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記憶深處的________
寫好半命題作文,思考要點有三:立題、立意、立神。
立題:確定要寫的是「記憶深處的什麼」,是人?是物?是事?
立意:所寫之人或事或物為什麼記憶深刻?給你帶來過什麼樣的影響?要從哪幾個方面去闡釋、論述?緊扣主題、服務主題。
立神:通過你的文章,想要給讀者帶來什麼樣的共鳴或啟示?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悟」?
經過思考、權衡,雲舒認為成長路上影響最深的是「讀書」,所以立題:《記憶深處的書香》,從愛上讀書、讀書種類、受益匪淺等方面詮釋「書香」給她的深刻印象及積極影響。
如何寫好文章?汪曾祺的一句話與君共享:
如果平日留心,積學有素,就會如有源之水,觸處成文。否則就會下筆枯窘,想要用一個詞句,一時卻找它不出。語言是要磨練,要學的。
範文:
記憶深處的書香
雲 舒
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
而我,就是在書香浸染下長大的。
在我最早的記憶裡,我的生活中就處處是書,整個房間三面書牆,書香瀰漫,讀書觸手可及,為我的海量閱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絳先生說,讀書好比串門兒,翻書就能登堂入室,而且還可以經常去、時刻去,還可以不辭而別,不必顧慮主人不開心。如此說來,我已經週遊世界,到過好多名人家裡做客。比如,林格倫、羅爾德·達爾、大仲馬、雨果、紀伯倫、王爾德……正所謂足不出戶就可以週遊世界。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書可以帶你去。
我讀的書種類很多、範圍很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我並不推崇迷信什麼「權威書單」,而是篤信「開卷有益」,就像方素珍所說:「書像降落傘,打開才有用。」讀書讓我的生活彌足豐富。
我讀的第一本小說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讓我領略了老北京的風情,懂得了人間疾苦與真情,也讓我對閱讀有了更大的興趣;我讀過的第一篇散文是朱自清《荷塘月色》,好美啊!也正是這篇文章,讓我愛上了荷花,立志清華園;我讀過的第一篇詩歌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但讓我領會了文字的韻律,更讓我懂得了人生的堅韌與不屈……我還讀過《唐詩三百首》《伊索寓言》《上下五千年》《格林童話》《史記》《道德經》等經久不衰的國內外名著,都讓如饑似渴讀書的我汲取了豐富的養料,讓我的精神世界更加豐裕、強大!
「書不是胭脂,卻會使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人千變萬化。」畢淑敏的這段文字給我影響很大,說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是「書讓內心更強大」,說的是「讀書就是心靈回家」……
因為讀書,我更加自信勇敢,我會開展「雲舒讀書會」,分享我的閱讀心得,還會帶領大家一起讀書,成為「校園朗讀者」,更讓我寫作時如行雲流水、下筆有神……
讀書,就像穿越田野,擁抱遍地鮮花。打開書、合上書,我們眼前會展開更加廣闊的世界。記憶中的書香,時刻瀰漫在眼前、耳邊、心間,經久不會散去,已經成為我生活方式的一種、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記憶深處的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