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收藏:他總分412分成功上岸985名校,分享四大科目複習方法!

2020-12-03 科教頭條

本科院校:華中科技大學

報考院校:物理學院

報考專業:光學

初試科目:政治、英語一、數學[自主命題]、量子力學

初試成績:政治81分、英語76分、數學136分、量子力學119分

總分:412分

寫在前面

小招也是一個普通的2020考研上岸人,自己本就是跌跌撞撞走過了備考之路,不敢妄談「經驗」二字,在此主要是說一下備考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經驗方法因人而異,感受卻是相通的!希望這些文字能讓你在接下來的旅程中不再感到那麼孤獨與不安……

(以下內容僅為個人經驗所得,僅供參考)

科目備考

數學

備考關鍵詞:迎難而上,因「己」制宜

華中大物理學院碩士招生初試的數學是本院自主命題的,個人認為難度與數一相當,因此小招數學備考用的就是李永樂數一的複習資料(除去概率論部分)。小招的數學水平一直是「慘不忍睹」,也是每天複習得很慌、進度推進很慢,耗盡了力氣勉強拿到了136 _(:з」∠)_ emmmmmm……雖然慌得不行,但好像分數也還夠用哈哈哈哈哈。

小招走過了備考之路,有一些體會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數學基礎概念要熟悉、基本方法要掌握。

即使到了衝刺期,忘記了某些內容也很正常,翻書去看就好了,不必有心理負擔。小招到了12月份時對線性代數的一些基本解題方法還沒有掌握,雖然有點擔心,但是「堅持到最後」是主旋律,最終還是坐下來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在基本概念、題型上花時間是值得的,這波絕對不虧!

有錯題本的話每周都要抽出時間來看!最好不要積累到後面一次看一整本,最後很可能變成考場上的「真」錯題。

「我複習時很多例題都不會做,需要看解析,這樣是不是不行啊?」——不必為這樣的想法焦慮哦。

沒什麼不行的!小招就是這樣過來的,第一遍複習的時候例題基本都得看解析,每前進一步都在懷疑自己的智商_(:з」∠)_。沒有人規定一定要怎樣複習才能夠上岸,最關鍵的是學過後是否懂了。

「我制訂了詳盡的計劃卻總是無法按時完成,怎麼辦?」

按照計劃向前推進當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每次制訂的計劃都不能實現,那麼最需要審視的不是自己夠不夠努力,而是計劃合不合理?!計劃是我們分步實現目標的一個工具,而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計劃是可以調整的,而不必被它捆住手腳、讓它來一次次打擊我們的信心。

其實備考期間小招制訂的計劃幾乎沒有一個是按時完成的,開始的時候確實也為此非常沮喪、覺得自己太菜。後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小招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複習速度,不再制訂那些好高騖遠的計劃,雖然有點慢,但是這才是適合我的計劃呀!

即使如此,還是會碰到「盡力去做了,但到了DDL還是沒有完成」的情況,這時候小招就會立即調整計劃(比如DDL後延hhhhh)。總之,計劃不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它是為備考服務的,而不是用來搞崩自己心態的。

英語

備考關鍵詞:單詞—突破重點,閱讀—不放棄,作文—「先下手為強」

單詞

有時間、有精力,還是記5500詞好!時間有限,可以先記約2000個高頻核心詞,記住了這些核心詞彙,做閱讀理解就要舒服多了()

閱讀

做第一遍真題太難受了!!單詞不知道什麼意思,知道了單詞也不懂在句子中是哪個意思,懂了句中單詞的意思又看不出那麼長的句子是幾個意思……但是!小招要說但是!

每天堅持做下去、堅持背單詞,在做了七、八套真題後小招開始感覺到「有效果了」,有了一定語感,錯誤率開始降低,讀起來也舒服很多。

所以,無論現在英語複習狀態如何,一定不要放棄它呀,驚喜的感覺會來的——「終於等到你,還好沒放棄」~

當小招度過最初那段做真題的時光後,感覺到英語閱讀由保底階段進入了提高階段。這時候由於單詞不認識而導致的錯誤是可以通過反覆熟悉單詞來解決的,重點是修正那種理解偏差造成的失誤。理解偏差即「文章、問題、選項都能看懂,選的時候也會在兩個選項間糾結,最後選擇的還是和參考答案不一致」,這種錯誤往往很隱蔽,不容易糾正。

小招做了一定數量的真題後,專門標記了「理解偏差錯誤」,找一個時間集中對比了這些題的選項,逐步將看問題的思維方式向參考答案的思路上靠攏,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理解偏差錯誤減少了。

作文

小招作為英語渣渣,英文寫作難談「文採」,對作文也是抱著「得到一個平均分,不拉分就好」的心態去準備的,可以說類似於「英文八股」。

相比於準備不同的話題,小招覺得做好自己的寫作框架更加重要!小招先讀了幾篇範文,從中選出自己可以駕馭的風格和表達(有些結構很好,句型很高級,用詞千變萬化,然鵝小招實力不允許啊(_))。

接下來,對照某一篇作文構建自己的框架,這個框架非常詳細,因為考慮到考場緊張的氣氛可能會讓小招什麼都想不起來@_@ 。小招的框架具體包括:全文一共幾段(兩段或三段),每段幾句話,每句話大約寫多少詞,加起來要滿足作文詞數要求;不同位置的句子寫什麼內容,比如開啟話題句、舉例論證句、結尾總結句等;寫作時間分配,包括構思時間、寫作時間、檢查時間。如此詳細、固定的框架讓小招在考場上沒有那麼慌亂,即使突然大腦空白也能保證至少拿到一半分。

有了框架,之後就可以儲備一些好的句型和短語,小招還是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選取自己能夠記得住、用得了的稍微高級一點的表達,有些表達雖然「花裡胡哨」非常吸引人,但是小招我記不住,沒學會(○ε○)。

最後,限定時間真正從空白開始寫幾篇作文是很重要的。小招對於坐下來在20分鐘內從零開始寫一篇考研英語作文是十分抗拒的_(:з」∠)_,但是啊,即使萬般不情願還是要坐下來寫幾次的,早寫早安心哦!

政治

備考關鍵詞:理解,清晰,條理

考研政治,背東西當然特別重要,不過也要儘量做到理解性記憶。在複習的時候思考馬克思主義、思考重大歷史時刻的走向,不僅有助於記憶,還可以幫助自己認識當前的生活、心態與複習策略。

對應政治知識點可以畫思維導圖、時間軸,保證條理清晰。每一天的背誦、每一次的梳理,心裡都要清楚自己學到了什麼、對應於考研政治整體結構的哪一部分,不要進行不明不白的「蠻力」背誦哦。

「要記的好多!背完又忘了!複習不完了!」——小招備考期間的心態常常如此。塵埃未落定,焦慮或難免,不過請儘量保證在專注複習的時間裡別讓焦慮佔據腦海、耗費精力,能量要留給學習用~

專業課

備考關鍵詞:基礎,熟練

小招報考華中大物理學院時,碩士招生初試的專業課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的內容是比較多的(畢竟也是四大力學之一ω)。開始複習前,花一點時間對照官方發布的《考試大綱》來確定考試範圍,清楚地知道需要掌握什麼!有的放矢對於降低備考難度還是很有幫助的呢。個人建議備考時了解最新的考試大綱後,來確定考試範圍。

量子力學的考試內容特別能夠體現對於基礎概念的理解!因此,不要在通讀教材、理解概念上吝惜時間,急急忙忙去不求甚解地做題,最終有可能在基礎題上摔跟頭。這裡小招推薦一本朱棟培的《量子力學基礎》 ,對基礎概念講得比較詳細清楚,可以作為輔助參考。

另外就是熟練,對於基本的題型,如:微擾論、諧振子、一維勢阱等要思路清晰,解答熟練。不在基本題、簡單題上耗費過多時間,將時間留給某幾個稍有困難的題目。

不過量子力學的考試題目絕大多數都很基礎,偶爾有稍微難一丟丟的題,如果對基本概念、基本題型了如指掌,那麼這些絕對不是問題!小招就是在考場緊張環境中簡單題也做得不順暢,感覺到不夠熟練,因而專業課成績不高。

11月底開始專業課的複習,是不是有點晚?——NO!小招是12月份開始複習量子力學的(倒不是因為胸有成竹,而是前面沒有時間(_)),所以不用慌啦~量子力學複習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看過一遍之後要對概念很清楚。

可以嘗試合上書,拿出一張紙,把量子力學的體系結構、基本概念寫下來——感覺自己很清楚不可靠,能順暢地寫下來才是真的清楚。發現到哪裡卡住寫不出來的,可以之後再翻書。這樣做一次,考場上你會感謝自己的!對於基本的題目,同樣地,要自己在白紙上從零開始完整地答完,不要寫一點對照一下例題步驟哦()。

做完了這些工作,考場上你就會發現量子力學有多簡單()

想說的話

關於規劃

一些突發事件難免會打亂規劃,有些是佔用了時間,有些是影響了心態。不過,既然來了就選擇面對吧 ( 'ω' ),儘量快地處理完然後繼續執行原來的規劃。處理完就忘記它,減少突發事件對心態的持續影響,記得自己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鴨~

關於健康

堅持有規律的休息,平時感覺不到它的作用,但是一旦缺少,身體上就會反映出來。如果不小心生病了,也不必太過擔心,積極接受治療即可。但是不能讓疾病擋住前進的腳步——對於病情帶來的客觀限制我們當然無能為力,但心理上注意避免以生病為藉口而懈怠下來哦。

關於想法

在最後的衝刺中,你是否會因「要是早點看過這個內容就好了」的想法而懊惱?這看似是規劃上的失誤,但如果自己一直在持續努力完成一個個任務,那時間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難以照顧到所有的內容也很正常。所以,你做得很好了!不需要苛責自己啦~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文案 | 馮德龍封面圖 | 物理學院圖片 | 網絡編輯 | 張惠潔審核 | 裴鑑 陳寧睿 方晨 鍾玉潔

相關焦點

  • 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這些步驟不可省略
    那麼,從普通二本逆襲到985讀研,要如何才能成功上岸呢?要是不去雙非學校讀研,怎樣才能一戰成功呢?不去雙非院校讀研,考研只選985名校,這份成功上岸的秘籍請收下!考研想一次成功實屬不易,特別是報考985名校的考生。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我原以為過了初試,複試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麼沒想到考研居然敗給了一眾跨考考生。@Tracy:我來自某末流 985 大學,沒成功保研本校,選擇考研。雖然成功上岸了,但我發現我的考研成績不如許多外校普通一本考研生。不止我一個人這樣,我身邊很多考研的同學也有這個問題。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很多考生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每年考取985名校的研究生有不少,很多同學甚至來自於二本院校或三本大學。能夠從雙非院校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樣的考生實力之強自不必說。只要能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不僅僅是考生自己開心,就連他的母校也為之沾光。更有甚者,學校的學弟學妹還把他當成榜樣,再次衝擊985名校的研究生。
  • 為何死磕985名校的二戰考生換了考研目標?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
    為何很多二戰考研的同學換了目標院校?換了豈不是更沒希望?很多考生在首次考研的時候,由於準備不足,複習不到位,或是沒有了解考研流程,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從而使一戰考研失敗。不少人覺得再考一次,和應屆生一起競爭985名校本就不多的名額,特別被動。
  • 2021年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機械專碩考研成功上岸前輩備考攻略
    (2)由於西北工業大學處於西安,且屬於985高校的中下遊,所以整體的競爭壓力不是很大,機械專業的報錄比並不是很高,複試中不會有院校歧視(針對普通一本、二本的同學),機電學院學碩和專碩招生人數比較多(2019年招生100多名、2020年招生300多名,其中專碩佔一半),所以上岸成功率較大。
  • 高考和考研,二者相比較,哪個考985、211名校更難?
    我想每一個高考的人,應該都希望自己可以上985、211好學校吧,但是有時是沒有複習好,有時候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最終與自己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想,我是要補習一年再戰高考,還是上了大學考研進名校呢?二者哪個更難?今天就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考研英語應該怎麼複習?這些參考資料一定要看!
    6月份已經過去一半,距離研究生考試也就180天左右了,很多準備考研的同學們早已經全力備戰,英語作為考研必考科目(想報考的學校支持用其他語言考試的除外),千萬不能被它拖後腿呀,尤其是報考名校的考生,英語分數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 考研英語、數學、政治科目歷年平均分數解析,你達標了嗎?
    時光飛逝,目前已經到了十月底,2020年考研,已經剩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了,不知大家複習的情況如何,為了方便大家檢驗自己的複習情況,小編整理了考研公共科目(數學和英語,政治)歷年平均分數,因為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目標不一致,因而無法進行總體定論,僅供大家參考。
  • 2021年鄭州大學教育學原理專業考研成功經驗分享
    本人本科教育學專業,考研考的是教育學原理專業,專業課考試科目為311,上岸某雙一流院校。考研備戰到成功上岸經歷了一年多的漫漫「長徵路」,期間的辛酸和努力可想而知。考研不易,一旦踏上這一條路,就得抱著「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決心,一站到底,「一研為定、定為研一」。
  • 西南交大視覺傳達考研狀元考研經驗分享,考研 人必看的複習攻略
    當我們已經打算考研了接下來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學校的選擇,在我考研之前也攻讀了許多學姐學長寫下的考研分享,結合自己的經驗我總結為以下幾點:1.你最想呆在哪座城市2.根據專業層次選擇學校,或學校層次(985/211/雙非)3.根據學校的歷年分數、報錄比,結合自身能力預判可能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高考考不上名校,為啥讀研時能進985,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隨著教育的不斷重視,參加高考的人數正在逐漸的增長,而且每年報考985院校的學生都不是很少,但是考上的學生基本很少,一般高考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是比較多,但是一般考進普通大學的學生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基本上都會選擇考研,但是為啥在考研的道路上學生大多數都能進入985名校大學,難道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 2021年南開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一、考研複習前的準備 首先明確自己考研的目的,切忌因為周圍人都考所以自己就跟著考或者實在不知道做什麼才選擇了考研,換揣著這樣的目的是很難考研成功的
  • 二戰跨專業上岸北大軟微學長分享:掌握正確方法,考上名校不是夢
    5月22日晚,今年高分上岸北大軟微的學長在過過掌平臺分享了自己的備考經驗,讓人受益匪淺。這位學長本科是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三跨考上北大軟微的金融科技方向。北大軟微的專業課是經濟學綜合,指定的教材是尼科爾森的《微觀經濟學》和曼昆的《宏觀經濟學》,專業課難度比較大。學長從擇校、學習方法推薦、各科複習方法的角度進行講解。
  • 那些成功上岸的考研er,寒假都是怎麼過的?
    2020年,被稱為「史上考研的最難年份」。今年報名有341萬人,與去年相比,2020年考生人數再增51萬人,我們清晰地看到,考研人數屢創新高,考研er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增加。 這都在說明一點:考研,越來越難。這樣的增長趨勢,到2021年你憑什麼上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20年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考研經驗分享
    一、寫在前面本人報考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以下簡稱「三礦」)專業,初試總成績398分,其中綜合地質學138分、高等數學132分,初試排名第二、總分排名第二。本人將從以下幾方面為大家分享地大(北京)的三礦考研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 南開大學材料學2020年考研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我當時選擇南開大學,因為其是一所不錯的「985」院校,而且在我的目標專業領域也很強,其次就是天津這個城市生態環境很宜人,閒暇時可以通過「周邊遊」來放鬆自己。 考研專業的選擇是比較重要的,這意味著你將來可能要從事的行業。如果你對當前專業很感興趣,而且專業前景也不錯,考本專業還是非常合適的。
  • 考研「最容易」上岸的4所985大學,考上身價倍增,蘭大上榜!
    很多大學畢業生面對就業壓力,選擇考研,以此來提升自身學歷和就業競爭力。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達到340萬人,大約有250萬左右的學子考研落榜,可見考研並不容易,特別是一些985名牌大學,考研難度更大。今天就來說一下,考研相對容易的4所985大學。
  • 2021考研:2020西南大學環境工程考研成功上岸經驗分享
    考慮到自身本科雙非大學,報考985院校的壓力很大,因此我把選擇鎖定在211院校,西南大學在西南地區有環境工程專業的211學校中排名靠前,且該校的學術氛圍和師資力量都不錯,所以從四月份選擇這個學校後我積極收集該校環境工程專業的考研相關信息和資料,從考研文庫找了些資料,然後進入備考狀態。
  • 2021年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專業考研必看成功上岸前輩複習經驗分享
    2.專業課參考書 專業課總共考兩科目,分別是730社會研究方法和875社會學原理。 730社會研究方法需要看的書:(1)風笑天的社會研究方法(2)李沛良的社會研究的統計應用。可以在考研文庫上找點資料結合看。
  • 同是考研,為何有人300分能進名校,有人400分也進不去複試呢?
    同是考研,為何有人300分能進名校,有人400分也進不去複試呢?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大家好奇,小編在了解考研之前,也是同樣很想不通,考研的總分究竟是多少?為什麼有的人不到300分就是高分了,而有的學生考到400分還是表現平平,其實這都是我們對考研的不了解導致的,今天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主要是這3個原因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