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也被稱為通往居民家中的「最後一公裡水」,日常管理很重要。前天下午,由思明區市政園林局主辦、思明區環衛處承辦的二次供水公益宣傳活動走進育秀社區,活動採用有獎問答、派發精美宣傳手冊、現場諮詢等,普及二次供水的常識,讓居民重視用水安全。
依照《福建省城市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二次供水設施實行業主負責制,由業主或業主委託的物業管理單位具體負責二次供水設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文/圖 記者 謝雨真 通訊員 葉曉玲
居民以為水錶統計出錯,其實是供水設施受損滴漏
「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個人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通過管道再供用戶或自用的形式。「簡單地說,如果以一個公共水錶做劃分,『表前』的是市政供水,『表後』的就是二次供水。」水務集團售水公司二次供水管理部副經理翁振坤說。
有不少居民對於二次供水還不是很了解,記者在活動現場隨機詢問了幾位居民,林女士疑惑「是不是要從其他地方調水來供」,而許先生的理解則是「供兩次水」。
翁振坤說,工作人員在與客戶打交道的過程,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其實,二次供水是用水安全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小區如果對二次供水設施管理不善,或是沒有按時清洗、消毒,那麼水質必然會受到影響。尤其是有的二次供水設施還採取混凝土、鍍鋅管等,一旦設施老化,流出的水可能就是髒水或黃水,即使家裡安裝淨水器也未必能解決問題。
「有時候居民以為是水錶統計出錯,其實不是。」翁振坤說,有的小區因二次供水設施受損,日常用水發生滴漏,導致水資源浪費,並且會對供水水壓造成影響,高層住戶在高峰期用水時不暢。
每天跑三四個小區檢查
18個小區接到整改通知
據了解,育秀社區的宣傳活動只是開端,思明區市政園林局二次供水辦公室(簡稱「二次供水辦」)工作人員黃觀琪說,接下來這樣的宣傳活動將逐步走進更多社區。通過這些活動,希望能引起居民對二次供水的重視,提醒他們平時監督物業加強對供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保證小區的水質。
小區居民的監督屬於「內部監督」,那麼「外部監督」就是由二次供水辦負責。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0月31日,該辦公室共出動檢查人員2144人次,檢查單位543家,抽檢水樣514份(檢測餘氯),合格水樣474份,水質合格率達92.22%;二次供水按期清洗504家,清洗率達92.82%。「我們基本每天都要跑三四個小區檢查。」黃觀琪說。
從數據來看,二次供水水質合格率和清洗率都頗高,不過二次供水辦仍發放了18份整改通知書。
在督促整改時,二次供水辦並不是當「甩手掌柜」,而是提供悉心指導。據了解,已有故宮商廈、華建大廈、鴻山公園等單位自行完成了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城市花園等項目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也正在進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