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欠果蠅一個諾貝爾獎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新APP科技英語學習專題

2021-01-20 DeepTech深科技


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授予了三位通過果蠅研究晝夜節律的生物學家,這已經是果蠅研究第六次獲得諾貝爾獎。難怪有人認為,應該給果蠅頒發一個諾貝爾特別感恩獎。


通過果蠅研究,我們發現了遺傳學最基本的三大定律之一,發現了基因和行為的關係,發現了我們能聞到氣味的秘密,找到了胚胎發育中的蛛絲馬跡。為什麼這個米粒大小的昆蟲能讓生物學家在過去100年裡如此著迷?


在本次的直播主題中,我們將會和大家一起探討有趣的果蠅和有趣的生物學家。特別是這些生物學家是如何一步步發現了果蠅如何調控自己的晝夜節律,從而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獎。在本次直播中,我們將會帶大家複習一些跟生物前沿,特別是基因科學有關的英語名詞。


直播主題:果蠅與諾貝爾獎

直播時間:10 月 13 日(周五)20:00-20:30

直播形式:語音直播

聽眾人群:《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 年度付費用戶

 

為什麼要成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全年付費會員?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擁有118年歷史的全球著名技術商業類期刊,近日發布了中英文版APP1.0版本,其中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英文原版雜誌上的全部內容以及更多精選文章,全面整合多方數據源、產業信息、實驗室情報,通過綜合報導和分析拓展讀者的知識縱深。


除此之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雙語APP也是了解最新科技英語的好方法。我們不僅將在APP上雙語呈現《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內容,還將為年度付費的小夥伴們建立一個科技英語學習社區。你將獲得以下福利:


· 暢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所有文章;

· 每日科技英語單詞學習卡片; 

· 每半月科技英語單詞複習手冊; 

· 每周科技英語直播講堂,參與問答與互動;

· 不定期更新原版科技知識、論壇獨家視頻; 

· 不定期舉辦的線下交流活動參加資格。


如何成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年度付費會員並收聽科技英語直播?




應用商店搜索「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下載APP註冊登陸並支付年度會員,將支付頁面截圖發給DT君(微信號:deeptech03),即可進入微信群並獲得直播收聽免費邀請連結。


已是APP全年付費會員請直接聯繫DT君索要聽課連結,無需再次付款。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支付388元購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全年會員專享服務即可進入直播間。另請您將小鵝通的付費截圖發送給DT君(微信號:deeptech03),獲得APP全年閱讀權限。





諮詢請聯繫:DT君3號(deeptech03)

加好友請務必備註「姓名公司職位」,否則不予通過



1899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刊。


麻省理工學院是全球最頂尖的理工大學之一,有研發高科技武器和美國最高機密的林肯實驗室、領先世界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世界尖端的媒體實驗室,還培養了許多全球頂尖的科技工作者和執行長。近一個世紀以來的發展,麻省理工學院已經發展成全世界極為重要的高科技知識殿堂及研發基地。


當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還只是一本由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協會出版的小眾雜誌,內容與校友興趣緊密結合,偏學術基調。直到2005年,一直被稱為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雜誌」(MIT's Magazine of Innovation)。


2005年它經歷了一場歷史性的轉變。



圖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封面集錦


它不再僅僅是一本「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而是一個更聚焦於全球新興科技發展及其商業化的新媒體平臺,報導領域更加廣泛,涉及網際網路、通訊、計算機技術、能源、新材料、生物醫學和金融科技幾大領域;目標讀者也從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擴展到高級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等等。


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發布的一份關於校友創業對經濟影響的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創辦的活躍企業為30200家、提供工作崗位約460萬、年產值約1.9萬億美元。產值換算為GDP,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3年的統計數據,居世界第九大經濟體俄羅斯(2.097萬億美元)和第十大經濟體印度(1.877萬億美元)之間。


如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不再只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一本雜誌,已經成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技術商業類媒體之一,在新興科技內容領域更是獨佔鰲頭。同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也已成為以數字媒體和線下活動驅動的全球頂尖科技創新社區,在全球147個國家建立合作夥伴基地,為全球超過400萬科技領域的專業人士及商業領袖提供前瞻性的資訊和獨到深入的行業趨勢研究分析。



今天,在DT君以及美國同事的努力之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1.0正式落地。在這裡,你可以讀到:


· 已經或正在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和即將商業化的技術; 

· 那些顛覆現有格局,創造全新市場,深刻影響人類社會的技術; 

· 富有創意的商業模式和企業家; 

· 科技如何改變社會格局和人類生活。



在碎片化的時代,我們依然熱愛沉靜的嚴肅閱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原版文章整合多方面的數據源、產業信息、實驗室情報,通過綜合報導和分析拓展讀者的知識縱深。同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文章寫法增強了知識點之間的語義關聯,配合商業故事將技術發展趨勢娓娓道來,讓枯燥的技術文章具有很強的閱讀性。


每天,我們只推薦1~2篇值得你認真對待的文章,不僅為你提供最權威的科技內容來源,也期待你在這裡找到洞見的聲音,產生思想的碰撞。



除此之外,這個APP也是了解最新科技英語的好方法。我們不僅將中英文雙語呈現《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內容,還將為年度付費的小夥伴們建立一個科技英語學習微信交流群。在這裡,我們不但可以溝通、交流和成長,DT君也將不定期提供一些驚喜福利,舉辦一些與科技英語相關的活動,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


年度付費用戶可添加DT君為微信好友(微信id:deeptech02),並發送APP年度付費截圖即可進群。



同時,為了把這項服務做得更好,這也將是一個付費APP。三個月訂閱價128元,一年訂閱價388元,每天僅需約一元錢。


最後,我們來看我們的全球讀者是怎麼看待 MIT Technology Review 所提供的內容:



沒錯,你現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輕易獲取信息,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卻為你描繪了一張未來科技的圖景。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只關注未來會把我們帶向何方。

George Whitesides | 維珍銀河總裁兼執行長



我眼中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一個貼近時代、視野廣闊的內容媒體。這一點非常有吸引力,因為它能幫助你以一個積極的方式獲得這樣開闊的眼界。你能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發掘出許多重要的信息和話題。

Madeleine Glick | 英特爾首席工程師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總是能鼓舞人心,是我獲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最主要來源之一。對於技術新聞的報導,它比其他媒體都要全面和及時。

Joonki Kim | 韓國三星公司前CEO顧問



我閱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網絡版,並無數次地把我在這個網上看到的文章,甚至廣告連結發給我身邊的人和他們分享。現在各種各樣的媒體資料太多了,但這更凸顯了像《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種高質量媒體的重要性——因為它能把最重要的文章、最關鍵的技術、最核心的環節提煉出來,及時地讓我與朋友分享。

Sharon Love | 聯邦快遞前創新部總監


相關焦點

  • 雅禮中學校友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中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是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的雜誌。它於1899年作為「技術評論」雜誌而成立,隨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始商業化,開始面向大眾銷售,其針對人群包括:高級管理人員、研究人員、金融家和政策制定者,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
  • 因深度學習成就,香港大學羅平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亞太區「35...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 12 月 3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在新加坡公布了 2020 年「35 歲以下創新者」(Innovators Under 35,簡稱 TR35)亞太區榜單。
  • ...院論文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he Best of the Physics ar...
    優必選研究院再次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論文《Evolutionar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The Best of the Physics arXiv」。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MBA中國網訊】近日,第三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于EmTech China全球新興科技峰會揭曉。其中,3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先鋒者(Pioneers)」和「發明家(Inventors)」稱號。
  • NCT獲得IEEE計算機協會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權威認證
    近日,NCT 全國青少年編程能力等級測試與 IEEE 計算機協會(IEEE Computer Society)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兩家國際權威學術及媒體機構正式達成合作,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
    2019-01-22 19:47 | 起航號「浙江大學」近日,第二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 歲以下科技創新35 人」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並發布了2018年度獲獎名單。其中,5位浙大人入選,分別榮獲發明家(Inventors)、先鋒者(Pioneers)、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三位浙大人入選!
    1999年始,每一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都會選出一批35歲以下最具有創新性與影響力的科學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創業者,他們是:發明家(Inventors)創業家(Entrepreneurs)遠見者(Visionaries)人文關懷者(Humanitarians)先鋒者(Pioneers)這就是許多人知道的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想理解中文,人工智慧還得繼續努力
    不過,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網站7月25日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識別中文這件事情,不只是對於歪果仁來說有點難度,對於人工智慧也不是非常容易。人工智慧想要高效識別中文的話,還得再努把力。 麻省理工科技在評論中,列舉了來自阿里、百度等中國企業在國內目前具有較強代表性的聲音識別類人工智慧。 實際上,美國類似產品的火爆,已經引起了中國科技投資者的興趣。
  • 科技英語直播 | 僅僅四個水泥罐就能媲美馬斯克的100兆瓦時超級...
    除此之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雙語APP也是了解最新科技英語的好方法。我們不僅將在APP上雙語呈現《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內容,還將為年度付費的小夥伴們建立一個科技英語學習社區。你將獲得以下福利: · 暢讀《麻省理工科技評論》APP所有文章; · 每日科技英語單詞學習卡片; · 每半月科技英語單詞複習手冊
  • 上海交大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韓達研究員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2020年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韓達研究員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 16位北京青年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
    千龍網北京2月11日訊 據中關村管委會網站消息,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推出2017年「全球35位35歲以下科技創新青年」榜單中國區評選結果,北京共有16位傑出青年上榜,中關村傑出青年企業家佔6人。
  • 重磅發布:《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
    [摘要]《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運營方DeepTech深科技舉辦了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發布會2月21日下午,北京大雪紛飛,《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運營方DeepTech深科技舉辦了
  • 權威發布:《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當然,與其說是「預測」,不如說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站在全球科技最前沿,目睹了科技創新的百年變遷後的一種沉澱,是對科研邁向產業的可行性分析,是對技術商業化及影響力的研判。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舉辦的 EmTech China 2020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再次發布了年度 「50 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榜單,於不確定性中預判科技產業最新走向。本屆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聯合主辦。
  • 猿輔導在線教育被麻省理工「點名」,原因是什麼
    猿輔導入選50家聰明公司據悉,在11月19日舉辦的EmTech China2020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了年度「50家聰明公司」(50 Smartest Companies,TR50),很榮幸猿輔導在線教育代表行業入選。一同上榜的還有騰訊、華為、美團、特斯拉、英偉達等國內外巨頭公司。
  • 「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你信了嗎?
    麻省理工校園也正因為其在美國科技和教育界不可撼動的地位,以及其做出的卓越貢獻,麻省理工被譽為「美國最不可缺少的大學此外,截止至2019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97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五)、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八)以及26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二)。所以,綜合來看,麻省理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世界頂尖名校」;印度理工充其量也就是中國排名中上遊的985高校水平而已,只能說是「世界知名高校」而已。
  • 麻省理工的入學條件有哪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藉由美國國防科技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 ;在二戰和冷戰期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計算機、雷達以及慣性導航系統等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7-18年度,麻省理工學院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二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四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 。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事件榜,我們所定義的想像力|獨家
    原標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事件榜,我們所定義的想像力|獨家 自從DeepTech深科技4月1日正式發布以來,在大家的陪伴之下,在恍惚間已經到了年底。
  • 1998年一位老人去世,我們欠他一句感謝,物理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主任愛克斯朋說:「他在世界物理學家心中是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也說:「他本來應該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人!只是因為當時別人的錯誤把他的光榮埋沒了!」許多人認為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國民欠他一句感謝。那麼,他究竟是誰?發現了什麼?為何最終沒有獲得諾獎?
  • 麻省理工科技評:14大醫療領域突破科技
    從2001年開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公布「10大突破技術」,即TR10(Technology Review 10),並預測其大規模商業化的潛力,以及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的重大影響。這些技術代表了當前世界科技的發展前沿和未來發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來世界科技發展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將引領面向未來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