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完成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尾礦庫「一庫一策」安全...

2021-01-10 網易新聞

為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秦嶺生態保護區治理工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色發展、安全發展理念,切實提高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尾礦庫安全保障水平。按照省廳要求,我局積極主動配合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對我市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32座尾礦庫開展「一庫一策」安全風險綜合評估工作,截止目前,尾礦庫風險評估、治理方案提交、資金撥付等工作已全部完成。

一是領導重視,及時安排部署。2020年6月30日,省應急管理廳印發了《關於下達2020年省級安全生產專項資金項目計劃的通知》,向我局下撥2020年安全生產專項資金55萬元,用於聘請專業機構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對我市32座尾礦庫開展安全風險綜合評估,項目內容包括對32座尾礦庫排洪涵洞、浸潤線、壩體穩定性在線監測管理、安全運行現狀風險調查評估。按照省廳部署要求,我局及時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小組,明確專人負責,印發了《關於做好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尾礦庫「一庫一策」現場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鳳縣、太白縣、眉縣應急管理局及有關企業高度重視,認真做好「一庫一策」現場排查資料準備工作,積極配合、通力協作,確保如期高效完成了尾礦庫「一庫一策」風險評估相關工作。二是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實施。通過對我市32座尾礦庫安全風險評估,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提交了《陝西省寶雞市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報告》、《陝西省秦嶺生態保護區尾礦庫源頭治理頂層設計方案》和《陝西省嘉陵江上遊尾礦庫治理實施方案》,我局先後四次徵求相關縣局和企業意見,向省廳及時反饋上報相關修改意見,經過和省廳、評估單位座談討論,確定具體整改實施方案,預計2021年至2023年通過閉庫銷號、提升改造加工藝改造、提升改造和鞏固提升等治理方式,確保各類隱患整治到位。 三是落實責任,開展全面治理。通過開展尾礦庫「一庫一策」安全風險評估,在區分政府和企業責任的基礎上,按照「政府主導、企業負責」的原則,落實資金,並通過申報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引導撬動地方和企業資金投入尾礦庫隱患治理。全市秦嶺生態保護區及嘉陵江流域32座尾礦庫整治工作,擬投入資金26588萬元,申報中央轉移支付資金18478萬元,地方和企業資金8109萬元。預計到2023底,我市將基本健全尾礦庫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長效機制,促使秦嶺生態保護區尾礦庫總量明顯下降,存量大幅下降,在用尾礦庫本質安全水平、風險監測手段、應急處置能力將顯著增強,尾礦庫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相關焦點

  • 保護秦嶺 | 《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解讀
    第二條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範圍內進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開發等活動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範圍(以下簡稱秦嶺範圍),是指本省行政區域內秦嶺山體東西以省界為界、南北以秦嶺山體坡底為界的區域,包括商洛市全部行政區域以及西安市、寶雞市、渭南市、漢中市、安康市的部分行政區域。
  • 重慶河系「補短」記——北碚梁灘河「一河一策」的實踐與探索
    新華網 劉磊 攝退耕還河、特色巡河解決岸上源頭問題「一河一策」是河長制發揮實效的重要基礎。今年5月初,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重慶市反饋督察情況,指出有些河流「一河一策」方案不嚴不實,部分區縣巡河不查河現象突出。這再一次強調了精準施策的重要性。
  • 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8—2025年...
    ——統籌考慮自然生態整體性和系統性,將秦嶺海拔2600米以上區域、《陝西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域和秦嶺東段中低山水土保持區域,以及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核心景區、森林公園核心景觀區和生態保育區、地質公園地質遺蹟保護區、溼地公園溼地保育區和恢復重建區、重要溼地河流最高水位以內區域、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以及生態公益林、洪水調蓄區、重要水庫
  • 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此前在浙江考察時,總書記強調,「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如何認識秦嶺的歷史文化價值與生態意義,從思想上、行動上履行好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職責,當好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衛士?
  • 為什麼說秦嶺是我國的中央水塔?
    狹義上的秦嶺,是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川,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至嘉陵江。是嘉陵江、洛河、渭河、漢江4條河流的分水嶺。東西綿延400公裡一500 公裡,南北寬達100公裡一150公裡,是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分界嶺,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徵。
  • 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
    新華社重慶1月1日電 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修復以生物多樣性為指標的長江生態系統,從1日起,長江流域重慶段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  記者從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獲悉,2019年12月31日前,重慶水生生物保護區率先完成漁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簡稱禁捕),包括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段、烏江—長溪河魚類市級自然保護區、酉陽三黛溝大鯢縣級自然保護區、合川大口鯰縣級自然保護區這4個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嘉陵江合川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重慶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 秦嶺是一座動植物基因庫
    巍巍秦嶺,橫亙於中國中部,既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文化祖脈和中央水塔,也是一座「中央國家公園」和「自然基因庫」,是我國乃至世界都極為罕見的生物資源寶庫,蘊藏著大量珍貴野生動植物資源。10月5日,「丈量大秦嶺·人文與自然的體驗對話」在陝西省寶雞市秦嶺主峰太白山下舉行,有將近四十年工作經驗的秦嶺動植物專家黨高弟向大家進行了一次關於秦嶺動植物知識的科普,受到熱烈歡迎。
  • 陝西寶雞市秦嶺山區頻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金絲猴
    中新網西安11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軍鋒 田小偉)記者24日從寶雞市林業局了解到,寶雞市馬頭灘林業局工作人員22日在大南溝管護林區撫育作業時,偶遇了一隻野生金絲猴。這次發現金絲猴的寶雞市馬頭灘林業局管護林區位於寶雞市區南郊秦嶺之巔,是該市馬頭灘林區首次發現野生金絲猴。圖為金絲猴。 張文兵 攝據介紹,發現的這隻野生金絲猴活動敏捷,體格健壯,可愛大方,時不時接過林區工作人員手中的食物,任憑大家拍照攝影。
  • 全省礦山礦企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整治工作推進會在會理縣召開
    12月2號,四川省礦山礦企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整治工作推進會在涼山州會理縣召開,會議貫徹落實長江流域尾礦庫汙染防治工作推進會暨危險廢物聯防聯控工作座談會會議精神
  • 徒步大秦嶺 穿越野性天堂 領略中國史詩
    秦嶺國家森林步道穿行河南秦嶺、陝西秦嶺、甘肅秦嶺,這雖不是全部秦嶺,卻是秦嶺地理最壯美、生態最優美、人文最華美的一部分。        徒步秦嶺       漫步南北方分界線        眾所周知,秦嶺-淮河一線是生態中國的南北方氣候分界線,也是人文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 守護秦嶺毫釐不差的美|大秦嶺|陝西測繪局|權勝傑|網格員|北鬥基準...
    秦嶺,「國家中央公園 」,綿延1600多公裡,劃南北、造江河,哺育萬千生靈,傳承華夏文明,是橫亙在中華大地上的生態安全屏障。陝西省境內,秦嶺面積達5.82萬平方公裡,涉及6個市、39個縣(市、區)。面對如此之廣的範圍以及複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態保護工作該怎樣開展?
  • 金山變「金山」——小秦嶺生態治理的觀察與思考
    而且,此次礦山治理和生態修復的原則是「誰礦權誰負責、誰受益誰清理、誰破壞誰恢復」,不僅要挪金窩,還要掏腰包,怎一個難字了得!有組織律師團「要說法」的,有夜裡把保護區堵上的坑口扒開的,有玩「失聯」的,有硬挺著不幹的。時任三門峽市副市長的牛蘭英分管小秦嶺礦山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工作。一開始,工作推進緩慢,她經常上山「批評人」。
  • 陝西日報|秦嶺 動植物的樂園
    雖比四川大熊貓晚近100年面世,但秦嶺從此成為了被人們了解的大熊貓又一集中分布地。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陝西秦嶺野外大熊貓約345隻(不含幼體),與10年前相比,野外大熊貓種群數量增幅達26.4%,增幅為全國最高。
  • 【自然資源報】劃好監測網格 護衛秦嶺生態
    秦嶺是我國南北地理與氣候的分界線,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寶庫。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寶庫。古詩句裡「伐薪燒炭南山中」,這個南山指的就是秦嶺。但近年來,人類活動過度活躍,嚴重影響了秦嶺地區的生態安全,引起了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 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
    按照省委部署,11月30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郭永平赴周至縣,對他聯繫的重大項目「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工程」進行調研。他強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安全的大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秦嶺極為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無可比擬的戰略價值,讓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
  •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青山碧水映藍天...
    而紅嘴鷗留戀重慶的背後,是渝中區對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十三五」期間,渝中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邁上新臺階,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 秦嶺氣候生態災害風險新特徵與應對策略
    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秦嶺氣候生態新特徵如何,如何充分發揮氣象在生態保護和修復中的支撐保障作用,既要開發利用好秦嶺氣候資源,又要科學防範氣候生態風險和極端天氣氣候災害,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秦嶺氣候生態災害風險新特徵及其影響廣義的大秦嶺,跨豫、陝、甘、青、川、渝、鄂,約佔中國國土面積的4%,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 環保部就生態環境問題約談五個自然保護區負責人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據環保部消息,2016年1月13日~14日,就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河南小秦嶺、寧夏賀蘭山、山東長島、廣東丹霞山等5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環境保護部約談了5個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
  • 春到牛背梁 帶你領略秦嶺「天然基因庫」的風光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山脈東段,佔據長安、柞水、寧陝三區縣,是西安市和陝南地區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因其山脊像牛背而得名。保護區擁有奇特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質遺蹟,孕育了最豐富的生態環境和珍稀瀕危動植物,被稱為動植物種的「天然基因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