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著名足球運動員迭戈·馬拉度納因心臟病猝發,11月25日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北的蒂格雷家中去世,享壽六十歲。
多位阿根廷作家表達了對他的看法。
「迭戈在我心目中遠遠超出了一個偶像,或一個傑出的足球運動員,或一個反抗強權的戰士。他是我的親人,是從小就在我生活裡的人。」作家塞爾希奧·奧爾京(SergioOlguín)告訴美洲通訊社,「他不能死,也不該死。」
新聞記者和女權主義者安娜·科雷亞(AnaCorrea)在推特上寫道:「他曾讓很多人快樂,在一個快樂太多次拋棄了我們的國家。」
作家和數學家吉列爾莫·馬丁內斯(GuillermoMartínez)認為,科雷亞的這句話應該刻在馬拉度納的墓碑上。
他還說,在馬拉度納身上可以發現幾乎所有凡人都被禁止的神性,即「全能」。馬拉度納代表著全能二字在人間的最大體現。但還有一個作為平民的馬拉度納,從不肯馴服,也從未忘記或背棄過去的貧窮,他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支持五月廣場母親運動,同情古巴革命。
作家吉列爾莫·薩科馬諾(GuillermoSaccomano)的看法相同。他說,一個戰士死了。馬拉度納的政治立場始終保持著一致:革命和母親。他始終在與制度抗爭,從不忘記自己的出身。
作家巴勃羅·拉莫斯(PabloRamos)發現,阿-萊-格裡-亞(Alegría,快樂)與馬-拉-多-納有著同樣數量的音節。這不禁讓他想到,馬拉度納和埃維塔(埃娃·庇隆)一樣,是給全體阿根廷人帶來最大快樂的人。
他說,人民呼天搶地的悲傷讓他厭惡。我們應該把嘴閉上,不哭,要不就默默地哭。如果我們哭了,就別在WhatsApp——一種外國流行的即時通訊應用——上說出來,一說出來就成了個人崇拜,正是這種個人崇拜害死了阿萊格裡亞,害死了迭戈。
「今天我們要哭一整天嗎?是的,我想是的。」作家克勞迪婭·皮涅羅(ClaudiaPiñeiro)在推特上寫道。
在全國性的哀悼中,作家塞薩爾·艾拉(CésarAira)不得不出面闢謠,否認自己說過對馬拉度納不敬的話。
「我尊重癮君子馬拉度納。他在球場上做過什麼我不感興趣。」這句話被歸在艾拉名下,流傳已久,甚至作為題記,出現在旅美委內瑞拉作家卡米洛·皮諾(CamiloPino)今年早些時候出版的小說《天堂奶油》(CremaPa⁃raíso)中。
皮諾的出版商告訴美洲通訊社,作家最早是從一個署名塞薩爾·艾拉的推特帳號上看來的這句話。
那個時候,甚至布克獎和艾拉的美國出版商新方向社,也以為這是艾拉本人。這個帳號現在消失了。
中華讀書報記者看到,至少艾拉的荷蘭出版商(SingelUitge⁃verijen)仍然在其官方網站上,把@Cesar_aira列為作家的官方帳號。
皮諾表示,他一看到「艾拉」的這句話,就很受觸動,因為他的小說寫的正是藝術家的職業與個人生活之間的距離。
七十一歲的艾拉是最著名的阿根廷在世作家之一。如果這句話真是他說的,那他現在恐怕會有麻煩了。憤怒的群眾未必肯放過他。
另一方面,一部分阿根廷女權主義者正在本陣營內,對哀悼過馬拉度納的作家展開攻擊。目標包括撰文把馬拉度納比作一條怒河、永遠為人民奔流的加夫列拉·卡韋松·卡馬拉(Gabrie⁃laCabezónCámara),以及我們前文提到過要為他哭一整天的克勞迪婭·皮涅羅。她在推特上回應說,在這些人看來,馬拉度納不尊重婦女,所以不能為這樣的男人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