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2021-01-16 中國新聞網

  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熱點關注】

  編者按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此前在浙江考察時,總書記強調,「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如何認識秦嶺的歷史文化價值與生態意義,從思想上、行動上履行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職責,當好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衛士?光明智庫特邀一線工作者、相關學者講述親歷、分析建言。

  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加強秦嶺生態保護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再次強調,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陝西要深刻吸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的教訓,痛定思痛,警鐘長鳴,以對黨、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把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決不能重蹈覆轍,決不能在歷史上留下罵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鮮明指出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陝西應有的責任擔當。

  保護秦嶺生態,關係中華民族長盛不衰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西起甘肅臨潭縣北部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和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東西長1600千米,南北寬數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秦嶺是我國南北區域分界線與過渡區域,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是我國動植物資源寶庫。秦嶺地區生態環境的好壞,不僅關係到本區域的發展進程和發展質量,更關係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狀況。

  作為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秦嶺素有「南北植物薈萃,南北生物特種庫」之美譽。據相關統計,秦嶺山脈內共有種子植物3446種,其中秦嶺特有種192種,國家保護植物44種;獸類144種,佔全國總數的29%;鳥類399種,佔全國總數的34%。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並稱為「秦嶺四寶」。這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讓秦嶺成為我國動植物資源的寶庫,保護秦嶺生態,就是在保護支撐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基因庫。

  秦嶺是黃河、長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秦嶺北坡是黃河一級支流渭河的主要補給水源地,南坡是長江一級支流嘉陵江和漢江的源頭區,東段的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則是黃河一級支流伊洛河和淮河一級支流潁河的源頭區。秦嶺為我國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流域提供了水源保障,是名副其實的中央水塔。這些河流把秦嶺南北和關東、關西連接起來,溝通了區域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保護秦嶺生態,就是在保護支持我國主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之水。

  秦嶺的天然屏障作用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還孕育了深厚持久的優秀傳統文化。西漢初年,張良曾謂:「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裡,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此所謂金城千裡,天府之國也」。班固言故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周、秦、漢、唐定都關中,西安作為古代王朝和政權都城的時間長達1000餘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秦嶺優越的生態環境。伴隨著都城的發展,優秀的中華文化亦得以在此孕育發展,秦嶺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保護秦嶺生態,就是在保護中華文化的重要起源地。

  回顧歷史,秦嶺生態環境的破壞曾對區域內外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這種破壞在秦朝已經出現。杜牧《阿房宮賦》有云:「蜀山兀,阿房出」,為了建設都城,蜀山的樹木都被砍光了。漢唐時期,位於秦嶺北麓關中地區的都城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長,都城的興建、宮殿的修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巨量薪炭需求,導致秦嶺森林植被急劇減少。因為森林植被遭破壞,無法有效涵養水源,關中地區的水旱災害明顯增加,河流流量普遍減少,昔日「八水繞長安」的盛況難以再現。關中平原曾經有許多著名湖泊,唐以後也逐漸堙廢。明清時期,數百萬流民湧入秦嶺和大巴山區,墾山種植玉米、紅薯等糧食作物,兼營木廠、炭廠、鐵廠、造紙廠,秦嶺山區的原始森林遭到毀滅性破壞,從而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進而影響了當地農業生產進一步發展。「近因山中開墾既遍,每當夏秋漲發之際,洪濤巨浪,甚於往日,下流壅塞則上遊泛濫,沿江居民沈灶產蛙亦其常矣」,類似記載在清代的地方文獻中比比皆是。唐以後,關中不再作為諸王朝都城的首選地,明清以後秦嶺地區經濟的貧困落後,與秦嶺生態環境的惡化有著緊密聯繫。

  履行職責,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秦嶺地跨甘肅、四川、陝西、河南4省,主體位於陝西境內。陝西處於秦嶺區域的地市有6個,有35個縣(區)全部或部分在秦嶺地區。陝西境內的秦嶺南坡是漢江、嘉陵江和丹江的源頭區,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北坡是渭河的主要補給水源地。綜觀歷史,秦嶺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嚴重的地區也是在陝西境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陝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係自身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全國生態環境大局」。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是陝西全省上下的責任擔當。

  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破解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提供了理念啟迪和現實遵循。只有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才能精準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當好秦嶺生態衛士,不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必須優先解決地區貧困問題。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是一對長期存在的矛盾,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始終是人們考慮的首要問題。目前,秦嶺地區還有許多人口沒有脫貧,是我國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解決地區貧困問題是落實秦嶺生態保護責任的題中應有之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要瞄準突出問題精準施策,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工作」。

  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必須著力加強地方官員考核。地方領導幹部不僅是各項地方政策措施的規劃者制定者,更是中央和地方各項政策措施的踐行者實施者,其生態保護意識及行動尤為重要。實際上,各級政府頒發過不少生態保護文件,如2007年《陝西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和《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2013年《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但仍然出現了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的問題,這反映出地方領導幹部的態度和行動存在很大缺陷。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各級地方領導幹部任何時候都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才能在思想上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同時,組織和監察部門也要制定詳細的官員政績考核制度,將秦嶺生態保護納入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實行秦嶺生態保護一票否決制。

  要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必須重視協調不同主體利益。秦嶺覆蓋範圍廣,涉及4個省級行政區、幾十個市級和縣級行政區,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建議由中央政府組織專門機構,做好統一規劃,協調各行政主體之間的關係,明確各方責任,協同推進保護行動。秦嶺生態保護雖然關鍵在陝西,但受益者不僅僅是陝西,應在財政上和資源分配上給予陝西一定的生態補償,共同守護好秦嶺生態環境。

  (作者:王社教,系陝西師範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

相關焦點

  • 保護秦嶺 | 《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解讀
    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中的建築維護和修繕應當按照相關規劃的要求實施,保持其傳統格局、歷史風貌和空間尺度。第五十五條進行各類建設項目,應當依法進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或者審查後未予批准的,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
  • 陝西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
    原標題: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組全體會議 劉小燕講話 10月13日,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會議指出,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執法檢查、依法保護秦嶺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義、生態意義和戰略意義。要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當好秦嶺生態衛士。
  • 鄠邑區舉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一周年暨「清潔秦嶺...
    12月1日上午,西安市鄠邑區舉行《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頒布一周年宣傳月暨「清潔秦嶺」行動啟動儀式,區委書記範九利、區長李化、區人大副主任楊建敏、副區長王凱、區政協副主席管永華,活動邀請市秦嶺保護局李朝暉副局長,區委秦保委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志願者等200餘人參加。活動由副區長王凱同志主持。
  • 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
    按照省委部署,11月30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郭永平赴周至縣,對他聯繫的重大項目「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工程」進行調研。他強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安全的大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秦嶺極為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無可比擬的戰略價值,讓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
  • 【陝西社科】生態環境保護是「很大的政治」的中國邏輯及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實踐及取得的成就說明,生態環境保護「裡面有很大的政治」這個論斷內涵豐富、意義深遠,體現著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獨特邏輯,反映了中國生態環境治理的寶貴經驗。在中國,生態環境保護裡面之所以有很大的政治,原因在於:其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關係民生人心。
  • 時政熱點: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巡視整改情況公布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7月10日,陝西省發改委、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業局等4個省級部門單位和西安、寶雞、渭南、漢中、安康、商洛等6個設區市黨組織通過陝西省紀委監委官方網站「秦風網」向社會公布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巡視整改進展情況,接受幹部群眾監督。
  • 探尋秦嶺C位擔當:揭秘處在秦嶺食物鏈最頂端的野生動物金錢豹
    開欄語:2019年7月15日,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西安召開經過一年的治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那麼,秦嶺有哪些「寶貝」呢?秦嶺四寶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還有很多「寶貝」也許你並不了解。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尋找「你所不知道的秦嶺之最」,探尋巍巍秦嶺中的「C位擔當」,展現秦嶺之壯美,呼籲全社會愛護秦嶺生態環境。
  • 金山變「金山」——小秦嶺生態治理的觀察與思考
    小秦嶺不為人知的,是它的特殊地位——矗立於黃河大「幾」字形拐彎處,乃黃河中遊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半個多世紀來粗放無序的黃金開採,讓小秦嶺由綠樹繁茂、鳥語花香變成了渣坡滿山、河水混濁。還小秦嶺以寧靜,還母親河以清流。4年多來,一場再造小秦嶺的生態文明捍衛戰,成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論」的生動範例。金山終有挖盡時,綠水青山將永續。
  • 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8—2025年...
    第二節 加強水源保護實施凝聚保水護水共識、加強點源面源汙染治理、推進水源涵養和生態建設、提高水源地風險管控能力、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體系、拓展區域協作等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六大行動計劃」,實施最嚴格水質監管措施,保持和改善水生態,確保丹江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在II類及以上,主要入庫河流水質符合水功能區要求,履行水源地保護責任和擔當
  • 保護秦嶺 | 秦嶺有生靈——金絲猴
    保護秦嶺 | 秦嶺有生靈——金絲猴 2020-12-18 0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嶺野生動物與生態系統保護調查之四:生態系統 萬物的普遍聯繫
    在全市範圍開展了野生動植物執法檢查,加強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積極進行野生動物救護,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今年我市相關部門持續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集中分布的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森林公園、溼地公園等區域的河道兩側、溝峪、山區聚居點等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全方位摸排,堅持查源頭、端窩點、打鏈條,全環節實施精準打擊,保護秦嶺野生動植物資源及生態環境安全。
  • 秦嶺植物保護|一片葉,記錄秦嶺的色彩
    資料圖片保護秦嶺植被需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如果沒有森林,秦嶺的水土流失可能比黃土高原更嚴重。」陝西省林業廳規劃院副院長葛安新說。9月26日,記者見到葛安新時,他剛剛結束關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的立法調研。 秦嶺森林保護,是葛安新多年來的工作重心之一。「陝西省的森林覆蓋率為43.06%,秦嶺的森林覆蓋率在70%以上。
  • 生態環境部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等工作進展並...
    六要與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起來,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七要與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起來,全面落實生態環境領域改革任務。八要與加快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結合起來,錘鍊打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鐵軍隊伍和鐵軍機關。
  • 保護秦嶺|關愛秦嶺最大的食草動物羚牛!
    、冷杉等樹皮及灌木嫩枝,並照曬利用陽光取暖秦嶺羚牛秦嶺羚牛主要分布在秦嶺西段高海拔地帶,茂密的叢林具有涼爽、溼潤的氣候,不僅適宜羚牛的生活繁衍,也為他們提供了豐美的食物。秦嶺羚牛,又被稱為「秦嶺金毛扭角羚」,是秦嶺山脈的特有野生動物,也是秦嶺中最大的食草動物,它們一般生活在秦嶺主脊海拔150-3600米的針闊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和高山灌叢草甸,是一種集群性很強的動物,也是世界上羚牛四大亞種之一。
  • 代表委員話法院丨潘海燕:強化司法責任擔當 守護長江生態文明
    潘海燕:省人大代表強化司法責任擔當 守護長江生態文明」戰略,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尤其在長江生態保護這一點上,我關注較多,也深有感觸。如皋法院自2019年7月跨區域管轄南通、泰州、揚州「三審合一」環境資源案件以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持續抓實幹、出實招、創新招,今年審結的環境類案件近300件,收繳生態環境修復金300餘萬元。
  • 【自然資源報】劃好監測網格 護衛秦嶺生態
    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寶庫。古詩句裡「伐薪燒炭南山中」,這個南山指的就是秦嶺。但近年來,人類活動過度活躍,嚴重影響了秦嶺地區的生態安全,引起了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 秦嶺氣候生態災害風險新特徵與應對策略
    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秦嶺氣候生態新特徵如何,如何充分發揮氣象在生態保護和修復中的支撐保障作用,既要開發利用好秦嶺氣候資源,又要科學防範氣候生態風險和極端天氣氣候災害,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秦嶺氣候生態災害風險新特徵及其影響廣義的大秦嶺,跨豫、陝、甘、青、川、渝、鄂,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4%,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 【中國科學報】楊星科與秦嶺昆蟲「志」
    他志在秦嶺昆蟲志。  「秦嶺區域位置獨特、生態功能特殊,是我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秦嶺脊椎動物志與植物志均已完成,而秦嶺昆蟲的研究非常滯後。」作為我國著名昆蟲學家和中科院西安分院黨委書記,楊星科決心利用退休前的這幾年聯合同行一起完成秦嶺昆蟲志的編寫。  這是個「大活兒」——十卷本;秦嶺也不僅僅是幾座山頭——總面積為82920平方公裡。困難顯而易見,但楊星科還是很想試試。
  • 寶雞市完成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尾礦庫「一庫一策」安全...
    為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秦嶺生態保護區治理工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切實提高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尾礦庫安全保障水平。
  • 秦嶺淮河被賦予的地理意義?
    世界上很多國家南北方的界線多數由歷史習慣形成,並不存在顯著的天然地理分界。秦嶺淮河除了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以外,其地理意義還有很多:1、氣溫:1月份0℃等溫線2、日均溫≥10℃、積溫4500℃等值線3、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線5、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區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