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陰影圓缺,這是個簡單常識,但月相到底是如何變化的,恐怕不少人就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了。利用手邊很容易找到的原料,親手(親口)做一套月相圖,是幫助孩子了解月相變化的最好方式。
月亮自己不會發光,只是因為反射陽光才會發亮。因此,被陽光照亮的那半個月亮是亮的,沒被陽光照亮的半個月亮就是暗的。隨著月亮環繞地球運行,它跟地球、太陽的相對位置也會發生變化,被照亮的半個月亮在我們眼就就會顯示出不同的月相。
準備材料和工具
●盤子一隻。
●奧利奧品牌奶油夾心餅乾。(其實一袋就夠了,多買些以防萬一)
●牙好、胃口好、舌頭靈活家長一名。(牙好能咬出所需形狀,胃口好便於清理剩餘的材料,舌頭是為了舔乾淨碎屑讓作品更加美觀)
製作過程
滿月無需處理,直接可用。
重點的部分來了……以下環節不僅考驗天文學知識,還考驗咬、舔的功力。
務必做到準確、乾脆,猶豫只會讓邊緣參差不齊從而影響美觀。
按順序啃出8個月相。
標好名稱和農曆日期。完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