梅天裡,天氣氣壓比較低,空氣相對稀薄,加上空氣中溼度上升明顯,跑步時,人體出汗後細小的水珠覆蓋在人體皮膚表面。而汗水和空氣中密集的水分「遮」住了毛孔,使得人體從空氣中獲取氧氣的能力下降,血液中氧氣容易供應不足,導致你在跑步中心臟負荷進一步加重。
不過
在梅雨季合理的運動
能增加人體的熱耐受能力
讓身體細胞能在氣溫更高的時段
把受損程度降到最低
為夏季健身打下良好基礎。
猜你喜歡
來源 | 上海體育
原標題:《在溼噠噠的黃梅天運動,你要注意這些事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