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他們卻每天都」生不如死「
芬蘭位於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裡。地勢北高南低。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
芬蘭的歷史上產生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藝術家:偉大的音樂家西貝柳斯以他特有的才華開創了民族音樂的新紀元,被譽為芬蘭民族音樂之父;語言學家倫洛特搜集編撰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史詩《卡勒瓦拉》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最偉大的史詩之一;著名建築設計大師阿爾瓦·阿爾託以實用功能性主義的浪漫風格設計建造的建築為芬蘭留下了眾多凝固的藝術珍品。在聯合國每年的《世界幸福報告》中,芬蘭榜上有名,近幾年直接「壟斷」了第一的位置,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
但芬蘭人的形象常常是陰鬱的,獨來獨往,不與人有眼神交流,甚至認為看著別人是非常沒有禮貌的;他們不苟言笑,把歡笑視為 '' 禁忌 '';他們十分重視私人空間。對於更加 '' 外向善談 '' 的國家來說,芬蘭人有點 '' 不太正常 ''。連芬蘭人都開自己的玩笑:內向的芬蘭人在與你說話時會看著自己的鞋,外向的芬蘭人會看著你的鞋。近年芬蘭全國目前患抑鬱症的人逐漸增多,導致越來越多的芬蘭人提前退休,他們可以說是過得」生不如死「。
在這個冬天平均氣溫零下二十度,某些區域常年見不到陽光的地方,如此「社交恐懼」的芬蘭人到底有什麼好快樂的呢?有個段子是這麼解釋的:「芬蘭人為什麼最快樂?因為不快樂的人已經自殺了。」這句玩笑話也許並不無道理。對於還活著的人而言,在這個世界上最穩定,最安全的國家裡,如果真有什麼幸福秘訣,那就是芬蘭人對未來不會有過分的野心——換句話說,他們不會努力變得快樂,結果,他們更快樂。至於我們所理解的「社交恐懼」,對於芬蘭人來說,不動聲色就是一種表情,沉默,就是一種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