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橫槓的木板
地磅解碼器
溫州網訊 收廢品能賺多少錢?
在永嘉有一群收廢品的人,找到一個「竅門」,靠一塊木板,就把這個辛勞且利薄的老行當,變成日進鬥金的騙人伎倆,一年多的時間,累計騙走100多噸金屬廢料,多「賺」了上百萬元。
為瞞天過海,他們找合伙人、建運輸團隊,還收買內奸探聽工廠動向,收廢品收出幾分「諜戰劇」的味道。
最終,因為他們太貪心,「縮水」太狠引起懷疑,被新來的工廠主管拆穿。
永嘉的民警追查了半年,逮住7名騙子,還有一個內奸來投案。
新主管用計
騙子棄車落荒而逃
在永嘉橋下有一間潔具廠,每天都會留下不少鋅渣,這些廢料會堆放在廠裡,等著收廢品的人來收。
一年前,出價最高的安徽人吳某跟潔具廠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鋅渣都給他了。
到今年年初,潔具廠換了個主管,他看吳某來收過幾次鋅渣,根據經驗估算,這吳某每次稱出的廢品重量似乎比正常的要輕不少。
他想了個辦法,把要給吳某的鋅渣先稱一遍,再等吳某來收,結果重量的確輕了。
新主管安排門衛去關大門,吳某和手下的工人一看情況不對,連貨車都不要了,跑出工廠逃之夭夭。
潔具廠老闆老蔡知道後,仔細查帳,發現自己竟然被騙二三十萬元,馬上向警方報案。
永嘉縣公安局橋下派出所民警開始調查,他們發現,這個吳某還去過青田一家鋁廠收廢鋁,就跟對方的老闆聯繫,發現這家工廠很可能也吃過虧,而且被騙的遠比潔具廠多。
只加一條橫槓
廢品重量減少三成
這個團夥到底是怎麼騙人的?
潔具廠留下了吳某等人的一整套「家當」。
民警檢查後發現,吳某等人用的電子秤沒有問題,「竅門」在木板上。
原來,為方便裝卸廢品,電子秤上都會墊一塊木板。吳某等人在木板中間加上一條橫槓,這條橫槓會頂住電子秤的滑輪,廢品壓上去後,橫槓可以「卸力」,達到減重的效果。
民警通過實驗證實,186.6公斤重的三個人站到這塊木板上,電子秤只顯示129公斤,相差近30%。
這種騙人方法,外地經常出現,但「縮水」程度不會太高,講究「細水長流」,否則容易引起懷疑。吳某等人動手腳動得太狠,潔具廠換了個責任心強的主管,一下子就看出來了。
問題是,受騙更嚴重的鋁廠為什麼一直沒發現破綻?
少了上百噸廢鋁
股東懷疑有「內鬼」
這家鋁廠原先開在永嘉橋下,去年過完春節才搬到青田,老闆是祖籍永嘉的華僑。負責工廠日常運營的是股東之一吳女士,她向民警訴苦道,自己一直被其他股東懷疑,也想查明真相,要知道,2015年盤點的時候,他們查出少了30多噸廢鋁,2016年盤點的時候,又少了60多噸廢鋁,加上2017年年初的這幾個月,總共少了上百噸廢鋁,共計100多萬元。
她說,她也懷疑過收廢品的,鋁廠每次都有人盯著收廢品的人過稱,沒發現問題,而且對方給的價格也比較高,比如,有時其他人對廢鋁的出價是市價的7.6折,吳某等人就出到7.8折,工廠沒理由拒絕合作。
吳女士想了個辦法,她把一部分廢鋁事先過稱,等著吳某等人上門收購,沒想到吳某等人只收一些沒過過稱的廢品,然後不再上門。
「會不會有內鬼?」吳女士告訴民警自己的懷疑。
「內鬼」月薪兩萬
他承諾賣房賠償老闆
民警一邊調查「內鬼」,一邊追蹤吳某等人。結果,民警查明,吳某隻是站在檯面上的老闆,他的背後還有一個「吳老闆」和「趙老闆」,這兩個老闆是另一個「鄧老闆」帶出來的。
這群人都是安徽渦陽籍,帶著老鄉和親戚,一起在外收廢品,他們有過合夥也有散夥單幹,「事業」也越做越大,除了加橫槓的木板外,他們還有專門針對地磅的「解碼器」。
經過幾個月的追捕,除鄧某外,涉案的另外7名騙子悉數落網。
今年1月3日,鋁廠的「內鬼」阿奇(應警方要求化名)知道自己逃不過去,找到警方投案自首。他在廠裡是一名中層幹部,管的到廢鋁的事,鄧某等人每次來收廢品的時候,會給他1000元紅包,阿奇心領神會,這些人把廢鋁交易的時間安排在清晨五六點,鋁廠股東等高層都沒上班,阿奇一個人能說了算。
算算時間,這些收廢品的騙子,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年初,前後有一年半的時間,在阿奇的掩護和通風報信下,沒有一次失手。
阿奇交代自己前後收到七八萬元的紅包,自稱是鬼迷心竅,他在廠裡一年總收入有二十多萬元,平均下來月薪兩萬元左右。
為取得老闆的諒解,阿奇主動提出把外省老家的房子賣掉,賠償工廠損失。
現在,阿奇還在跟老闆協商,他說只能拿出20萬元,老闆要他至少賠50萬元。
民警介紹,賠償問題需要雙方自行協商,被捕的嫌疑人中,有三人已由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