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6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中國網 中國網 收錄於話題#中國網評54個
中國網評論員:樂水
責任編輯:戚易斌 唐華 蔡曉娟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回顧近年來中央政治局的歷次集體學習,前沿科技已經成為一項日益重要的主題。繼「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之後,如今「量子科技」也進入了大眾視野。
量子科技乍聽起來,似乎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非常遙遠,但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如北鬥導航衛星、計算機晶片,以及醫學核磁共振技術等,都廣泛應用量子科技。如果沒有量子科技,甚至連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也不會存在。
量子科技的應用場景無處不在,其所帶動的相關產業規模更是驚人。早在20世紀90年代,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萊德曼就指出,量子力學貢獻了當時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如今這個比例還要更高。對於我國來說,量子科技的市場前景也相當廣闊,且發展速度極快。就我國的量子通信行業而言,2017年市場規模就達180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805億元。
不過,量子科技的應用在今天仍屬於早期階段,其巨大潛力仍然沒有得到充分釋放。谷歌公司曾稱,量子計算機可以用200秒算完今天超級計算機要花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量;未來指甲蓋大小的量子存儲晶片就可以把人類社會幾百年的信息數據都儲存下來。
正因為量子科技具有令人瞠目的發展前景,這一領域也因此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競相角逐的賽場。2018年12月,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國家量子計劃法案》,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向量子研究注入12億美元的資金。近期歐盟委員會也對「歐洲高性能計算共同計劃」進行了升級,擬投資80億歐元,發展超級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2019年,IBM公司公開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量子計算機IBM Q System One。與此同時,谷歌公司也發布測試了53量子位處理器,並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
相較而言,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仍處於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階段。而在量子通訊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2016年,我國「墨子號」試驗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量子通信產業化的開端。2017年世界首個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正式建成開通。與傳統通訊方式相比,量子通訊具有長期性和高安全性的特點,能夠充分滿足政務、國防、金融等敏感領域的信息傳輸保密要求。同時,量子通訊產業也是自近代以來第一個由中國開啟的全新產業,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時強調,要充分認識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了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現代國家之間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創新的競爭。
重視科技創新就意味著需要不斷加大對科技領域的扶持力度。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對於科技研發的投入持續增加。科技部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19%。而在1999年,這個數字僅為678.9億元,佔當年GDP比重的0.83%。迅速增長的研發投入是支撐我國科技創新不斷進步的堅實動力。
重視科技創新也意味著重視科學家、重視科學家精神。基礎科技的研究周期長、見效慢、風險高,非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不可。如果以急功近利、追求短期變現的心態來從事科技創新,恐怕不僅無益於科技進步,還可能走上「邪路」「歪路」,結果適得其反。因此,各級政府和企業在投入研發資金的同時,切記要尊重科學家的自主性,尊重科學研究的客觀規律。
量子科技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前沿領域,必將對未來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今天,誰下好了量子科技的先手棋,誰就搶佔了未來發展的制高點。2016年,「創新驅動」首次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之中。這標誌著中國已經將科技創新視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之一。此次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進行集體學習,將有助於進一步引導整個社會形成尊重科學、重視科技的良好風氣。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原標題:《中國網評 | 下好量子科技的先手棋,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