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的人,既浪漫又孤獨。
「 星空和宇宙,一個離普通人既遙遠又陌生的話題。而總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來自不同的時空,卻常常在寂靜的夜裡仰望星空,為那無邊的未知世界所痴迷幻想。是人類的好奇心和挑戰未知的勇氣,成為了聯結一切智慧的紐帶。」
嗨,好久不見。
平時喜歡觀看紀錄片的朋友們,可能一進來就明白了,這裡想向大家推薦一部超好看的科學紀錄片。
就在前幾天,一部最新出的紀錄片推送出現在了我的b站首頁,一向喜歡天文的我立馬點進去看,果然是《宇宙時空之旅》又上新了!這部由國家地理頻道於2014年推出的系列紀錄片,在全世界受到了大量科幻迷們的熱捧,也為很多孩子們帶去了無窮的想像力。
最新出的一季,叫做《宇宙時空之旅:未知世界》。
《宇宙時空之旅》講述了以新發明的科學敘事模式揭露宇宙的壯麗,並重新改造原始系列中備受讚譽的元素,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帶領觀眾以最宏觀和最微觀的角度來審視宇宙。開播以來,用動畫講故事,用場景講科學,畫面精美感人。
一口氣看完預告片和已經更新的幾期,坐在屏幕前還在意猶未盡的我,盼著新的一集在下個星期二能準時放送。
到底是什麼樣的片子,具有如此的魅力?一起來看看。
旅行即將開始。人類即將迎來新的文明時代,踏上探索宇宙的徵程。
跟隨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本節目主講人奈爾·德葛拉司·泰森的腳步,我們即將開啟一場科學與浪漫的宏大旅途。
這是一艘想像之艦。主講人泰森將搭乘著它,和我們一起去探索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從畫面中想像之艦的真實質感來看,紀錄片在製作上絕對是下了一番功夫。
泰森解釋道,這是一艘由懷疑主義與好奇心構成的雙引擎驅動的超級飛船,它將載著泰森,去往任何想像力能夠觸達的地方。
到達宇宙大爆炸的初期,感受世界誕生之初的混沌和希望;前往土衛二的大洋深處,尋找生命誕生之初的蛛絲馬跡。
就連親眼目睹雙黑洞碰撞的震撼場面,即使靠近強大到光也無法逃逸的黑洞,還有碰撞引發強大的引力波,也讓泰森在艙內悠然自得,在親眼看完這一番宇宙奇觀之後安全離去。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一切不正是想像的魅力所在嗎?它能載著我們上天入海,而不受任何自然力的限制。
更為神奇的是,想像之艦還能載著我們前往歷史的過去、進入人體大腦的神經元內部、甚至化為比原子還小的個體,深入物質的內部一探究竟。
相信節目開始後,一個名為「宇宙歷」的概念則格外吸引人。
所謂的宇宙歷,把從宇宙大爆炸之初,到現在我們這個時間點的宇宙的全生命歷程,分布在以地球年為基礎的年曆上。
那麼,在漫長的宇宙生命裡,這張年曆上的1月1號的0點0分,宇宙還是一個奇點,處在即將大爆炸的瞬間。上面的每個月代表10億多年,每天代表著4000萬年。
人類在地球上的故事,僅僅是這張宇宙歷上新年前夜的最後幾十秒。
在宇宙歷的倒數第25秒,人類種下第一顆種子。從此,人類開始有了「家」的概念。
以一種如此熟悉而直觀的方式看到人類在世間的渺小存在,何其令人感嘆!
在這張宇宙歷上,泰森找到地球誕生的時間點,找到人類還是作為一種原始社會成員參與自然競爭的歷史時刻,並帶領我們身臨其境,探訪藝術在原始社會的起源故事。
穿越時空,造訪公元前7000年安納託利亞平原上的加泰土丘,一個原始部落社區,土耳其最早的城市之一。
泰森小心翼翼地從屋頂的開口處爬進一個家庭的房間,這裡有最原始的房屋功能布局,也有最原始的圖騰崇拜——人類藝術的萌芽。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沒有社會等級差異,沒有財富的不平等。最弱的人和最強的人吃著同樣的食物。
看到如此精美的歷史畫面,我更願意相信,是想像之艦帶著泰森來到了真實的遠古時代,而不是高度還原的博物館或電腦模擬場景。
為了講述科學探究的過程以及和世間萬物的聯繫,紀錄片採用了大量生動的動畫來呈現科學史上的故事。以至於還順便獲得了動畫界最高榮譽的安妮獎。
除了深入宏觀宇宙和社會,探尋微觀世界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你能想像嗎,下面想像之艦飛過的奇妙世界,並不是什麼不存在的奇異空間,而是一棵小小植物再普通不過的花蕊之中。
從這個奇妙而充滿想像力的視角出發,探尋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相互競爭相互促進的生存進化法則,講述蜜蜂的急劇消亡給植物生態帶來的毀滅性作用,從而激發出我們保護地球家園的偉大信念。
一位少年癲癇發作,一隻狗發了狂,處在愚昧時代的人們會認為是神靈發怒、惡魔附體的結果。
可進入一隻被蝙蝠叮過的狗的血液之中,我們發現,那隻不斷流涎的惡狗哪有什麼邪惡力量附身,不過是狂犬病毒在它的體內作祟。
我們中的最溫柔者,變為最暴力者,不再是因為遠古圖騰中崇拜的那些神秘力量的存在。在科學的視角下,我們任由肉眼看不見的勢力所擺布,比如病毒、致病細菌、荷爾蒙。
微觀世界還可以更小。
比如進入人類的DNA內部,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次小小變異,促成了人類進化的重大轉變。
進入鹽的分子內部,穿越原子層,看到氯原子鈉原子整齊而又規律的分布開來。
沒有什麼是想像力不可以到達的地方。
除了探索,思考也是該紀錄片的使命。
什麼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存在?這個被千百年探討的話題,也許在你心中都有一個不錯的答案。
然而泰森通過歷史上的一次恆河猴電擊實驗告訴你,哪怕是人類珍惜親情、保護同伴,甚至願意為同類而甘願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在動物身上,同樣存在。
人和自然界的界限與區別,究竟在哪裡?
我們常常自我感動,自詡人類擁有這個世上最高貴而獨一無二的靈魂,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難道這個星球上沒有更為感人的故事存在了嗎?
自然界的生靈與人類的悲歡相通。被這部紀錄片偉大的人文關懷觸及內心的柔軟世界,我想,謙虛和敬畏,是每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人,應有的看待世界的態度。
放眼當下,暢想未來。紀錄片奇特而又基於科學事實的想像力讓人不禁驚嘆和折服。
天文學家薩根曾經設想,在一個迥然不同的星球,生命會是什麼樣子。薩根和天體物理學家薩爾皮特進行合作,為木星混沌雲霧中的生命構建了看似可行的生態系。
這裡有被稱為「漂浮者」的生命,體型龐大。
你可以暢想,也許氧氣並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依靠,在木星可怕的大紅斑之下,也許潛藏著另一種行星生命形式,它們以氫氣為食,呼出氦氣。
甚至這裡並不孤單,而且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比如迅捷如風的「狩獵者」,以「漂浮者」為食。
人類的科學想像力,絕不可止步於當下。這部紀錄片,我甚至不知道究竟該怎樣正確地歸為哪一類別。以至於用天文、科學、科幻、科普這樣的標籤化定義來概括這部紀錄片都是片面的。它完美地把宏觀和微觀、天文和地理、科學與人文、歷史與未來、理性和浪漫結合在一起,是一部基於已知真理的科學教育與和激發想像力之宏篇巨作。
我們熱衷於發現宇宙規律,尋找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繫,總結出規律是如何引導宇宙的一切運作的。
那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宇宙呢?那未知而孤寂的海洋呢?
在我們的大腦皮層中大約有100萬億個連接體,是可見宇宙中銀河係數量的100倍。神經學家正嘗試繪製繪製每個人複雜而獨特的圖譜。
《逍遙遊》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們可能無法超越生命的短暫和局限。
忙忙碌碌的人們啊,我們在宇宙歷的尺度裡又還能佔據幾秒呢?所有對宇宙的呼喊,心中必有迴響。而我們又多少次認真地去傾聽過呢?
也許將來有一天,我們的大腦能真正感知一切,觸碰所有的記憶、思想、恐懼和夢境。當我們真正了解自身,想像的翅膀便能飛躍無盡的宇宙,到達任何你想去的角落。
這,將是一個由思想和夢境連接起來的宏大世界。
歡迎走進讓人熱淚盈眶的宇宙時空之旅。
策劃/編輯:小木
*謹此向紀錄片創作團隊致敬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