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2019年7月15日,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西安召開。經過一年的治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那麼,秦嶺有哪些「寶貝」呢?秦嶺四寶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還有很多「寶貝」也許你並不了解。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尋找「你所不知道的秦嶺之最」,探尋巍巍秦嶺中的「C位擔當」,展現秦嶺之壯美,呼籲全社會愛護秦嶺生態環境。
在世界動物分布版圖中,秦嶺佔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作為南北氣候分界線的過渡地帶,秦嶺擁有驚人的物種多樣性和罕見的珍稀瀕危動物資源,是中國14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也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
在秦嶺目前可以監測到的野生動物中,你知道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是什麼嗎?答案是金錢豹。
野生金錢豹種群數量穩定增長
2020年4月,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陝西省龍草坪林業局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資料時發現,興隆嶺和天華山金錢豹種群重要走廊帶區域內拍攝到野生金錢豹畫面。
2020年5月18日18時許,陝西省鹹陽市旬邑縣馬欄國有林場4名職工在開展林區日常監測巡查時,途經轄區南寺北溝溝口約8公裡處,偶遇一隻形似野生金錢豹,距離巡查人員車輛僅15米左右,他們遂打開車窗用手機拍下多張較清晰的照片。後經陝西省野生動物研究所專家確認,該野生動物為金錢豹,是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哺乳動物,屬於食肉目,貓科,豹屬。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程亮說,這表明野生金錢豹棲息地質量不斷恢復優化,野生金錢豹種群數量穩定增長,活動範圍不斷擴大,金錢豹種群已穩定建立。
保護區外多點監測到金錢豹活動痕跡
此外,從2017年至今,在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多點紅外相機監測到金錢豹活動痕跡。
王程亮分析,這說明在本地區金錢豹種群已經由保護區內向保護區外擴散,並且在保護區外建立穩定的金錢豹種群。同時,這裡也是連結天華山、周至、牛背梁、寧陝的關鍵地區,監測到的野生金錢豹,為金錢豹秦嶺種群基因交流和繁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野生金錢豹能夠在保護區外的出現,主要因為,森林覆蓋率提高,保護區村民減少,給金錢豹提供了更廣闊的生活空間;食物鏈已初步形成,給金錢豹提供了豐富食物。愛護和保護野生動物,已成為山區村民的共識; 當地政府層面和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制定並且有力的實施,使得山區居民經濟得到發展,直接傷害野生動物的事件降低,有效的保護了野生動物。
因「分頓」吃飯 需要把獵物隱藏起來
王程亮從事秦嶺野生動物研究已有15年,他向華商報記者介紹,近些年,野生金錢豹種群多了起來,體型也變得比以前更大一些。
金錢豹隸屬食肉目,貓科,豹屬,是中國特產,也被稱為中國豹。棲息於海拔3500米以下的森林,稀樹灌叢和寒溫帶的針葉林中。獨棲,夜行性。常以野兔、雉雞及各種小獸為生,也能捕食鹿類和鬣羚等大型動物。冬末春初為繁殖期,孕期約3個月,每胎多為3仔。
金錢豹生性比較隱蔽,周圍所處森林的植被要好,它捕食的獵物,經常一次吃不完,要「分頓」吃,需要把獵物藏起來,所以需要一個隱蔽的環境。從食物鏈來看,金錢豹吃羚牛,一般吃小羚牛,羚牛生了寶寶後,金錢豹就會注意著,趁著大羚牛不注意,捕獵小羚牛。
能活捕羚牛的野生動物 只有金錢豹
在秦嶺,植物、動物間存在無數個食物鏈,無數個食物鏈又形成一個大大的生態網。比如,金錢豹吃羚牛,羚牛吃草,金錢豹死後,歸入土壤,能量轉給草,形成循環;金錢豹吃小麂,小麂吃草,金錢豹死後,歸入土壤,能量轉給草,形成循環。
食物鏈的形成是自然界弱肉強食等因素產生的進化結果,目前,在秦嶺能監測到的野生動物裡,能活捕羚牛的,只有金錢豹。
感應到動物熱量後 紅外相機拍攝影像
現代科技手段紅外相機是如何安裝的?又是如何拍到金錢豹的呢?
王程亮說,金錢豹晝伏夜出,常在晨昏活動,生性機警,也比較兇猛,人們很少能見到。目前的科技手段,是在樹上安裝紅外相機,紅外相機多次拍到了金錢豹,有時候是三隻金錢豹同框,有時候是兩隻金錢豹同框。一般都是定點監測,紅外相機兩三年會換一個地方,工作人員一般是白天去安裝,比較安全。
紅外相機是通過對熱的感應,然後拍到野生動物的影像。當野生動物通過時,會散發熱量,紅外相機感應到後,會自動觸發拍攝開關,就會拍攝下來。到了晚上,野生動物經過,紅外相機也同樣能感應到熱量,並且用紅外技術產生光線拍下來,只是影像是黑白的。
首次看到金錢豹影像 激動分享喜訊
王程亮說,以前的野生動物調查,白天靠人步行,根據野生動物在夜晚經過時留下的痕跡或腳印或上樹的痕跡來推斷、研究,現在,可以通過紅外相機拍到野生動物的影像,非常激動。「2017年11月,在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做研究,我看到紅外相機拍到了一個野生動物的尾巴,是金錢豹的尾巴,當時心想這次如果能拍到金錢豹就好了,結果後來真的拍到了。當時我非常激動,馬上給同事、朋友打電話分享喜訊。」
野生金錢豹存在 提示生態環境正變好
在各自的食物鏈,存在於頂端的野生動物,能存活下來,說明支持它活動下來的動植物很多,底層豐富結實,如果金錢豹消失了,一定是生態環境出了問題。
作為生態鏈頂級的大型貓科動物金錢豹,由於其生態地位的特殊性,其生存條件相對苛刻,比如,森林要茂密,足夠隱蔽,它要捕獵的羚牛、小麂等要保持動態平衡。
野生金錢豹的存在,起到了「提示」作用,提示人們生態環境正在變好。食物鏈頂部的動物,都有這個作用,比如,金絲猴吃樹葉,那麼森林質量要好,那麼樹上就不能有蟲子,所以鳥要多……所以,如果金絲猴活得好,說明它下面的動植物食物鏈很豐富。金錢豹吃羚牛,那麼始終要保持食物鏈的動態平衡。
自然界生物像一堵牆 每一物種都是牆上的磚
金錢豹一直有,只是很隱秘,它一般也不嚎叫,所以以前人們看到金錢豹的情況也較少,後來,金錢豹曾被人為過量捕殺,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加之棲息地被破壞,在我國多地已基本絕跡,目前在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有發現,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是依據什麼確定呢?王成亮說,數量少只是其中一個指標,還要評估動物的生態功能價值。「總的來說,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就像一堵牆,每一種生物就像牆上的磚,抽走一兩塊磚感覺不到什麼,但如果被抽走得多了,感覺會很明顯,牆會倒,很危險。」
在秦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12種
目前,共有604種脊椎動物生活在秦嶺地區,其中魚類132種(佔全國總種數的4.7%)、兩棲類28種(佔全國總種數的12.7%)、爬行類49種(佔全國總種數的12.9%)、鳥類399種(佔全國總種數的34%)、獸類147種(佔全國總種數的29%),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1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49種、陝西省重點保護動物47種。
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大熊貓,川金絲猴,林麝,朱䴉,羚牛,金錢豹,金雕等;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獼猴,黑熊,金貓,紅腹錦雞,紅腹角雉,勺雞,毛腳魚鴞等;陝西省重點保護動物有貉、豬獾,狗獾,小麂,狍,秦巴北鯢等。
舉世矚目的全球珍稀瀕危物種大熊貓、金絲猴、朱䴉、羚牛、金錢豹、血雉、林麝、大鯢等都生活在秦嶺,另外,還有許多特有物種如華山虎鳳蝶、佛坪紅翅綠鳩、太白壁虎、寧陝小頭蛇等生存這裡。因此,秦嶺山脈是我國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的地區,是珍稀瀕危動物生存的最後「避難所」。秦嶺地區所承載的生物種質資源,在物種、遺傳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上都是具有國家乃至世界戰略意義。
華商報記者 文/任婷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