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帽山郊野公園
大帽山亦稱"大霧山",高達958米,是全香港最高的山峰。山麓一帶設有大帽山郊野公園,佔地約1,440公頃。在郊野公園的北面就是佔地1,520公頃的林村郊野公園。在荃錦公路,沿路都有燒烤及野餐設施。扶輪公園不但為遊客提供泊車位及大量野餐設施,更可從容瀏覽明媚的郊野景致。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還可遠眺大嶼山和鄰近島嶼的水光山色。
大帽山郊野公園的範圍包括荃錦公路以東,城門郊野公園以西及以北的山嶺,東起大埔□,南沿林村谷,包括大帽山的主要山嶺,佔地1,640公頃。大帽山郊野公園是香港一個郊遊和燒烤的熱門地點。
大帽山高達九百五十七公尺,是香港最高峰;環繞其四周的,便是佔地一千四百四十公頃的大帽山郊野公園。成立於一九七九年大帽山郊野公園,東面及南面分別接鄰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及城門郊野公園,西面為荃錦公路,及一路之隔的大欖郊野公園;北面為林村。
由於大帽山一帶是山區,昔日區內農民只能種植稻米和蔬菜作為自用,而種茶亦曾是大帽山地區一種興盛的行業,這裡曾經出產一種很有名的綠茶。在大帽山高處的山坡,向下走 的人字形梯田仍清晰可見,相傳這是在十七世紀曾經盛極一時的茶場遺址。
位於大帽山道的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通過不同種類的展品,介紹當地村落的歷史、大帽山的地質和生態,如雀烏、蜻蜓、蝴蝶、哺乳類動物和蕈菌;康樂及教育設施,和郊野公園的存護及管理等。另更設有中國極地博物館基金的"三極數據展覽室"。
大帽山也寫作大霧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樹木以松樹為主,但當中也植有作為防火界的相思樹。身處大帽山高處的山坡,你可看見人字形的梯田。昔日,這片高地上有不少茶園,而且茶葉的收成不錯。但在一世紀前,由於茶葉價格下跌,精耕細作不再有利可圖。
遠足研習徑起點在大帽山停車場旁邊,另有路程較短和易行的家樂徑可供選擇。遊客又可乘車直至半山的閘門,在那兒俯瞰荃灣、九龍、林村山谷和廣東山群的優美景色。大帽山是完全由火山巖所形成。大帽山郊野公園有兩座大山,雞公嶺及大刀,皆為平原上突起之火山巖山脊,只在河谷仍留存帶狀或零散的林地。
植林區位於東南面,基於氣候影響,林區能伸展至550公尺高度,以灌木叢及草叢為主。有些混合雀鳥,罕有的蛇類及其它昆蟲類在這裡生育。遠足研習徑∶設在大帽山山麓,這是攀山者訓練的小徑。大帽山家樂徑∶此徑位於大帽山扶輪公園,需時約1小時至半日才可走完全程,於郊野公園內可以吸到新鮮空氣及看到美麗的花草。
大帽山居高臨下,漫遊其中,自然可以觀賞到優美的景致。大帽山家樂徑路面大部分由碎石鋪成,寬闊平坦;適合一家尺寸老少漫步遊覽。從家樂徑起點經郊野公園諮詢站前行,走入樹木林徑,途中可以看見臺灣相思、楓樹、松樹等香鍮郊區常見的樹木。這裡一帶景色怡人,天氣好時,可遠眺荃灣、青衣及港島區。遇薄霧時,景色若隱若現;如置身仙境。鄰近設有停車場、廁所、小食亭、燒烤場地等。
至於川龍家樂徑,途經蒼翠的紅膠木林及竹林,在山丘頂上可俯瞰荃灣、青衣、鍮島區及鄰近一帶的風景;更可遠眺大欖及大帽山郊野公園植林區的景色。而龍門郊遊徑由川龍起點至城門,取其兩個最後名字命名為"龍門"郊遊徑。沿山徑步行,可遠眺荃灣、青衣、港島區等景色,獅子山及筆架山的外貌亦盡入眼帘;近尾段又可欣賞城門植林區綠意盎然的風貌。
此郊野公園是登山愛好者的樂園,園內小徑縱橫,有麥理浩徑、大埔郊遊徑、城門郊野公園林地小徑、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三色林徑等,還有草山北坡與松仔園、鉛礦坳、扶輪公園等郊遊點以及專供郊遊者燒烤的場所。
粥粉麵店
通常是小規模或家庭式經營,是十分平民化的食店。中國人吃粥(稀飯)的歷史源遠流長,可能比吃米飯還早。廣東人吃粥尤其講究,粥要煮得細滑如綿,並加入各種肉類和蔬菜,成為不同的粥類款式,如及第粥、艇仔粥等。面也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而廣東麵食中最著名的,當然首推雲吞麵。雲吞與中國北方的餃子相似,做法是以麵粉皮裹著鮮蝦和豬肉碎等餡料,材料必須新鮮。
肉丸
除了雲吞,麵店另一必備食品是肉丸,如魚肉丸、牛肉丸、豬肉丸、墨魚丸等。肉丸除了味道要好,還講究"爽口彈牙"(咬感有彈性、肉不粘牙)。雲吞和肉丸均可以單獨吃,或跟面、河粉、米粉等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