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金絲猴,拉丁名為Rhinopithecus roxellana qinlingensis,也叫川金絲猴秦嶺亞種,屬於脊椎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靈長目、猿猴亞目、猴科、疣猴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Qinling Golden ,命名人為Wang&Jiang&Li,命名時間是1998年。
其為體型中等猴類。頰部及頸側棕紅,肩背具長毛,色澤金黃,尾與體等長或更長。頭圓,耳短,鼻孔上仰,無頰囊,四肢粗壯,後肢長於前肢,尾長約與體等長。唇肥厚而突出。雄性成獸嘴角有很大的瘤狀突起。體色豔麗,雄獸顏面天藍色,臉頰、額部、頂側及頸側棕紅色,耳毛乳黃色,頭頂有暗色冠狀毛。腹部黃白色,四肢外側灰褐色,內側淡黃色,腹部黃白色。雌性毛色較淡,金黃色毛較短而稀疏。
它的活動範圍在海拔1500-3000米人煙罕至的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有垂直遷移習性,夏季多在3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山林活動,冬季及早春則多在2000米左右低海拔地帶活動。金絲猴的生活環境偏僻。
按家族性的小集群為活動單位。秦嶺金絲猴是一夫多妻式的母系社會。每一個猴群都是由若干個「小家庭」與一個全雄群體組成,小家庭內由一隻成年雄猴和多個成年雌猴、亞成年雌猴以及它們的後代組成。後代長大後,雌性後代會留在家庭內,而雄性後代會被趕出家庭進入到全雄群體中。全雄群體中的個體當然不會甘心寂寞,它們跟隨著「小家庭」群,隨時準備著替換「小家庭」中老邁的雄性。這個看似簡單的社會組織內,個體間卻有著複雜的社會統治與組織關係,猶如一場政治遊戲一樣。
秦嶺金絲猴家族「長幼有序」對「長者」是很敬重的。有了食物,必讓老猴先食。尋得野果之類的美味佳餚,群猴即攀緣其樹,由幼猴採摘,依次傳遞給蹲在樹頂的老猴先食,餘下的方才分食。若誰敢沒—「規矩」,老猴未吃而先食,定會受到「家法」的嚴懲。故秦嶺金絲猴有「孝獸」之稱。金絲猴的王國裡沒有猴王,但存在著社會等級,「家庭」間會因為等級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對待,高等級的家庭起著保護與領導整個猴群的作用。當然它們對食物也有著一定的優先權。無論是在「家庭」之間還是在內部,社會等級都是經常變化的,如成員的變化會使最高等級的「家庭」一夜之間變為最低的,而生了幼子的雌猴也會突然間在「家庭」內耀武揚威。
它主要分布於陝西境內秦嶺山區的周至、太白、寧陝、佛坪、洋縣等地。據有關部門調查估計,秦嶺金絲猴約有3000-5000隻。秦嶺是中國金絲猴分布的最北限。
秦嶺金絲猴能在原始森林裡世代繁衍生息,是不斷適應環境及完善自我的過程,它們的社群行為都是為了克服惡劣環境、抵禦天敵、獲得食物的表現。它們的社群結構都是為了克服近親交配、最大程度地獲得遺傳多樣性的結果。秦嶺金絲猴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真切地希望人類能與之和睦相處。
秦嶺金絲猴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