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了這本新出版的《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不得不說,非常簡單易讀,對於有物理、宇宙學基礎的人來說,讀起來易如反掌。對於好奇的孩子、青少年來說,也是不可多得的科普書。
讀這本書的時候,想到了一段和以前一位公司總監的搞笑的對話:
有一天,說她要成立新的小組了,一個組取名叫Galaxy,問我還有兩個組怎麼取名字?
我心想,你特麼一個小組都叫Galaxy(星系)了,我還能給你取啥名字?怎麼叫層級關係都不對啊。
我說你不如叫獵戶座Orion?脈衝星 Pulsar?造父變星 Cepheid?超新星 Supernova?她都不滿意……
我說你還是不要用Galaxy這種太宏偉的東西了,你不如建一個大組叫「基本粒子」,下面兩個小組,一個叫玻色子,一個叫費米子,顯得自己比較謙虛。
書中關於玻色子和費米子的介紹
費米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遵循不相容原理。玻色子(如光子)作為交換粒子,在粒子之間傳來傳去,負責產生相互作用力。——《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
然而,她還是執著於她的Galaxy。
經過了一番對話,最後她唯一滿意的是Nebula。
當時剛好是哈勃望遠鏡30周年,我發現NASA有個網頁,可以查詢「哈勃望遠鏡在你生日那天拍到了啥?」 於是告訴她可以在這裡用你新小組的成立日期查詢,可以用來作PPT背景圖。
這是哈勃在我生日拍到的
之所以想到這個段子,也是因為《宇宙觀:一場跨越時空的宇宙探秘之旅》這本書中出現了我當時想到的各種星系、星體的名字。
星星那麼多,我腦子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名字居然是Betelgeuse(參宿四,也叫獵戶座α星),是夜空中第十亮的星,僅次於Rigel 參宿七。
為什麼會想到Betelgeuse呢?因為《銀河系漫遊指南》裡面的男主的外星人朋友Ford Prefect是Betelgeuse 7號行星的「人」。
(Ford是他的英文名,其實他真名的發音只有Betelgeuse VII的語言裡才有,然而他自己讀不出來……)
可能因為我太愛《銀河系漫遊指南》了,開腦洞的時候很容易蹦出裡面的梗。
我喜歡的另一個梗是(當時主角二人組被扔出飛船):假如你屏住呼吸,你在太空中可以存活大約三十秒。然而,考慮到宇宙是如此之大,你在三十秒內被宇宙飛船接住的概率是:
不小心跌入太空被接住的概率
還真是「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啊。
(對,我也把參與商這兩個名字推薦給了那位總監朋友:一個組叫「參」一個組叫「商」,坐在兩個不同的大廈,一組上晚班,一組上早班,豈不是完美?)
看完這本書後,我又給她提供了一個之前沒想到的名字:Quasar 類星體——距我們非常非常遠能量非常非常大中心有超級黑洞的一種星系核,相當於上億個太陽。
然而她說她現在更喜歡中文名,於是把Quasar翻譯成了中文:魁霎。多美優美的翻譯。
除了以前建議她用哈勃照片做PPT背景,我在這《宇宙觀》本書中又發現了一個雕塑界寶藏,叫量子雕塑,於是建議她用這種雕塑做PPT的配圖和icon。
量子雕塑
(不是廣告)不過,能看宇宙科普真好,帶插圖的更是如此,有一種「穿越時空 萬物萬事無蹤」的感覺。
我想,懂得敬畏宇宙之美、之神奇的人,一定會熱愛生活,就像《銀河系漫遊指南》的作者道格拉斯·亞當斯說的:
這個世界的複雜、豐富、陌生非同尋常,令人敬畏無疑。我想說,這種複雜性不但能夠這樣單純地起源,也很可能源於絕對虛無,這是最為美妙卓絕的構想。一旦你發現某種端倪,看出它如何發生,就太美妙了……有機會在這樣的宇宙花上人生的70或80年是我認為最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