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你真懂「傾聽」嗎?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你真懂「傾聽」嗎?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美國東部時間13日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與學生座談,就全球熱點話題中的美國外交政策進行闡述。座談會上,他大談「傾聽」之道,稱「成功的外交在於傾聽對方,尤其是要學會傾聽與己方有爭執的(外國)領導人的聲音」。

  作為美國政府外交事務的掌門人,這位「成功外交家」的「外交偈語」在現場贏得掌聲陣陣。不過,明眼人可以看出,「外交傾聽」只不過是克裡講演時的噱頭,只不過是用來打動感性學生的巧言,因為在接下來有關熱點話題的表述中,幾乎看不到「美國傾聽」的影子,美國的一些外交政策依舊是那樣「我行我素、旁若無人」。

  【敘利亞】

  在談到敘利亞問題時,克裡繼續把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描述成「吸引外籍武裝人員的磁鐵」,繼續把美國描述成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核心領導,繼續認為俄羅斯對巴沙爾政權的支持「將摧毀敘利亞」,繼續如數家珍地列舉美國在中東難民問題中的「功勞」。

  但現實是,所有這些話題,都有與美國不同的聲音。

  例如,俄羅斯認為,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敘利亞反對派的支持使敘利亞陷入內戰,致使極端勢力乘虛而入。

  例如,在中東難民潮問題上,如果透過各地戰亂的表象去探究難民潮的根源,如果追究新世紀以來中東地區多場戰爭的諸多後遺症,美國難辭其咎。

  例如,在空襲敘利亞極端勢力目標問題上,美國究竟是在一心一意反恐,還是在反恐的同時夾帶「政治私貨」,搞「戰略博弈」,克裡應當心知肚明。

  【氣候變化】

  提到氣候變化問題,克裡竟然認為,中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立場是「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

  事實是,美國不能代表所有人,美國也沒有充分傾聽與中國立場相同的國家。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分歧始終存在,而在這兩大力量的博弈中,發展中國家正努力爭取更多談判主導權,尤其是中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去年的利馬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和巴西、南非、印度組成「基礎四國」,以負責任大國的態度,致力於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推動南南合作機制。聯合國環境開發署副執行主任易卜拉欣·蒂亞烏曾就中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中的作用評價:中國等發展中大國不但自己制定了減排目標,同時也願意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了彌足珍貴的力量。

  【不許棄權】

  雖然克裡在演講中說,當今世界極其複雜,與他成長的冷戰時期兩極分化已大相逕庭,但他對國際形勢的描述,似乎仍然帶有非此即彼的兩極觀點:美國及其盟友在一端,中俄等對手在另一端。

  演講時談到巴以問題,克裡問聽眾:「在場有多少人支持巴以『兩國方案』,請舉手。好的,很多人。但也有一些人沒有舉手。那麼有多少人反對『兩國方案』,好吧,沒有人舉手,你們棄權了。你們不該棄權,你們到了哈佛就不能棄權。」

  雖然是個玩笑,但支持與不支持,舉手與不舉手,其中應當有很多觀點,值得傾聽。不是所有事情都是選邊站那麼簡單。(劉學)(新華社特稿)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乘坐貨機前往伊拉克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
  • 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克裡來訪清華
    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克裡來訪清華清華新聞網11月2日電(記者 李華山)10月31日下午,美國前國務卿約翰·福布斯·克裡(John Forbes Kerry)訪問清華大學,校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陳旭在工字廳會見了來賓。
  • 美總統和國務卿批前國務卿約翰·克裡「搞破壞」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兩天內分別發聲,批評前國務卿約翰·克裡「私會」伊朗外交部長,是「積極破壞」川普政府對伊政策。克裡否認「拆臺」,向川普「推薦」他新發行的回憶錄。蓬佩奧提及克裡今年2月出現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並與伊朗外長穆罕默德·賈瓦德·扎裡夫會面,說他雖然不在兩人會面現場,但「我有理由確信,他(克裡)並非在那裡支持美國(現政府)對伊朗的政策」,而是「作為前任國務卿積極破壞美國(現政府)的政策。這簡直聞所未聞」。
  • 從國務卿到總統氣候特使,始終位於美國權貴核心圈的約翰·克裡
    值得玩味的是11月底,拜登團隊宣布提名前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擔任總統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克裡隨後回應稱「將以應有的嚴肅性和緊迫性來應對氣候危機」。約翰·克裡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國務卿,在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克裡本人顯然熱切希望再次扮演美中之間架橋人的角色,曾經身為國務卿的他顯然對這樣的角色駕輕就熟。
  • ...Blinken)為國務卿,他曾擔任歐巴馬時期二號外交官;約翰·克裡...
    拜登將任命安東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為國務卿,他曾擔任歐巴馬時期二號外交官;約翰·克裡(John Kerry)為氣候問題特使,他曾擔任歐巴馬時期的國務卿;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女財政部長,她也在歐巴馬時期擔任了首位女性美聯儲主席。
  • 美國前國務卿克裡再就業,將任總統氣候特使
    張霓 ▲ 拜登與克裡(美聯社) 當地時間23日,拜登團隊宣布提名前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拜登的過渡團隊23日發布聲明,任命克裡作為總統氣候特使,全職應對氣候變化。總統氣候特使是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的一個職位,將直接向拜登匯報工作。 美媒指出,在歐巴馬的第二任期內擔任國務卿的克裡,在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談判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美國前國務卿克裡將任總統氣候特使 川普侄女發推祝賀
    拜登與克裡(美聯社)海外網11月24日電當地時間23日,拜登團隊宣布提名前美國國務卿約翰·克裡擔任總統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克裡隨後回應稱「將以應有的嚴肅性和緊迫性來應對氣候危機」,川普的侄女瑪麗·川普也發推對他進行了祝賀。
  • 中金公司:拜登新內閣主要人選的主張與可能影響|約翰·克裡|珍妮特...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美國聯邦總務署(GSA)啟動交接程序,表明新一任總統和政府的權力交接正在往平穩順利方向過渡。同時,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班底主要可能人選也逐漸浮出水面。我們在本文中重點介紹分析前副國務卿布林肯(國務卿)、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財政部長)、以及前國務卿克裡(氣候特使)的背景與主張。
  • 遊走於政壇的變色龍——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美國聯邦政府高官。說道他,我們大部分人對其印象都不好,作為央視三番五次措辭嚴厲批評,中國百姓憎惡的美國國務卿,在中美建交之後可謂是第一次。作為川普的忠實鷹爪,瘋狗,蓬佩奧還有另外一個被人熟知的身份——政壇變色龍。今天小林就來為大家詳細解說一下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 從豪門公子到美國國務卿提名人選,布林肯都經歷了什麼?
    這名託尼老師,即將擔任美國政府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美國內閣現在由16人組成,除了副總統,排名第一的就是國務卿(從媒體曝光度來說,副總統還不如國務卿)。因為美國國務卿,掌管著這個超級大國(世界警察)的外交事務。「國務卿一張嘴,多少活人變成鬼」——外交搞不好,真的會引發戰爭甚至造成人間悲劇。
  • 美國副國務卿香農宣布辭職 曾服務6位美國總統
    中新網2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副國務卿託馬斯·香農於2月1日宣布辭職。他在致國務院同仁的信中寫道,辭職系因「個人因素」。60歲的香農是美國主管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從1984年起在美國國務院任職,服務過6位美國總統,10任國務卿。 香農曾擔任美國駐外大使,代理過助理國務卿,並在去年代理國務卿2周。他處理過眾多複雜敏感的外交事務,包括美國同俄羅斯的關係、確保伊朗遵守歷史性核協議等。
  • 拜登政府的「新國務卿」,五年前從北京坐動車二等座去天津
    此外,前國安委員會成員傑克·沙利文出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非洲裔的前助理國務卿格林菲爾德,則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出任國家情報總監艾薇兒·海恩斯,則將成為首位擔任這一職務的女性。在歐巴馬任內代表美國在巴黎氣候協定上簽名的前國務卿克裡,則將擔任拜登的氣候特使,但並非內閣成員。拜登在提名聲明中稱,「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我們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 5年前上任首次出訪地就選擇東亞,現在他轉正成了拜登的「新國務卿」
    據路透社報導,歐巴馬政府8年任期末期出任常務副國務卿的布林肯,擔任國務卿。同樣「轉正」的還有拉丁裔背景的馬約卡斯,如今擔任國土安全部長。此外,前國安委員會成員傑克·沙利文出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非洲裔的前助理國務卿格林菲爾德,則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 像INFP/INFJ一樣擅長傾聽?其實很容易
    今天我們不從人格類型聊起,我們來超綱聊聊「傾聽」這個話題。一、什麼是傾聽日常生活中,不論是職場人際、還是親密關係,有矛盾的地方,需要溝通解決的地方,都會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傾聽。現在我們人人都在提傾聽,可是我們真的懂傾聽嗎?我們以為在認真的聽別人說,就是傾聽了嗎?很多人以為「傾聽」和「聽」是一個意思,其實不然。
  • 「前國務卿和幕僚長曾拉我一起反總統,以『拯救美國』」
    有美媒提前劇透,書中有一段提到,被炒的前國務卿蒂勒森和前白宮幕僚長凱利曾試圖拉攏黑莉,一起反川普以「拯救國家」。不過最終被黑莉拒絕了。與對待以往出書的前白宮官員不同,當地時間10日下午,川普親自轉發了黑莉「推廣新書」的推特,公開為其「打廣告」。
  • 美國候任國務卿妄稱:中國南海行為等同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
    【觀察者網綜合】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的告別演說標誌著白宮正式進入易主階段。綜合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11日,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提名的國務卿人選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國會的任命聽證會上,除了在中朝關係、中國貿易等方面,對中國進行了抨擊,他甚至揚言,中國在南海行為如同俄羅斯奪取克裡米亞,是「非法」的,並妄稱中國「不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
  • 拜登將任命助手布林肯為國務卿
    據彭博社上周日援引不明來源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於周二公布任命託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為國務卿。拜登的過渡團隊對此拒絕置評,而布林肯本人也未予置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拜登盟友告訴路透社,布林肯是拜登內閣國務卿的最佳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