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對撞機一旦失敗,真的會誕生黑洞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2020-12-03 奇點使者

眾所周知,當兩輛高速行駛的汽車在同一直線上相向對撞的話,汽車就會破損,產生大量碎片,並且相對速度越大,產生的碎片就越多,畢竟撞擊的也越厲害。而在科學領域中,有一種機器名為「粒子對撞機」,它的工作原理和汽車對撞大同小異。

對於粒子對撞機而言,兩個粒子如果在同一軌道相向運動,然後以極大的相對速度撞上對方的話,就會產生大量的碎片,科學家們就是通過研究粒子對撞產生的碎片來探索宇宙的奧秘。類似汽車相撞,想要撞擊的碎片多,那麼提高粒子的相對速度是志在必得的,這也是目前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藉此就可以解答宇宙更多的未知秘密。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厲害的一臺粒子對撞機已經為人類的科學事業服務了十年時間了,不負眾望,這臺粒子對撞機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成功發現了50年前理論預言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是這也僅是它最引人注目的成果,除此之外,它也一直默默的擔任著科學家研究宇宙奧秘的助手,為科學家提供幫助。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需要一臺更高級的粒子對撞機是必然的結果。所以我國科學家正在努力建立一臺可以超越上述對撞機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簡稱CEPC。CEPC的工作原理是建立一個環形場,更大化的加長粒子的加速距離,這樣,粒子就可以在對撞之前獲得更大的速度,從而就可以在對撞之後產生更多的碎片。

雖然大型的粒子對撞機對我們的科學事業有著不可磨滅的幫助,但是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同樣,粒子對撞機也並不是絕對安全的。英國物理學家則表示,如果粒子對撞實驗一旦失敗了,那麼粒子就有可能因為碰撞破碎直接將空間撕裂,導致的最終後果就是引發黑洞,我們都知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逃離黑洞,包括地球。除此之外,科學家還有另一種擔憂,就是粒子的碰撞也有可能衍生出可「傳染」的「奇異物質」,這種奇異物質可能帶來的後果就是壓縮地球,使得地球成為一個高密度的但是極小的球體。

不過也有核子研究組織表示並不用擔心以上事件的產生,因為粒子對撞即使產生黑洞,這個黑洞的規模也不會很大,很容易就會解體,並不會危及到地球。並且,粒子對撞也不只是人為的,早在人工進行粒子對撞之前,自然界中已經發生過無數次的小規模粒子對撞,連霍金也曾表示過,粒子對撞基本每天都會在地球的大氣層中頻繁上演,而事實也是,並沒有發生什麼任何災難性的事件。

綜上所述,大型粒子對撞機安全評估小組早在2003年就表示過粒子對撞實驗的安全性。但是,民眾可能更想知道的是,一旦出了事,科學家們是否有應對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粒子對撞機一旦失敗,會帶來什麼可怕後果?為何我國還在研究?
    人類發明的一臺粒子對撞機,已經工作十多年了,期間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特別是成功地發現了50年前理論預言的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它在標準模型中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粒子,而且它還可以幫助科學家解析為何其它粒子會有質量。
  • 粒子對撞機可以製造出可怕的黑洞,它真的能夠威脅到地球嗎?
    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由大質量恆星在煙花到末期後坍縮而成,當一顆恆星的燃料耗盡之後,這會導致恆星的核心無法抵抗引力勢能,核心便開始向中心坍縮,假如核心的質量大於太陽的3.2倍,最終會形成可怕的黑洞,由於黑洞的引力極為強大,光在進入到它的視界後都無法逃脫,因而我們無法直接看見黑洞
  • 強子對撞機真的會引發災難嗎?眾多科學家反對,真相到底是什麼!
    在歐洲建立了大型對撞機前後,曾經就引發過一陣討論,而當我們國家提出要建造更大規模強子對撞機後,這樣討論變得更加激烈。那麼強子對撞機真的會引發災難嗎?為何會有怎麼多人反對呢,真相到底是什麼!其實反對者理由無非是大型強子對撞機會產生黑洞,這個黑洞會把它周圍的一切都吸進去,可是真實這種擔心其實是杞人憂天。
  • 什麼是粒子對撞?如果粒子對撞失敗會發生什麼?可能導致滅頂之災
    引言:為了更深入地研究基本粒子的性態,科學家們研發出了各種各樣的粒子對撞機,它們的作用就是利用兩個粒子對撞後產生的碎片來進行研究,粒子的速度越大撞擊的程度越劇烈,產生的碎片也越多。那麼很多人想知道,粒子對撞安全嗎?
  • 黑洞可以變成人類實驗室嗎?科學家:如果有黑洞誰還用粒子對撞機
    用腳後跟想也知道,粒子飛得越快,能量也就越高,因此物理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建造足夠強大的設備,能夠將微觀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互相撞擊,從而觀測這個過程中的現象和可能出現的粒子等信息。為此,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建造了大量的粒子加速器,最著名的就是歐洲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美國的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我國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等。
  •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否能夠製造出微型黑洞?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製造出黑洞嗎為了尋找現實世界中新的粒子以及微觀下的量化粒子,人們製造了可以對質子進行強加速的設備,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強磁場,將兩速高速粒子流進行對撞,在高速對撞過程中將質子進行粉碎,可能會形成新的微觀粒子,而這些微觀新粒子很難進行直接觀測,於是科學家們根據反應過程,研究得出最終的末態穩定粒子的分布圖,繼而根據這個末態穩定粒子的分布狀況
  • 粒子對撞機究竟能撞出什麼?為什麼楊振寧一再反對中國建造?
    提起粒子對撞機相信對於大家而言都會比較陌生。不過在研究學者眼裡,粒子對撞機就是神奇的存在,似乎一切存在於理論中的物質都可以在粒子對撞機中碰撞得出。不過,對中國製造粒子對撞機這件事卻遭到了著名學者楊振寧的極力反對。難道這背後還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
  • 該不該建對撞機,主要在爭論啥?它能否在額外維度撞出微型黑洞?
    今天就說下有關粒子對撞機的爭論和傳言,例如:我們該不該建對撞機?對撞機能撞出黑洞嗎?先說第一個問題:該不該建造對撞機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人類目前高能物理的極限試驗場,是粒子物理學的前言,保持著人類目前最高能量和極限速度的記錄。
  • 大型粒子對撞機之爭,你會支持誰?
    楊老最重要的科學成就時規範場論,這個理論最後發展到現在形成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而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造就是為了研究這個模型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包含了61個基本粒子,它們描述了電磁力、強力、弱力三大基本作用力(缺少引力),同時給出了物質的基本組成粒子。而希格斯粒子是標準模型中最重要的粒子,也是最後一個被發現的。
  • 歐洲對撞機發現微型黑洞,或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
    但是這個微型黑洞或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有證據顯示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模擬宇宙誕生環境時也創新創造了無數個可能性宇宙。根據平行宇宙理論,我們的宇宙之外有無數種可能性存在,對撞機則開啟了又一次大爆炸模擬,形成的微型黑洞或來自其他平行宇宙。
  • 黑洞有史瓦西半徑,基本粒子呢?
    到了1916年,史瓦西給出了廣義相對論球對稱引力場的嚴格解,由此給出了史瓦西半徑的概念。在到一緻密天體的距離小於史瓦西半徑的位置,任何物質或能量都不能逃出史瓦西半徑的界限。這樣的緻密天體就是黑洞。巧合的是,史瓦西給出的史瓦西半徑和拉普拉斯給出的「黑星」半徑極限是一樣的。有了史瓦西半徑的公式,就可以代入各星球的質量,求出星球的史瓦西半徑。
  • 微型黑洞無處不在?假如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黑洞,會威脅地球嗎?
    其實,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也是來自恆星級黑洞,目前我們認為這些恆星級黑洞會再漫長的歲月中通過合併、吸積逐漸演化成超大質量黑洞,但是這個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黑洞成長的速度太慢,可能不足以解釋宇宙中現存的一些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問題就留給科學家去解釋吧。
  • 國外學者:中國難道不知道粒子對撞機的危險嗎,想毀滅地球嗎?
    看過三體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粒子對撞機是基礎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將兩個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高速的碰撞在一起。這樣就很有可能將粒子更加細小化,也就更能研究粒子的基礎構成。如若成功,人類將在在微觀物理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 國外學者, 中國難道不知道粒子對撞機的危險嗎, 想毀滅地球嗎!
    看過三體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粒子對撞機是基礎物理研究的重要工具。他將兩個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高速的碰撞在一起。可我們中國依舊在大力的發展,於是他們表示:中國難道不知道一直對撞機的危險嗎?想毀滅地球嗎?    可是粒子對撞能有什麼危險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歐洲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或撞出黑洞毀滅地球(圖)
    歐洲和美國的反對人士分別向當地法院提出起訴,要求叫停或推遲這個項目,他們的理由是,LHC能產生危險的粒子或者微型黑洞,從而毀滅整個地球。他說:「CERN自己也曾承認,在粒子高速相撞時,可能會產生微型黑洞,但他們卻忽視了這一風險。」  另外,美國夏威夷的兩名環境學家今年3月已經向美國聯邦地方法院提出了訴訟,要求美國政府干預LHC對撞計劃,推遲其啟動時間,直至其安全性得到充分證實。此案也將在9月2日舉行聽證會。   ***人造黑洞吞噬地球?
  • 大型粒子對撞機能製造出可怕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的安全嗎
    在這個反應的過程中,恆星會散發出巨大的能量,我們地球上的光和熱就全部來自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恆星的質量雖然大,但是其儲備的核燃料也會有一天燃燒殆盡,我們的太陽就大約還能持續燃燒50億年左右。當一顆恆星的核燃料即將要耗盡的時候,其核心產生的能量就會變少,從而無法與恆星自身的引力勢能相抵抗,這時候恆星的核心就會開始向中心坍縮。
  • 大型粒子對撞機又開始運行,科學家說這依然是個艱難時刻
    日內瓦郊外、法瑞邊境的田野和購物中心地下,內,被稱為質子的亞原子微粒沿著長達 27 公裡的電磁軌道飛行,以光速互相碰撞,重新創造出宇宙剛誕生萬億分之一秒時的情況。大型粒子對撞機約 5000 名學家重回歐洲核研究機構——(CERN)工作,觀測電腦篩選撞擊產生的碎片,試圖找到新的微粒和自然的力量,他們計劃在接下來的至少 20 年裡都堅持這一工作。
  • 粒子加速器中產生的微型黑洞會吞食掉整個地球嗎?
    這也就是偉大的美國物理學家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1969年在紐約的一次學術會議中叫出「黑洞」(Black Hole)這個名字的原因。物理學家發現,大質量的恆星最終的歸宿必須是黑洞,印度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Chandrasekhar)計算出一個極限,即超過1.44倍太陽質量的白矮星最終必定會在自身的引力坍縮下形成黑洞。
  • 粒子對撞機之爭:楊振寧固執己見,一票之差沒有建成
    在實驗器材裡,粒子對撞機無疑是其中老大哥一般的存在。先來說下粒子對撞機是什麼,簡單點說它就是通過發射粒子流,控制粒子對撞,從而幫助科學家們能深層次的了解粒子推動物理學等領域的發展的一種裝置。就單純的從這些來看,它是有利的,然而我國卻沒有粒子對撞機。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科研事業蓬勃發展,多種科技工程也隨著建設,正負電子對撞機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的。
  • 超級強子對撞機真能撞出黑洞嗎?
    當然,人類現有的對撞機規模不會導致這個問題,並且在短時間之內人類不會建造更大的強子對撞機,所以這點短時間內大家不用擔心。這個可能在權威科學家馬丁裡斯寫的一本書《未來:人類的前景》中被提到,那麼裡斯的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面對多名科學家的抨擊,他提出了三個觀點來支持這個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