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是雙恆星系統?---涅墨西斯星的猜測

2020-11-14 無碼星空

在地球漫長的演化歷史之中,發生過多次生物大滅絕。考古學家對各時期古生物化石的分析顯示,在過去的2.5億年裡,曾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但奇怪的是,這5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卻是有規律可循:它們的時間間隔都是2600萬年左右。有科學家認為,這一規律與一顆看不到的太陽伴星有關,這顆伴星是在太陽系以外的遙遠軌道上繞太陽運行。


太陽系雙星系統假想圖

於是涅墨西斯星被假想出來了。是科學家們猜測的一顆可能存在的太陽的伴星。涅墨西斯星在其與太陽互相公轉的軌道上,每隔約2600萬年到達近日點時,周期性地通過其引力影響,改變奧爾特雲內部彗星和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導致部分彗星和小行星受引力影響進入內太陽系,其中進入內太陽系的少數彗星和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影響,被地球捕獲,成為近地小行星(註:近地小行星絕大多數來源於小行星帶),部分體積較大的彗星或小行星受地球引力作用,周期性的撞擊地球。地球每一次遭受規模較大的撞擊,都會使內部環境發生劇烈變動,溫度急劇上升,以至生物大規模從地球上滅亡。


小行星撞擊地球

天文學家相信涅墨西斯星的存在,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在1000億-4000億顆之間,其中超過一半的恆星都是雙星系統,這就讓太陽系顯得很特殊,如果證明涅墨西斯星的存在,就表明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這樣奧爾特星雲的存在也會變得合理。

雖然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這顆伴星是確實存在的。但科學家猜測這顆伴星是發光很弱的紅矮星,其運行軌道很長,呈雪茄形,與地球的最遠距離為2光年,最近的距離為太陽到冥王星距離的1000倍。

有一條線索就是冥王星軌道外的塞德娜星,其軌道偏心率極大,近日點和遠日點分別為76個天文單位和975個天文單位 。其驚人的偏心率可以間接證明涅墨西斯星的存在,當可能存在的涅墨西斯星運行到近日點附近時,塞德娜可能被太陽引力和涅墨西斯星引力同時影響,從而使其公轉軌道和偏心率受到影響。


太陽和涅墨西斯星

數千年以來,人們從未發現過太陽的伴星,關於涅墨西斯星的猜測,未來也會繼續這個話題的討論,也許有一天真的會找到這個天體!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啟動「泛星計劃」來尋找涅墨西斯星,相信未來伴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終有一天會揭開涅墨西斯星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太陽系有沒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就目前來看,太陽系是一個雙星系統的可能性並不大。雖然多恆星系統在宇宙中並不少見,例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就是一個多恆星系統,其中包含三顆恆星;天狼星是一個雙星系統;北極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然而,並不存在有力的證據能夠表明太陽也有一顆伴星。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太陽系也是雙星系統?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前段時間,來自國外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研究後認為,太陽系或許曾經存在著一顆伴星,這意味著,太陽系或許曾經是雙星系統。恆星的數量非常多,拿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來說,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大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之間。 而且通過分析,科學家們認為,銀河系中的恆星系統,一半以上都是雙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意味著很多恆星系統中,都有著兩顆恆星,像太陽系這種只有一顆恆星,而且運行還非常穩定的恆星系統,其實還是很難得的。
  • 涅墨西斯的天譴:地球物種的滅絕與神秘的復仇女神星
    一次,男子外出打獵歸來時,被涅墨西斯引至一座水池,在水池中看到的自己俊美的臉,於是愛上了自己,對自己的美貌無法自拔,終日不吃不喝,最終相思而死。涅墨西斯認為,人類不應該因某些方面的優於他人而目中無人,當一個人某些方面強與他人的時候,他的強項反過來就是他最大的弱點。
  • 宇宙真奇妙 美航天局發現有雙恆星類太陽系系統
    遙遠的國度:距地球4900光年外克卜勒-47系統中的行星圍繞著雙恆星旋轉
  • 太陽系曾經可能是雙行星系統,為何現在只有一顆恆星,另一個呢?
    太陽系曾經可能是雙行星系統,為何現在只有一顆恆星,另一個呢?說到太陽,每個人都心存敬畏之心,因為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繼續活下去的保障。在整個太陽系當中,太陽就是它的中心,所有的星體和物質都圍繞著太陽進行旋轉,卻有一些科學家表示,在整個太陽系當中很有可能會存在兩顆太陽這樣的恆星,太陽系其實是一個雙恆星系統,這也就意味著在太陽消亡之後很有可能我們會找到它的替代品,那麼另外一顆太陽到底在哪裡呢?
  • 太陽伴星涅墨西斯星之謎
    1984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教授理察穆勒提出了一個假設,太陽很有可能存在一個伴生的兄弟姐妹,太陽的伴星以希臘復仇與毀滅女神的名字命名為涅墨西斯星(Nemesis),也稱黑暗伴星。他提出這顆恆星很可能成為這些周期性大規模物種滅絕的原因。這一假想引起了科學家認真熱烈的討論。
  • 科學家首次拍到類太陽系恆星系統照片
    這兩顆行星圍繞著一顆和太陽類似的恆星旋轉,這顆名為TYC 8998-760-1的恆星,距離地球約三百光年,比太陽年輕很多,只有1,700萬年左右的歷史。也就是說,這個恆星系統有點像年輕的太陽系。 地外行星的照片非常罕見,這是至今拍到的第一張兩顆地外行星繞行類太陽恆星的照片,也是第三張有兩顆地外行星繞行恆星的照片。
  • 復仇女神「涅墨西斯」2600年的詛咒會應驗嗎
    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個叫查德.穆勒的美國物理學家,在1984年異想天開的提出太陽有一個伴星的假設,並且把這個伴星命名為「涅墨西斯」星,這個「涅墨西斯」是希臘神話裡的復仇女神,因此人們就把這顆想像中的星叫「復仇女神星」。
  • 我們的太陽有顆邪惡的雙胞胎名為涅墨西斯,造成了恐龍的滅絕?
    一個恆星如何形成的新模型進一步證明了假設,不是全部但大多數的恆星誕生至少伴隨著一顆恆星。我們太陽系的太陽或許也不例外。
  • 翻版「太陽系」,有屬於自己的恆星系統,會不會有「人類」生存?
    太陽系和地球對於人類而言有不同意義,正是因為有太陽存在,地球才能圍繞它進行運轉,不過我們以宇宙的角度來看太陽系,只不過是宇宙中極為渺小的星系罷了,拿我們的地球來說,宇宙中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或許有幾億顆,然而在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了宇宙中的第2個太陽系,甚至連恆星系統都和我們所生活的太陽系極為相似,在這第二太陽系內是否有其他外星生命呢?
  • 太陽系或是雙星系統!伴星2600萬年回一次,如今沒人知道它在哪
    恆星系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天文集合,該集合裡包括了一些更小級別的天體,比如行星、衛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等。經過天文學家長期的觀測發現,銀河系中大多數恆星系內都存在兩顆及兩顆以上的恆星,這樣的系統一般來說更加穩定。而我們的太陽系是個特例,只有一顆恆星,但也能穩定地運行,對此有天文學家提出質疑,太陽系真的只有一顆恆星嗎?
  • 雙星橢圓運動(涅墨西斯)
    雙星橢圓運動(涅墨西斯)
  • 雙恆星系統的奇異系外行星軌道:在行星上,你可以看到兩個太陽
    在最初的《星球大戰》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標誌性的場景,盧克·天行者在塔圖因的沙漠中眺望雙日落的壯觀景象。現在,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這種圍繞多顆恆星運行的奇異系外行星世界可能存在於遠離主軌道平面的偏離軌道上。 這一發現對複雜的多恆星系統中行星的形成具有指導意義。
  • 無限系統樹:涅墨西斯的黑點!是個大吃貨,而且竟然怕鬼!
    無限系統樹,第一集說到,玲為了保護堤安米莉安,在緊急關頭召喚出自己的特有胎體涅墨西斯。而通過第二集的劇情,我們可以對涅墨西斯的人設有一個大致了解。下面我們通過幾個場景來看看這位美少女到底是個怎樣的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