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在前面
本人報考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以下簡稱「三礦」)專業,初試總成績398分,其中綜合地質學138分、高等數學132分,初試排名第二、總分排名第二。本人將從以下幾方面為大家分享地大(北京)的三礦考研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二、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
從專業性來講,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211高校,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等都是A+等級,綜合實力很強;
從地域方面來講,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位於「宇宙中心」——五道口,周邊名校林立,學術氛圍極強;
從考研科目來講,地大北京的專業課為809綜合地質學和610高等數學(往年可高等數學與地球科學概論二選一)對於我本人來講,難度和學習量都在可控範圍內,只要肯下功夫。
三、關於考研難度
僅以2020年考研為例說明情況,據粗略統計,今年報考三礦專業的約200人,最後學碩錄取70人,今年考研報錄比約0.35(數據如有誤請指正);總體來說,考研難度與專業內985院校相比較小,但由於地域等因素,與同專業211院校相比學碩上岸難度相對較大。
四、關於初試複習經驗
1.英語
書籍準備
紅寶書、十天搞定考研詞彙、語法書(語法過關的同學可忽略)、長難句、張劍黃皮書或考研真相、王江濤考研英語寫作書
推薦視頻(搭配食用更佳)
寫作課、真題課
經驗總結
1)英語單詞儘量用英語背英語,一個語義儘量積累多個英語單詞,而不是看到「重要的」就只能想到important、significan,還應該注意一詞多義,不能一個蘿蔔一個坑,要多使用發散思維,這是我的教訓之一,希望大家可以在複習考研階段就鍛鍊這方面的能力;
2)英語真題一定要做三遍及以上,但不要只顧做題頻率忽略質量,後期出現記住答案的現象;每篇文章都應該把生詞、長難句都吃透,不能囫圇吞棗只記大概意思,後期哪怕記住了答案,也一定要重點分析句子以及總結答題技巧;
3)寫作佔比不小,切記不要死背模板,一定要根據書本+視頻總結自己的模板,並試著做幾年的寫作題去修改完善自己的模板,做到獨一無二+萬能(此處的萬能是相對於自己來說的)。
2.思想政治理論
書籍準備
肖秀榮知識點精講精練、1000題、衝刺背誦手冊、肖八、肖四(需注意除精講精練可不買外其餘必買,但衝刺背誦手冊可根據自己喜好替換其他老師的書)
推薦視頻(搭配食用更佳)
徐濤老師的強化班、衝刺班
經驗總結
1)政治複習不用太早,8月份開始足矣,不要死盯磚頭厚的精講精練,這樣既記不住考試要點,看到後面又容易混淆,複習心情很受影響;
2)推薦的視頻真的一定要認真看,視頻形式(畫面+文字)比書本形式(文字)更多元化,更容易記憶;
3)時政部分無需買專門的書籍,衝刺階段各位老師一定會總結成題目讓大家背記,不用擔心;
4)肖四肖八的選擇題一定要認真做、認真改,後期容易出現只關注正確率而忽視知識盲區的現象,因此不可做完就扔,肖四大題死都要記熟,至少核心的答題要點要背下來,這決定了考試過程中你能不能寫夠字數,還能決定你能不能拿到平均分(大題,尤其是北京地區分數都不會非常高,個例除外,因此每道題拿到6分很正常)。
3.綜合地質學
書籍準備
綜合地質學(大綱要求版本)、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後兩本只為查缺補漏)
推薦視頻(搭配食用更加)
王根厚教授的綜合地質學課程視頻、西北大學羅金海教授的構造地質學課程視頻
必備資料
往年綜合地質學真題(2020年以前是複試科目)、地大(北京)本科生習題作業、期中期末考試試卷、構造地質學作圖題14例
複習過程
7月中旬—8月末 看課本(認認真真看一字都不放過)+構建知識體系
9月初—10月中旬 Round 1(建議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古生物、構造分part來記)
10月中旬—11月中旬 Round 2
11月中旬—11月末 Round 3(可見一輪比一輪速度快)
12月初—考前 分題型查缺補漏+讀圖題練習與鞏固(只要書本背熟了,形成了知識體系,不管什麼題型都可以答出來,甚至用發散思維可以把題目相關知識回答得詳盡條理,這正是打高分的秘訣!)
經驗總結
1)綜合地質學這一科目反而是最沒有捷徑可走的,背書五遍,法力無邊!一個原則:課本為重!
2)構造地質學較為抽象,可搭配視頻加以理解,作圖題14例一定一定要做熟搞懂,不要問我為什麼,救你20分不為過!
3)上述資料是我自用的,但不要本末倒置,看過多的資料,導致沒有形成知識體系,考場上一遇到非資料題絕對會慌,分數絕對會低!還是那句話,背書五遍,法力無邊!重在理解,形成體系!
考試題型
1)考試題型:(2020年)簡答題七選五,每題15分,共75分;論述題四選二,每題25分,共50分;讀圖題1題,25分;共計150分。(每年各題型中數量和分值會稍有改動,可能會增加名詞解釋提醒,其餘題型變動不大)
2)考試重點排序:巖石學三大巖類的分類、結構構造與描述(難度值)、讀圖題(難度值)巖石學三大巖類的轉化(難度值)、變質作用(難度值)、不整合的確定方法(難度值)、褶皺的野外識別與研究方法(難度值)、斷層的野外識別(難度值)、斷層兩盤相對運動方向的確定(難度值)、面線理的分類與描述(難度)、區域斷裂構造(難度值)
4.高等數學
書籍準備
同濟大學版本高等數學上下冊、地大版本高等數學、市面上考研複習書基礎版(知識點提煉+基礎題技巧)
推薦視頻(搭配食用更加)
湯家鳳老師的基礎班、武鍾祥老師的高數重難點17講、B站證明題100例
必備資料
2003年至今的真題+答案
複習過程
5月初—7月中旬 打基礎(這一階段可提前,也可推遲,但不宜超過8月中旬)
7月中旬—9月中旬 做歷年真題(因專業實習時間有所延長)
9月中旬—10月末 同濟大學版本高等數學課本所有習題 (建議放在做真題階段前,事半功倍)
11月—12月中旬 歷年真題第二遍
12月中旬—考前 錯題鞏固+公式、方法總結
經驗總結
1)如果我說高等數學也沒有捷徑你會不會打我,但說實話,沒有捷徑!只能踏實做題、改正、鞏固、再做題……
2)我講講我的經歷吧,5月份我剛開始接觸610高等數學,我非常幸運的隨機抽了一份15年的真題,一做發現不難,甚至有點簡單,我就放鬆了;直到暑假7月中旬再做了其他年份的真題,我發現我錯了,15年只是個例外,總體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我仍舊磕磕碰碰把歷年真題做完了,那時候已經快9月中下旬了,我的公式還沒有記住、好多同類型的題型都總錯,最後我把同濟大學的數學課本上的題全部做了一遍(除非考題外),有了這個鍛鍊,第二遍真題就順手很多了,而且有一些積分原題;
3)2013、2014這兩年的真題很難,尤其是2013年,做的時候不會或者錯太多沒關係,可以說2013年是另一個例外,應該吸收的吸收進去就好,不要糾結這一年!
4)證明題100題的視頻看一遍,自己做一遍(挑稍微難的做),610的最後一道題或者某一道大題就是證明題,難度不等,但2020年的真題我在考場上一時就沒思路,那時還剩30分鐘,我就去檢查前面的,還剩15分鐘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來了,就是100例中講過的,10分鐘證明完了,最後5分鐘再最後檢查了一遍;另外,證明題有一些細節,總之一個原則是嚴謹,忘記某一個點會扣分的;
5)歷年真題要做2-3遍,考前著重看錯題和公式就好,考試中的積分題只要平時練到位就一點問題沒有,相信我!
考試題型
1)考試題型:(2020年)選擇題10題,每空三分,共30分;填空題8空,每空4分,共32分;簡答題8題,每題10分,共80分;證明題1題,8分;共計150分。(每年各題型中數量和分值會稍有改動,但總體變動不大)
2)考試重點排序:定積分與不定積分的計算與應用(難度值)、極限的定義與計算(難度值)、導數的應用(難度值)、證明題中值定理(難度值)、定積分的應用(難度值)、偏導數與全微分的計算(難度值)、由參數方程所確定的函數的二階導(難度值)、微分方程(難度值)
五、一些小提示
1)累了就休息不要硬扛,睡眠很重要,我的時間點是這樣的,僅供大家參考,還是要根據自身條件安排作息;
周一至周六
6:30前起床
6:30-7:00洗漱+早飯
7:00-11:30學習(中途休息會佔用不超過30分鐘的時間)
11:30-13:00午飯+午睡
13:00-14:00洗洗臉+活動一下+背會單詞
14:00-17:30學習(中途休息會佔用不超過30分鐘的時間)
17:30-18:30晚飯+溜達
18:30-22:00學習(中途休息會佔用不超過30分鐘的時間)
22:00-23:00回宿舍+洗澡
23:00-24:00復盤+心理建設
00:00睡覺
周日
休息+操場跑圈
2)大多數考研黨後期會變胖,少數例外(壓力大食欲不振),而我是壓力大食慾大增,周天跑圈完全是為了平衡一下長胖,但避免不了,考個研胖了10斤,但沒關係我們的目標是上岸!
3)定一個目標,比如60、60、120、120,目標雖如此,但一定要拼盡全力!
六、寫在最後
上岸不難,因為你的公共課大概率會過線(我一英語基礎不太好的同學英語都過線不少了),專業課一般會高出國家線,如果複習到位,雙雙高分不是問題,我之前也焦慮,詢問了一些學長學姐,他們說數學沒有那麼難,你也可以考120、130多的!今年該我說了,你也一定可以的!而且只要過了國家線,調劑專碩的機會還是比較可觀的。勇敢在黑暗中前行吧,我在岸上等你!
來源公眾號:新祥旭北京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