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星球大戰》中「死星」,一顆小行星足矣!

2021-01-16 新浪探索


NASA的一名工程師近日提出了一種建造電影《星球大戰》中「死星」的方法,並且該方法與「銀河帝國」所採用的方法截然不同。

  
它不需要將所需的原料從某顆行星上發射到太空中,一顆小行星就足以提供所有的建造材料。與此相比,帝國選用的是一種較為困難的方法。利用小行星來建造死星的工作量要小得多,因為所需的金屬和有機化合物都是現成的。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首席工程師布萊恩·穆裡希德(Brian-Muirhead)在一則視頻中解釋稱,要想建造死星,我們不需要「從行星上將一大堆原料發射到太空中」。

他認為,若能使用宇宙中現成的材料,這一工作將簡單得多。小行星上有金屬、有機化合物和水,這些都是建造死星的必備材料。他在視頻中指出,有了這些材料,你就有了「建造死星所需的一切材料」。


穆裡希德本人近期內並不會建造屬於自己的死星,但他會在小行星重定向任務(Asteroid-Redirect-Mission)中,拉近NASA與小行星之間的距離。在該任務中,科學家們會向小行星上發射一個機器人,從小行星表面搜集一枚石塊,然後讓該石塊圍繞月球轉動,再由載人任務將其收回。穆裡希德稱,他希望我們能在2023年左右完成這一任務。

  
在電影《星球大戰》中,以亞光速飛行的宇宙飛船可以在小行星帶中快速、靈敏地穿梭。NASA目前還無法實現這一技術,但穆裡希德認為,如果降低飛行速度,我們還是有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他指出,其中的關鍵是離子推進技術。電影中的宇宙飛船能夠探測到前方的移動物體,並迅速做出反應,利用強大的離子推進器遠離危險之處。

  
在小行星重定向任務中,NASA使用了四臺離子引擎,能夠實現「低速推進」,讓宇宙飛船在主要的小行星帶之間穿梭。而要想更進一步,我們需要更加強大和先進的動力系統。







tech.sina.com.cn/discovery/微信ID:sinascience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我們可以建造「死星」保護地球
    美國太空總署噴氣動力實驗室(NASA/JPL)首席工程師近日表示,製造一顆《星際大戰》中「死星」那樣的空間站,可以通過改造小行星實現,而不必用向太空發射一大堆材料之後組裝那樣繁瑣的方法。航空航天局噴氣動力實驗室首席工程師繆爾希德(Brian Muirhead)日前接受《連線》採訪時說:「如果想建一個『死星』,可以不用向太空發射一堆東西的方法來建造。」
  • 星球大戰的歷史,就是一部死星的血淚史
    影片的故事設定在《星球大戰3:西斯的復仇》和《星球大戰4:新希望》之間,講述了一群看起來完全不像是英雄人物的義軍集結到一起,並計劃聯合竊取死星設計圖,對抗不可一世的銀河帝國的故事。死星是貫穿《俠盜一號》全片的重要元素,而縱觀星球大戰電影的歷史,圍繞著死星誕生了太多經典的情節和場景,而最終的結局也往往以死星的覆滅而告終。
  • 現實版星球大戰,NASA要在月球上建造「死星基地」,尋找外星文明
    在電影《星球大戰》中,有一個非常強大的超級武器叫做「死星」,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DS-1平臺,它的大小猶如一顆衛星一般,不過卻是一個戰鬥空間站,因為它的上面具有著一個可以瞬間摧毀整個行星的超級雷射炮,威力極大。
  •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死星之謎
    《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死星之謎…1983年首次推出的星球大戰:絕地歸來,綠色和鬱鬱蔥蔥的星球是最臭名昭著的外星種族
  • 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顆適居行星
    從《星球大戰》中傳奇的死星,到《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行星建造設施,建造一個適居星球的想法一直是科幻作家們討論的話題。問題是,我們能做到嗎?如果能做到,我們又該怎麼做?基本居住條件如果想要建造一個可供人類居的星球,我們首先要在太空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場所。最重要的是,這顆星球需要處於適居帶(habitable zone)內。
  • 死星來了!
    死星,銀河帝國的終極武器,是帕爾帕廷的陰謀中一顆重要的棋子。
  • 如何從零開始建造一顆適居行星!
    很多人都嚮往著在外星球的生活無論是建造一個類似行星的空間站,還是完整地複製一顆行星,都遠遠超出了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至少在有生之年,我們都不太可能見證這樣的壯舉。不過,將現有行星地球化倒是一個更可行的選擇。如今,似乎每個人都想進入太空,有些人甚至想在太空中建立國家。
  • 盤點《星球大戰》電影裡出現過的星球
    塔圖因(Tatooine),屬於星系外層空間(Outer Rim)的阿卡尼斯區域(Arkanis Sector),是一顆圍繞著一個雙星系統運動的行星。是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它被設定為一顆巨大的沙漠星球,塔圖因貧瘠荒涼的地表演化出多樣化的地形,著名的包括在《星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的飛車大賽中阿納金天行者驅車穿越的拜加峽谷。
  • 月球或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死星武器
    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中國航天對月球探測取得了較大進步,目前實施的嫦娥三號探測器任務正準備在月球上軟著陸,有些太空專家認為月球可能會被建造成人類的第一個死星武器,也就是說人類將在月球部署飛彈等武器,由於中國航天的迅猛發展,月球很快會變成一個超級武器的試驗場,比如部署巨型雷射武器等,即便月球不被改造成死星武器,也將是人類的第一個外星基地,
  • 科普 死星啊,你都經歷了些什麼!
    看過《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後,很多人對死星產生了些疑問,它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建的?在哪裡建的?
  • 星球大戰系列劇情全解析(下)
    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2016-12-16上映)在《西斯的復仇》與《新希望》之間,有一部上映於2016年的外傳《俠盜一號》。在1977年《新希望》的開篇字幕裡有一句話:「反抗軍的間諜竊取了帝國的終極武器『死星』的設計圖。」《俠盜一號》的全部劇情,即來源於此。
  • 五萬枚樂高顆粒拼成的壯觀星球大戰巨型死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來自Anthony Ducre的樂高moc作品——星球大戰死星。這個龐大的建築寬1.2米,長2.4米,耗用了五萬個樂高顆粒,其中還包括電動軌道,用來實現X翼戰機追逐的場景。還原一艘巨大的可拆卸的UCS超級殲星艦。
  • 遊戲科學:從光劍到死星 星戰的武器美學
    時至今日,《星球大戰》電影及衍生出的諸多作品早已發展成一項文化,當中的無數細節拿出來討論都足以讓愛好者爭上三天三夜,而對普通人來說,一眼看過去最吸引視線的還是那些讓人眼花繚亂,亦真亦假的武器種類,小到光劍大到戰艦都有諸多講究,同樣也是這些最容易成為周邊的設計,成為了我們對《星球大戰》最深刻的記憶。
  • 星球大戰黑科技:光劍有依據 原力靠想像
    雖然距離《星球大戰》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整整38年,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帶來的魔力再度引燃觀眾的熱情。影片中,「原力」成為推動劇情發展和轉折的關鍵。「原力」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存在嗎?人類能否複製絕地武士使用的光劍?宇宙飛船的防護罩是否符合物理定律?在《星球大戰》系列電影中,哪些技術已經成真?
  • 原來《星球大戰》裡真正摧毀帝國「死星」的幕後英雄,另有其人!
    除非我假設你是住在遙遠的銀河系以外的人,你應該知道昨天是5月4日,是青……哦,不對,是星球大戰日。問我為什麼?
  • 經典科幻電影《星球大戰7》即將進攻,你的原力覺醒了嗎?
    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回復 星球大戰 觀看暌違10年的《星球大戰》最新系列《星球大戰 7:原力覺醒》
  • [視頻]配合電影聯動 迪士尼未來世界Epcot樂園變身死星
    美國奧蘭多迪士尼樂園四個遊樂園中,最大的Epcot(未來世界,Experiment Prototype Community of Tomorrow)樂園是根據沃爾特尼迪士尼先生
  • 縱觀大局看《星球大戰7》(9...
    10BBY  韓·索羅從好友蘭多·卡瑞辛(Lando Calrissian)的一次打賭中贏到了傳奇的飛船——千年隼。  0BBY  《星球大戰》的情節  1ABY  帝國建造超級殲星艦(Super Star Destroyer)再次進攻並摧毀了位於雅汶四號星的叛軍大本營,但由於失誤使得叛軍主力全數撤退。
  • 牛人造出真實版「死星」:發射雷射切割金屬
    12月17日,《星球大戰7》將會在國外正式上映。系列粉絲的熱情早已被點燃,其中有動手能力極強的技術帝還嘗試著將影片中「黑科技」變為現實。來自德國的雷射狂熱愛好者Patrick Priebe成功造出了一顆「具備破壞力」的死星,儘管並不能用來摧毀星球但是卻能夠切開金屬。
  • 《星球大戰前傳:俠盜一號》觀前必備背景篇!
    每一部《星球大戰》作品的開篇都會出現相同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