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一句流傳很廣的話:「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這句話流傳很久了,大概在90年代就出現了,那個時代個人通訊工具主要是bp機,後來即便出現的大哥大手機也沒有瀏覽網際網路的功能。而今我們非常普及的智慧型手機,發達的網際網路讓我們的學習速度和廣度得到了大大提升。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未來職業的要求和未來應對競爭的需求,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時代已經來臨。在這個信息爆炸式傳播、資訊泛濫的信息化時代對我們的學習成長好還是不好呢?好的地方就是學習資訊發達而又方便,古代形容一戶人家藏書非常多的成語叫:「汗牛充棟」,在信息化的今天「汗牛充棟」所比喻的信息不過是今天網際網路海量信息的一朵浪花吧,現在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網際網路。在這種信息爆炸式增長、資訊泛濫的時代我們怎麼學習?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學習無限的知識!如何學有所獲、學有所用、學有所成?就像天下的武功有各門各派,多種多樣的武功又各有千秋,怎麼學呢?
你要抓住一條武功成長的脈絡!學習成長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我們幾個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時,大家都很認同成長脈絡這個概念,也都期待怎麼擁有成長的脈絡?有人問我:「溫桀老師,您認為這個成長脈絡應該是什麼樣的呀?」我說:「我們的成長學習應該遵守一個原理原則」——「五度空間」我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其實這五度空間的說法來源於儒家經典《大學》中的這五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實,這五句話告訴我們了有效學習成長的五個維度,或叫「五度空間」。
一、知止而後有定(一度空間)
這句話說的是我們要學習、要成長、要具有更好的自身價值,就會去學習很多東西,甚至是要綜合性的成長,但是我們不能沒有目標,沒有聚焦的泛泛的學。在發達的資訊時代,新鮮的學問和資訊層出不窮,你要抓住學習成長的主根,要一門深入的學習,所以要學會「止」。「止」就是屏蔽一些與你成長目標不相干的資訊和知識,不是它們不好,而是對你當下成長的目標幫助不大就敢於屏蔽掉,比如很多媒體上的一些娛樂性的段子、小視頻,比如一些稀奇古怪的新聞或小視頻,自己評估下對於你成長的目標幫助大嗎?如果覺得幫助不大就果斷地屏蔽掉這些會「偷」走你時間的東西。敢於「止」才會產生定力,正是這種定力才會讓你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更卓越的成長。凡是那些沒有定力的人,每天啥都看看,啥都學點,啥都收藏些的人在成長上都是一知半解的,甚至都是不知所以然的。雖然網際網路很發達,各種新鮮的資訊層出不窮,但你要敢於屏蔽一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有了這種定力你才有可能專注的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二、定而後能靜(二度空間)
有了「定力」之後我們就會具有一個相對比較平靜、安靜、寧靜的時間和空間,在這樣的空間和時間當中我們不會被打擾和幹擾。在這種靜的空間和時間中我們就會進入一個相對來說「平靜狀態」,這裡說的狀態就很重要了,做什麼事就要有什麼狀態。你看參加拳擊比賽的拳手沒?在賽前就要不斷的通過熱身的方式和聽音樂的方式或自我喊口號激勵的方式來讓拳手達到體能、激情的巔峰狀態。再看那些歌唱家,在登臺前會不斷的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和氣息狀態,而我們的學習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的「平靜狀態」,這種狀態可以幫我們擁有一心不亂,專心致志的「安住」狀態,就是下面要說的:靜而後能安。
三、靜而後能安(三度空間)
這句話說的是當我們進入了「平靜狀態」了,精神就不容易分神,我們的心和情緒就進入更安穩狀態了。所以現在我們瀏覽式的學習、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怎麼會讓心靜下來,讓心不亂呢?那很多人說:「溫桀老師,我們平時在地鐵上,在車裡利用空檔時間看些東西來學習這不算靜和安哦?這種學習是不是沒有意義呢?」對於這樣的學習肯定不能說沒有意義,可是我們自己想想這種碎片化的學習我們記住了多少?產生的收穫有多少?如果你收穫很多,恭喜你!說明你的學習力和定力上都很不錯的!如果覺得自己收穫確實不是很大,甚至很多看過的東西早就忘記了,說明這種碎片化的學習收穫甚微。那怎麼辦?按照「靜而後能安」的學習原則,等你不忙了後找一個可以空閒的時間和安靜的環境把今天或最近幾天學習的東西在這種安靜的狀態下再復盤一次,並進行整理和歸檔。這樣學習的東西怎能不安住下來?
四、安而後能慮(四度空間)
接著從靜而後能安講下來就到了安而後能慮。「慮」就是一種「思索」一種「悟」的思維活動,我們看到電影、電視劇裡很多古代謀士在做謀略思考時都是在安靜的狀態下進行思索的。所以前面講的「靜」與「安」是思索的前提,而「思索」、「思慮」是產生收穫的重要方式,《論語》中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是說學習知識與學習後的「思考」、「思索」是要相結合的,我們很多知識的收穫很多大道理的收穫是要通過這種「悟」的過程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收穫,學習不是目的,有了明確的收穫才是學習的意義所在。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學習知識不是問題,學習的渠道也是各種各樣,有圖書、電子書、音頻課程、視頻課程、直播課程,有各種自媒體……,只要你想學習,清華、北大、交大等各大學府的老師、大師、名師課程網際網路上多的是,而且收費低的就是白菜價,什麼5.9元、9.9元、19元……,真是「好而不貴」。可是,學習最重要的是你收穫了嗎?老師的知識實惠的給了我們,也讓我們方便地獲取了(有的學問在古代你不做幾年徒弟根本都不教你,甚至有的老師的學問是傳子不傳女,傳內部川外的)但是老師不能代替你「思考」不能代替你「悟」哦。所以,自己的成長得自己」悟「哦!
五、慮而後能得(五度空間)
如果我們在安靜的狀態下,專注地進行學習和「思索」、「悟道」那經過一定的時間,就一定會有所得,就一定有所悟。收穫什麼呢?你有什麼發願、有什麼發心就會有什麼收穫!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可能「種瓜得豆哦!」大收穫還是小收穫,還是一無所獲都是自己得發心、發願所致!都是自己精進所致!
成長建議:每個人或有出身不同,或有分工不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完人,我們在人世間最主要的不是收穫更多的財富,不是收穫最高的權力,就算全世界都是你的這也不是我們人生的真實意義哦,而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通過這次難得的生命旅程,通過這少則幾十年多則百八十年的旅程讓自己成為更「有意義的人」。那取得「有意義的人」甚至是「圓滿的人」就得認真的、精進的、正確的成長!所以說:「成長是我們一輩子最有意義的事情」,希望我們的分享對大家的成長有所幫助!
我是一名個人成長諮詢顧問,幫助更多人高效成長是我的使命!
謝謝您關注成長顧問溫桀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