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0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生時原想千秋業
死去始知萬事空
但見帝王多少墓
無語低眸思前塵?
當清東陵遇見冬天
讓你難以用語言來描繪的它的美
來跟小葵花感受一下吧!
冬天總是給人一種莫名的蒼涼之感,萬物蕭條的時節總讓人打不起精神,溫度的驟降讓敏感的心溫也低了又低,不知是對冬少了熱愛,還是經歷滄桑漫染的緣故,總是讓人無法從寒冷中擺脫出來。但如果,在寂寥的冬日你來到清東陵,會讓你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感覺,蒼茫,壯美,震撼。
冬日裡陽光正好,清東陵這座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群頃刻間湮沒了晃動的人群。在這座紅牆黃瓦的建築面前喧囂、浮塵、聲音一一隱退,盛開的陽光慢慢地刪除了所有私心雜念,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地以傲然的姿態瞬間秒殺了一切。
步入陵園,就到處可見各種青松翠柏,在這少雪的冬日裡,透著悠悠的古意,而各帝王后妃們的陵墓安靜地被掩映在這些樹叢之中,偶爾露崢嶸,一顯帝王生前之恢宏的氣魄!真是松柏為鄰接空靈,引來探秘好奇人。
穿過大紅門,神路鋪設的石塊被無數雙腳板打磨得光滑溫潤。曾經那些皇親國戚,那些達官貴人,那些奴婢臣民,乃至後來的現代遊客,都與腳下這些寂寞矗立於荒郊野外的山石結緣。它們被挑選出來,經過精工巧匠的鑽鑿,鋪墊在此,見證曾經的輝煌,見證歷史滄桑。
石人像,定風雨。浮雲動,流年轉,今夕何?
太陽升起來的時候踏進清東陵,經過漫長的石像生,在陽光中感受寬闊與神秘。這種行進充滿了期待和奇妙,漫長的路上,感受到朝拜的那種欣喜和不安。
金水橋,白玉欄。綠帶結藍晶,鎖住往事幾多?漢白玉雕刻的欄板、望柱和龍頭,雕刻紋飾清晰,層迭起伏。抬頭看高高挑起的簷角上有著神獸清晰的剪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彰顯出權力和威嚴。
有著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AAAAA級旅遊景區等殊榮的清東陵,地臻全美、景物天成。80平方公裡範圍、15座園寢、580多座單體建築,規制其大、形態之豐、建築之完整,無可比擬。生態東陵、文化東陵、智慧東陵、溫馨東陵,如同一顆耀眼的明珠,發出璀璨的光華。
清東陵的建設歷時近兩個半世紀,清東陵的建造極其奢華。在580多單體建築組成的龐大古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面闊最寬的石牌坊,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巧奪天工;有中國保存最完整的長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隨山勢起伏極富藝術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宮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嘆為觀止,班禪大師讚譽為「不可多得的石雕藝術寶庫」;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其豪華裝修舉世罕見,「鳳上龍下」石雕匠心獨運……
冬日的清東陵像是一部凝固了的清朝歷史,走在這蒼茫的陵區內,你眼前自然就會浮現清朝的榮辱興衰,會想到那些揚名立萬的帝王,他們「塵歸塵,土歸土」後的日常,還有那關於清東陵背後的種種神秘故事和未解謎團,那鬥角飛簷,黃瓦紅牆,沒了鬧市的喧囂,但見白雲千載悠悠,古墓無語訴說!
一座座皇陵,一篇篇帝國的華章,一曲曲王朝的離殤,帶著記憶的暖,穿越歷史的清寒,在冬日裡與我們溫柔邂逅,向我們輕輕訴說,訴說皇權的顯赫,王朝的興衰,帝王的功過,歷史的滄桑……
冬日裡的清東陵
在陽光的籠罩下
威嚴與神秘的色彩
那矗立的古建築訴說著過往
在這個冬天
何不與東陵來一次難忘的邂逅!
▼
原標題:《冬日,來遵化這裡開啟一場穿越時空之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