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地球燈火璀璨亮如白晝,猶如把天上的恆星拉下來帶到了地球,讓這顆神奇的小星球變得更加絢麗奇幻。可是,當我們點亮這些五顏六色的華燈,是否想過:代價是什麼呢?
當我們在夜晚開啟絢爛的燈海時,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夜空中的繁星。我們用自己的膚淺和狂妄遮擋了自己的視野,在自己創造的有限幻境中自我感覺良好。
雖然人類的想像力與宇宙的創造力相比是太過渺小,但只要我們不封閉自己,不盲視世界,不自欺欺人,人類的格局一定會更加高遠、寬廣、宏大。
如果全世界的城市燈火熄滅,地球上沒有閃爍燈光、霓虹,在漫天的繁星的映襯下,我們的視野和心靈肯定不同凡響。很久很久以前,世界是由火光照亮的。那時,人類跟恆星的關係更為親密。距離產生美,遙遠的星空讓人類盡情放飛想像力,而星光朦朧的美感賦予人類無窮的詩意聯想。
從收錄於詩經風、雅、頌中《小星》就可見一斑:「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徵,夙夜在公。實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徵,抱衾與裯。實命不猶!」
在億萬仰望星海的眾多英雄豪傑中,魏武帝曹操《觀滄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尤為出色,磅礴之氣耀然奪目。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世世代代我們好奇的仰望星空,仿佛它們是生命的依賴,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冥冥之中,人類對於恆星有著不可割捨的情感,就像嬰兒渴望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不約同將靈魂的歸屬地寄予星光和上蒼,認為離去的親朋或摯愛永遠在天上用這種方式默默深情地守護、指引著我們,賜予我們最美的生活。
人生在世,如孤光一點螢。人類的形體、力量、速度都無法跟與人類競爭的動物相比,但我們有個優勢,那就是我們的智力,其中就包括建立模型的天賦,這個天賦被應用得最頻繁的就是觀星。
人類夜復一夜地仰望星空,久而久之我們的祖先發現星星一年的運行,能預示地球上對人類的生存或有害或有利的變化。在沒有電影、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代,我們的想像力是唯一的舞臺,故事只能在那兒上演。
人類的每個文明都通過連接星光,發揮想像力繪出自己心中的圖像。就拿我們最熟悉的北鬥七星來舉例,不同的民族對於它們都有著自己不同的釋義:一把勺子、一輛推車、一副犁具、一群小羊、一頭大熊等。這些圖像成了故事書裡的插圖,進一步來說,它們也是求生手冊。
眾神的名字跟形象、還有英雄、動物以及任何熟悉的物品,在每個文化裡都不盡相同,最著名就是十二星座。黃道12星座象徵心理層面,反映出一個人行為和先天天賦,廣為世人所認同和接受,並衍生出一門特殊的學科-星象學。
西方的星象學有深厚的民間基礎,咱們「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也是深得龍子龍孫們的厚愛,千百年來作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是中國人最喜愛的節日之一。
稍微有點天文常識都知道在夏季星空有個著名的大三角。這就是由牽牛星和織女星還有天鵝座的a星組成夏季大三角。當然,僅僅欣賞夏季大三角還不足以感受夏季星空的浩瀚魅力,號稱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象限儀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仙英座流星雨)之首的仙英座流星雨才是亮瞎眼的星空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