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星是宇宙帝星,北極四御之首。紫微垣是紫微星居住的地方,又稱中天北極紫微垣。
紫微垣的星相學研究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將天上的星宿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三垣之一,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紫微垣之內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皇帝內院,除了皇帝之外,皇后、太子、宮女都在此居住。按《步天歌》,紫微垣為三垣的中垣,位於北天中央位置,故稱中宮,以北極為中樞。有十五星,分為左垣與右垣兩列,宋史天文志,紫微垣在北鬥北,左右環列,翊衛之象也。
紫微垣的建築學想像
中國古代皇帝們的偉大夢想——參照紫微垣天宮的樣子構建人間宮殿。在宮殿的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故宮,故宮又稱為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它在北鬥星的東北方。「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古人認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故皇帝住的宮殿又被稱為紫宮、紫極、紫禁、紫垣。
考察故宮中的建築,象徵著「天」的崇高和偉大的太和殿,位於故宮中級,是最高大突出的地方。象徵著天和地的乾清、坤寧兩宮緊密相連接。它們兩側的日精、月華兩門,象徵著日和月。而象徵著十二星辰的東西六宮以外的數組建築,則表示天上的群星。這是象徵性的建築群。
紫禁城中軸上有北鬥七星,從午門到神武門之間有七座建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欽安殿,正好七座宮殿,七座宮殿不多也不少,這就是北鬥七星。乾清宮、坤寧宮象徵天上的天河,跟天上的星一樣,將紫禁城比喻為天上的紫微園,它是人間的天宮。金水河穿越紫禁城就像天上的銀河橫過紫禁城。當皇帝坐在太和殿寶座上,前面金水河和鬥星的午門上正好有北鬥七星,前面有天河,東西六宮是勾陳六星,北方七宿,故宮有四個角樓,天上的焦旭星守衛紫禁城,整個天象都搬下來了。
紫禁文化傳承者金戈先生認為,紫禁城的建設,把古代建築學想像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