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豪門公子到美國國務卿提名人選,布林肯都經歷了什麼?

2020-12-05 讀懂本星球

已經宣布勝選的拜登,上周五剛過78歲生日。有人在擔心,高齡的拜登是否有考慮,自己百年後,誰可任大事?

今天一則消息,打消了不少人的顧慮:拜登提名58歲的安東尼·約翰·布林肯為國務卿人選。

▲安東尼·約翰·布林肯

布林肯這個稱呼,可能將在未來四年成為國際新聞中的熱詞。當然,如果懶得記這麼複雜的名字,可以稱呼他為託尼老師。安東尼·約翰·布林肯是全稱,暱稱卻是託尼·布林肯。就像拜登的全名是約瑟夫·羅賓內特·拜登,但人們都稱呼他為喬·拜登。

這名託尼老師,即將擔任美國政府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美國內閣現在由16人組成,除了副總統,排名第一的就是國務卿(從媒體曝光度來說,副總統還不如國務卿)。

因為美國國務卿,掌管著這個超級大國(世界警察)的外交事務。「國務卿一張嘴,多少活人變成鬼」——外交搞不好,真的會引發戰爭甚至造成人間悲劇。

其實,這位託尼老師的人生經歷十分精彩。今天我們來快速瀏覽這位美國寵兒的人生,我們的文字只是想重現他的經歷,絕無對託尼·布林肯的褒揚之意。

我們也不認為,這位託尼老師就是修復當今複雜國際關係的神醫,他也不可能像美國知識精英們說的那樣「在全球廣受歡迎」,他只會是又一個各為其主、各求其利之人。未來幾年,本號哪天也可能發文章掄圓了罵託尼·布林肯

(一)

四十多年前的哈佛大學法學院,一個文藝青年常在校園遊蕩。他是「披頭四樂隊」的死忠粉。當然,自己也是個優秀吉他手。即便是多年後,他仍然喜歡彈奏吉他,只不過不再在哈佛校園,而是在白宮;聽眾從全球最頂尖的法律人才,變成白宮新聞秘書這些政客。

託尼·布林肯可不是個不學無術、沉迷絲竹之樂的紈絝子弟。他還熱衷寫作,大一時候就加入哈佛大學本科生自辦報紙《哈佛深紅》報社,還負責該報社下藝術周刊的採編。美國總統中的甘迺迪、小羅斯福在哈佛讀書時都曾在這個報社兼職。

▲深紅色是哈佛大學的官方色,猶如清華大學的紫色一樣

順便說一句,這兩位總統都是美國歷史上評價很高的總統,差點就被刻在總統山上了。

▲拉什莫爾山(總統山)上的美國四位總統

託尼·布林肯當時就名噪哈佛。

布林肯身上確實流淌著美國上流社會高貴的血液。布林肯在哈佛讀書的時候,他的生父唐納德·布林肯就是紐約州立大學校董事會的成員了。

唐納德·布林肯二戰時在美國空軍服役,又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可謂是根紅苗正、又紅又專的美國精英。

不光與親生父親同為哈佛校友,託尼·布林肯的繼父皮薩也是哈佛校友。皮薩出生于波蘭,早年在歐洲被關進過納粹德國的監獄,二戰後四處顛沛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名校夢想,最終通過獎學金到哈佛大學學習,拿下了法律博士學位。

託尼·布林肯在9歲時,母親就與繼父結婚。這個在紐約出生的美國精英家庭孩子,隨母遷到法國巴黎。在巴黎,布林肯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學業。

美國一些人說,布林肯生長在這樣的跨國家庭,胸襟會開闊一些;至少不會像川普那樣眼中只有美國,十分狹隘。

何況,布林肯家族本來就是猶太人家族。在美國的族群中,猶太人被認為是比猴還精的一群人。

託尼·布林肯自然繼承了猶太人猴精猴精的特質。哈佛法學院畢業後,他又在哥倫比亞法學院拿下了法律博士學位。美國最頂尖的四大法學院(哈佛、耶魯、斯坦福、哥倫比亞),布林肯就讀了兩所。

美國法律精英人才,這是他和他繼父共同的標籤。不過,他並沒有割裂與生父的聯繫。至少,布林肯的職業生涯更像其生父。

託尼·布林肯的生父唐納達是一家全球性股本投資集團——花屏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為避商業廣告,公司名用化名)。這家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創業投資公司之一。唐納達當之無愧就是傳說中的紐約金融大鱷。

託尼·布林肯似乎繼承了其生父的商業基因。

託尼·布林肯自從90年代開始就進入柯林頓政府擔任要職,這之後只要是民主黨執政,他都能成為政府高級幕僚。但是,精明的布林肯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商業帝國。

他在2020年參加拜登競選團隊之前,仍然是松樹島私募股權投資的合伙人。這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和其生父唐納達的花屏公司業務很相似,大多都是通過私募渠道向美國有錢人們融一筆錢,然後對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

這當然需要非常敏銳的商業目光,沒有頂尖的商業頭腦是幹不了的,要不然就真成高級版「散財童子」了。

作為一個逐利的商人,託尼老師也不忘利用自己的政治資本賺取經濟利益。託尼·布林肯在歐巴馬政府中,先後擔任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2013-2015年)、副國務卿(2015-2017年),是歐巴馬政府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美國高層怎麼看待世界形勢,他一清二楚。

2017年民主黨下臺後,他立馬創立了一家政治戰略諮詢公司。西方資本力量該怎麼投資全球,有哪些投資捷徑,如何到外國割韭菜,這都是這家公司的諮詢業務。

很明顯,這些分析研判,需要建立在豐富的情報基礎上。不是隨便什麼公司能拿辦下這樣的業務的。你懂的。

(二)

不光從商的路是受生父影響。託尼·布林肯從政之路上的第一次戰役就是父子齊上陣。

1988年,美國總統大選決勝階段中,民主黨候選人杜卡基斯不敵共和黨候選人老布希,輸掉了大選。杜卡基斯競選團隊中有一對父子,就是託尼·布林肯和他的生父唐納達·布林肯。

當時26歲的託尼·布林肯,與其說是正兒八經參與政治,不如說是陪生父玩兒美國政壇版的親子節目。

託尼·布林肯這次為民主黨效力的經歷,吸引到了不少民主黨新晉大佬的注意。這其中就包括了拜登和柯林頓。

這一年,46歲的拜登在這屆總統大選的民主黨黨內初選階段,因故主動退出了選舉(原因後面會提到)。

42歲的柯林頓憑藉年輕帥氣的顏值,已經在阿肯色州當了10年州長(中間有兩年沒當),當地花痴粉絲對著電視已經喊了好幾年「州長老公」了。

對了,上面這句話中「花痴粉絲」本來寫為「花痴女粉絲」,但按照民主黨的奇葩邏輯,不能在貶義詞前後加注「女」或「男」,否則為性別歧視,是「政治不正確」,罪過,罪過。

▲初入政壇的柯林頓,憑藉顏值加分不少(可能是美國人審美很奇怪吧)

1988年這次美國大選之後,柯林頓、拜登、託尼·布林肯三人的命運開始交叉重疊。四年後,柯林頓如同當今流量明星一樣,席捲美國各地投票站,打敗老布希,登上總統寶座。

入住白宮後他就發現,當總統還不能只靠顏值。「文能提筆安天下」,當總統得能說會道,得會寫文章才行。1988年大選,拜登之所以退出選舉,就是因為競選演講中一著急,直接抄襲了英國人的演講稿。

柯林頓很快想到了四年前那個布林肯家的小小子託尼。託尼·布林肯一家都是純純的民主黨血統,這小子學歷高,頭腦機靈,這幾年又在媒體工作,為《紐約時報》寫了不少外交方面的文章,25歲時還出版了個人著作《盟友對盟友:美國、歐洲和西伯利亞管道危機》。

他把這爬格子的苦活累壞幹了,我柯林頓就在前臺享受掌聲和聚光燈就好。

於是,30歲出頭的布林肯就這樣走入白宮,專門給柯林頓總統寫稿子。白宮刊發的總統講話中,不少出自年輕的布林肯手中。

1994年開始,布林肯一直負責撰寫白宮演講稿和戰略規劃,並擔任柯林頓總統的首席外交政策演講稿撰寫人。柯林頓在位後期,布林肯逐漸從幕後走到前臺,擔任總統特別助理兼歐洲事務高級主任。

美國當局自己也承認,布林肯當時實際上就是柯林頓總統與歐洲、歐盟和北約國家關係的首席顧問。20世紀的最後一年開始,布林肯已經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定者之一了。

請注意這個時間段:柯林頓政府的最後幾年(1999年-2001年)。這段時間歐洲發生的大事少不了布林肯這個「顧問」的身影。

民主黨就是一個很奇怪的政治團體,一方面反對傳統的家庭觀念,對著黑人、老墨(墨西哥後裔)大喊「我們是一家人」;另一方面搞起家族政治來,比共和黨還狠。

布林肯顯然也深深陷入家族政治當中。

布林肯在白宮擔任幕僚,自己的生父也被頂頭老闆柯林頓派往匈牙利當大使,自己的叔父阿蘭·布林肯被柯林頓派往比利時當大使。至此,美國與歐洲這個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成為布林肯家族的舞臺。

不僅如此,布林肯的老婆埃文自90年代開始就是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的助理。換言之,布林肯90年代與埃文相識相戀的時候,埃文就是白宮女員工(90年代的白宮真浪漫啊)。

▲柯林頓和希拉蕊夫婦年輕時候照片

直到2016年,埃文還出任希拉蕊競選團體的核心成員。希拉蕊的競選行程安排都是由布林肯的老婆埃文安排統籌,真是把埃文當貼身近臣了啊。

▲瞧這一家子的裙帶關係

(三)

作為民主黨的少壯派,自己的政治命運當然是隨著民主黨選情而沉浮的。2001年民主黨柯林頓政府任期到了後,共和黨小布希政府上臺。布林肯這位美國外交新星的執政之路只能中斷。

不能執政,但可以參政。2001年開始,布林肯到美國參議院工作,任職於外交關係委員會。而該委員會的主任就是拜登。

拜登大家都比較熟悉了,29歲就進了聯邦參議院當議員。彼時60歲時的他又在參議院與40歲的布林肯共事。拜登這位政壇老手實際上心裡五味雜陳。

1988年,拜登因為演講稿撰寫涉抄襲,遺憾退出總統大選。布林肯卻是柯林頓政府的筆桿子,寫稿可是布林肯進入政壇的敲門磚。

但這之後的事實表明,拜登很好的接納了這個年輕人。

面對媒體時,布林肯沉穩、認真、善辯,他沒有像一些打了雞血的政客那樣咄咄逼人,而總能做到深思熟慮。

自那時候開始,拜登的官僚團隊中,就有了這個猶太裔的身影。

2008年,拜登躍躍欲試準備參選美國總統。此時,布林肯將自己的外交事務擱置一旁,全身心幫助上司拜登助選,成為拜登競選團隊的核心成員。

讀到這裡,大家可能能發現,美國政壇中誰要和誰關係真的好,就看大選時候距離近不近。能進入競選總部擔任要職,關係則不同一般。

結果大家也知道,黨內初選,拜登敗給歐巴馬;歐巴馬找副手,選了拜登。於是,2009年開始,拜登當了八年副總統,與歐巴馬成了莫逆之交。

拜登在當副總統的時候曾自豪地給歐巴馬這樣介紹布林肯:「毫不誇張的說,布林肯是一個超級巨星。」

歐巴馬當時就給外交團隊布置了一個硬骨頭任務——從伊拉克撤軍。

這個任務最終落到了布林肯頭上。他當時的頭銜有兩個:一個是總統副助理,另外一個是副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

從伊拉克撤軍,這是歐巴馬競選時的一大招牌。2003年小布希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師出無名,現在美軍深陷其中,美國國內一片怨氣。

當然,2003年時候,拜登、布林肯這師徒倆在參議院負責外交事務,也沒少給小布希政府胡來開綠燈,不過官員的職責就是服從上司,現在新上司要我們撤軍,就專心琢磨怎麼撤妥。

可是撤軍談何容易?打伊拉克花了8千億美元軍費,最後一點利益都沒有就走?撤軍後伊拉克安全局勢惡化等威脅,直接困擾著新上任的歐巴馬政府。

最終,布林肯提出方案,在伊拉克旁邊的科威特部署精兵,並在伊拉克部署柔性力量,以防伊拉克局勢嚴重惡化;同時推出「巧實力」計劃,終結小布希政府在中東蠻幹的行為,改用「綿裡藏針」的控制。

歐巴馬第一個任期內,布林肯在美國的中東政策上練手,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伊朗的許多政策都出自布林肯之手。

▲2010年11月攝於歐巴馬總統辦公室

2011年5月,在白宮西側地下室的情報室中,留下了這一張歷史性的照片。當時,美國最高層領導,總統歐巴馬、副總統拜登、國務卿希拉蕊和美國最高級的軍官們,在這裡一同見證美軍突襲擊斃美國頭號敵人賓·拉登的一刻。

布林肯從後排探出頭來,好像是偷看一樣。實際上,為了最終消滅賓·拉登恐怖集團,布林肯已經在作戰室裡不知道加了多少班。

(四)

2013年初,歐巴馬第二個任期開始後,布林肯就擔任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以及總統助理。

拜登戲稱,本來是自己團隊的人(布林肯之前是副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被總統搶去了,直接在總統手下辦事了。

布林肯絕非面對媒體所表現的那樣平和,他也有很兇狠的一面。

2014年克裡米亞危機,布林肯放出狠話,靶心直接瞄準俄羅斯最高領導人本人。

實際上,歐巴馬第二任期一開始,布林肯就表現出更加強硬和硬派的作風。敘利亞政府與反政府衝突發生後,布林肯就積極主張美國向敘利亞派兵。2013年,敘利亞發生平民被化學武器殺害事件,徹底點燃了布林肯的怒火。

因為在他童年記憶中,曾被抓到納粹集中營的繼父就告訴他,納粹就是用毒氣殺死平民的,這些平民中就有布林肯繼父家中的許多親屬。

要知道幾年前,布林肯自己還出面收拾美國政府肆意派兵的爛攤子。這時候,布林肯自己卻為了讓美軍出動地面部隊到敘利亞作戰而努力。

在歐巴馬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多,布林肯出任副國務卿。正如當年柯林頓政府任期最後兩年,布林肯開始從一個寫稿的小吏走向白宮外交核心幕僚一樣,這是為他下一次回歸權力中樞來搭建更高起點。

如今,在川普時代專心營商的布林肯,已經準備就緒,即將第三次走入白宮,輔佐第三位民主黨總統。

不知道他是否有野心,將來衝擊美國第一位猶太總統?

相關焦點

  • 拜登將任命助手布林肯為國務卿
    據彭博社上周日援引不明來源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將於周二公布任命託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為國務卿。拜登的過渡團隊對此拒絕置評,而布林肯本人也未予置評。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拜登盟友告訴路透社,布林肯是拜登內閣國務卿的最佳人選。
  • 中金公司:拜登新內閣主要人選的主張與可能影響|約翰·克裡|珍妮特...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美國聯邦總務署(GSA)啟動交接程序,表明新一任總統和政府的權力交接正在往平穩順利方向過渡。同時,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班底主要可能人選也逐漸浮出水面。我們在本文中重點介紹分析前副國務卿布林肯(國務卿)、前美聯儲主席耶倫(財政部長)、以及前國務卿克裡(氣候特使)的背景與主張。
  • 美媒密集猜測拜登內閣名單,美國將出現首位女性國防部長?
    拜登過渡團隊高級顧問珍妮弗·帕莎琪表示,新一屆內閣將在意識形態及個人背景方面更多元化,看起來更加「美國」。「拜登提名全球聯盟守護者出任國務卿。」據美國彭博社23日預測,拜登將任命其長期助手安東尼·布林肯為國務卿。《華盛頓郵報》23日報導稱,現年58歲的布林肯被稱為「溫和的中間派」。他與拜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兩人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共事時期。
  • 拜登政府的「新國務卿」,五年前從北京坐動車二等座去天津
    (2015年2月12日下午,天津,布林肯參觀華能(天津)煤氣化發電有限公司的綠色煤電項目。)本刊記者/徐方清 董潔旭編者按:當地時間11月23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了「拜登新政府」的外交和安全團隊成員提名名單,沿用的多是歐巴馬-拜登時期的「老班底」。據路透社報導,歐巴馬政府8年任期末期出任常務副國務卿的布林肯,擔任國務卿。
  • 5年前上任首次出訪地就選擇東亞,現在他轉正成了拜登的「新國務卿」
    在拜登的新外交和安全團隊裡,布林肯幾個月前就上了美國多家主流媒體預測的「國務卿人選」名單,並被視為這個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拜登宣布勝選時,特別是後面布林肯忙前忙後安排拜登和世界多國領導人展開「通話外交」時,他從歐巴馬末期的常務副國務卿,到拜登時期「轉正」,就順理成章了。上世紀90年代,布林肯第一次和大他20歲的美國副總統約瑟夫·拜登有了工作接觸。
  • 香港十大豪門公子哥,你看看都認識不
    香港十大豪門公子哥,你看看都認識不一說到豪門,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有錢。你知道嗎?在香港的娛樂圈中,也有一些豪門子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認識。鄭中基鄭東漢的公子鄭中基,1972年3月9日出生於臺灣新竹,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早年就讀於美國著名院校,自幼就喜歡音樂娛樂行業,從為歌星張學友擔任唱和音而踏足歌壇。兩次醉酒鬧事事件,他與女星蔡卓妍的戀情波折,這些都曾經讓鄭中基成為娛樂新聞的焦點人物!但這並未能影響到娛樂豪門鄭氏家族的江湖地位。
  • 美國啟動權力過渡,川普誓言繼續鬥爭,蓬佩奧則說依法辦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5日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二表示,美國國務院已經開始注意到美國總務管理局(GSA)啟動向民主黨人喬·拜登(Joe Biden)移交總統權力的決定。周一,美國總務管理局局長艾米麗·墨菲 (Emily W.
  • 遊走於政壇的變色龍——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可以說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美國聯邦政府高官。說道他,我們大部分人對其印象都不好,作為央視三番五次措辭嚴厲批評,中國百姓憎惡的美國國務卿,在中美建交之後可謂是第一次。作為川普的忠實鷹爪,瘋狗,蓬佩奧還有另外一個被人熟知的身份——政壇變色龍。今天小林就來為大家詳細解說一下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
  • 奧斯汀獲提名美國國防部長內情
    奧斯汀獲提名國防部長內情  12月8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他將提名勞埃德·奧斯汀為國防部長人選。這一宣布引起輿論的相當興趣。  美國政府的內閣部長有十幾個,但最重要的有4個,即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和司法部長,這4個職位有時也被稱為「內閣四巨頭」(Big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