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是一座動植物基因庫

2020-10-09 西北旅遊傳媒

巍巍秦嶺,橫亙於中國中部,既是中國的南北分界線、文化祖脈和中央水塔,也是一座「中央國家公園」和「自然基因庫」,是我國乃至世界都極為罕見的生物資源寶庫,蘊藏著大量珍貴野生動植物資源。10月5日,「丈量大秦嶺·人文與自然的體驗對話」在陝西省寶雞市秦嶺主峰太白山下舉行,有將近四十年工作經驗的秦嶺動植物專家黨高弟向大家進行了一次關於秦嶺動植物知識的科普,受到熱烈歡迎。

秦嶺動植物專家 黨高弟

秦嶺無閒草

秦嶺在同一緯度附近東西綿延約1600公裡,這不僅使秦嶺自西向東有帶狀的完整植物區系,高大的山體也使秦嶺植被垂直分布特徵明顯,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秦嶺成為一座天然的植物園。據介紹,秦嶺山系種子植物多達3800多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紅豆杉、獨葉草等4種;二級保護植物有連香樹、太白紅杉、秦嶺冷杉等13種。

據悉,銀杏、水杉等植物在地球生命的早期隨處可見,在經歷第三季、第四季冰期之後,這些珍貴的植物大多銷聲匿跡,而秦嶺山中的野生銀杏、水杉、銀杉幸運的保留了下來。

偉大的秦嶺不僅珍藏了國家瀕危重點保護植物,還生長著眾多中藥草。相傳藥王孫思邈曾隱居秦嶺主峰太白山,這裡流傳著一句話:「秦嶺無閒草,採來都是寶。」據不完全統計,秦嶺山系中的中草藥佔全國藥材種類的30%以上,珍貴藥用植物有天麻、杜仲、猴頭、太白貝母、太白米、七葉一枝花等,普通藥用植物有大黃、黃芪、細辛、五加皮以及更多。

秦嶺是氣候、水文、土壤、地質、生物等因素的天然分界線和交匯帶,森林資源同樣豐富多彩,秦嶺氣候的垂直分布和南北差異變化在海拔2800-3500米形成了茂密的森林帶,秦嶺紅杉是我國特有樹種,是秦嶺山區唯一生存的落葉松屬植物,對於研究秦嶺植物區系和落葉松地理分布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秦嶺有生靈

豐富的植物種類和植被類型,為野生動物的棲息、繁衍、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據統計,秦嶺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䴉、豹、林麝等10餘種;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豺、黑熊等65種。在所有野生動物中,最著名的當屬憨態可掬的秦嶺大熊貓

秦嶺大熊貓的化石早於四川大熊貓化石,代表了原始的類型,在外貌形態上屬最漂亮的一族,被認定為秦嶺亞種。秦嶺大熊貓分布的中心地帶種群密度和野外的遇見率居全國之最。「竹林隱士」大熊貓在800萬年前是食肉動物,第三季冰期後周圍環境的變化致使大熊貓的食物鏈斷裂,和它同時期的很多動植物滅絕。大熊貓道法自然,適應環境,逐漸從食肉動物變為食草動物,生存至今成已為「活化石」。

動物的生存或消亡,除了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之外,人類活動的影響和破壞是重要因素。一隻雄性老虎需要要300平方公裡的生存空間,一隻雌性老虎需要150-200平方公裡,只有足夠的生存空間和完整的生態系統才能保證老虎有充足的食物來源。1964年冬天,最後一隻華南虎在佛坪被獵殺後,再也沒有見到過華南虎。大自然通過滅絕的華南虎向人類發出警告。

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正是因為有了秦嶺,才有了極其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秦嶺的一草一木,一鳥一蟲都堪稱生物基因發展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秦嶺生態保護法律法規、自然保護區等的建立,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全社會的關注、參與,秦嶺的生態環境逐漸改善,野外大熊貓的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約110隻提高到約400隻,棲息地面積也大幅提升。最後,黨高弟號召與會專家學者各顯神通,共同為保護秦嶺的動植物資源發揮積極作用。

據悉,「丈量大秦嶺·人文與自然的體驗對話」活動由「丈量大秦嶺」主承辦、協辦單位聯合寶雞、天水兩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辦,地質、地理、水文、動植物、民俗、地名、文化、旅遊、傳播等方面專家學者和作家團紛紛從專業角度結合親身探訪經歷,暢談人文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路與方法,共同發表了《2020「丈量大秦嶺」公益傳播行動共同宣言》,提出推動和踐行秦嶺人文與自然科學融合、專業與社會結合、秦嶺山系各部門合作,促進秦嶺生態保護、文化傳播、知識普及、綜合利用等高質量協同發展。

(丈量大秦嶺新聞組:姬建東撰稿)

相關焦點

  • 展示秦嶺豐富動植物資源 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
    西部網寶雞訊 (記者 魯鵬飛) 8月21日,太白山秦嶺動植物展覽館開館暨太白山紅河谷「兩園貫通」啟動儀式舉行。秦嶺主峰太白山,相對高差3280米,形成明顯的垂直地貌、氣候、土壤和生物種群分布帶。這裡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多種多樣的生物種群,其種類繁多,起源古老,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素有「亞洲天然植物園」、「中國天然動物園」之稱。
  • 春到牛背梁 帶你領略秦嶺「天然基因庫」的風光
    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秦嶺山脈東段,佔據長安、柞水、寧陝三區縣,是西安市和陝南地區的重要水源涵養地,因其山脊像牛背而得名。保護區擁有奇特的自然景觀、獨特的地質遺蹟,孕育了最豐富的生態環境和珍稀瀕危動植物,被稱為動植物種的「天然基因庫」。
  • 陝西日報|秦嶺 動植物的樂園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獨特的自然環境使這裡成為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孕育著以「秦嶺四寶」為代表的眾多珍稀野生動物。秦嶺是生物基因庫,不僅有國寶大熊貓在這裡繁衍生息,今年以來秦嶺還發現了不少罕見動植物。
  • 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
    廣義上的秦嶺是指西起崑崙東至大別山那一塊狹長的山脈,在地理上有重要的意義,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是一座怎樣的山?它不是一座山,而是眾多的山脈連成的狹長一片。秦嶺被尊為華夏的龍脈,在秦朝之前也被稱為崑崙,有萬山之祖的美譽。
  • 人類和珍稀動植物基因樣本被送往太空保存,專家:是有意思的探索
    文 | 華商報 馬虎振近日,西北大學提取的金絲猴基因被送到太空一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為什麼要運送人類和動植物基因到太空?對這樣的「太空基因庫計劃」,參與計劃的專家怎麼看?就這些問題,華商報記者日前專訪了著名物理學家、科普作家、廣州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長期研究秦嶺金絲猴的齊曉光教授。
  • 科普連結:動植物基因庫之紅胸田雞
  • 你知道秦嶺有多少種植物嗎?有些和恐龍一個時代……
    秦嶺無閒草,處處都是寶。   秦嶺中的植物起源於公元前6500萬年,由於地處亞熱帶和暖溫帶的交界,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育出了3839種植物。生態的多樣性,讓秦嶺成為名副其實的天然生物基因庫。
  • 秦嶺開工建設世界級國家植物園 賈治邦參加奠基
    新華社西安5月30日電(記者梁娟)30日上午,投資15億元的秦嶺國家植物園在陝西省秦嶺北麓的周至縣集賢鎮正式開工建設。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和陝西省省長袁純清等參加了奠基儀式。    陝西省副省長趙德全說,陝西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局、中國科學院和西安市聯合共建的秦嶺國家植物園,規劃投資15.15億元,擬建成世界一流的主題植物園,打造陝西省除兵馬俑之外的另一個國際著名旅遊景區。    據陝西省林業廳廳長張社年介紹,秦嶺國家植物園總規劃面積458平方公裡,園區整體布局包括植物園區、道文化展示區和珍稀野生動物博覽區三大部分。
  • 盱眙鐵山寺森林公園,有獨特的小氣候,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
    鐵山寺森林公園,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是一座大別山餘脈玄武巖低山丘陵區的森林公園。高海拔多在100米左右,最高點為196.6米,山腰陡峭,崗頂寬平,衝溝平淺,山體連亙。被稱為"南京的後花園"。有40多種野生動物,170多種鳥類,280多種樹木,近千種植物,800多種中草藥,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南北地域邊緣物種,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因而成為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大學等眾多高校的實踐基地。
  • 大覺山被譽為「天然氧吧、動植物基因庫」,是大自然的完美結晶
    大覺山風景區位於江西東部資溪縣境內,佔地面積204平方公裡東區以浩瀚如海的30萬畝原始森林為中心,匯集了各類植物達1498種,並有近40餘種一、二級國家名貴保護動植物,被專家譽為「天然氧吧、動植物基因庫」。
  • 全球最大基因庫在深圳開門迎客
    這裡有一座狀似哈尼梯田的建築依山面海而建,這就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庫。9月22日,國家基因庫開門迎客的當日,來自國內外政界、產業界以及媒體界的人士聚集於此。人們欣賞著別致建築,也在探尋,如此大庫究竟何用?
  •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它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山?
    狹義上的秦嶺,就是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的秦嶺山脈,是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的分界線,東西延綿400~500千米,南北延綿100~150千米。廣義上的秦嶺,由橫跨中國中部的眾多東西走向的山脈構成,西起崑崙,中經隴南和陝南,東至大別山,總長度大約1600千米。長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水系,而廣義上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通常所說的秦嶺就是指的秦嶺山脈。
  • 一山分南北 天然基因庫
    秦嶺全長1600餘公裡,橫亙在祖國腹地,劃分了北方和南方。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垂直落差造就了瞬息萬變的氣候條件。山間雲霧翻騰,時隱時現。山勢巍峨,雄偉壯闊。今天的70年70秒「瞰」陝西系列,讓我們一起欣賞它的雄姿。現在大家看到的是秦嶺山脈,秦嶺全長1600餘公裡,橫亙在祖國腹地,劃分了北方和南方。
  •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視頻截圖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雲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怒江瀘水縣境內,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多種植被類型和多種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種類為目的,以其生物的多樣性,被學術界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
  • 視頻|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視頻截圖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雲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怒江瀘水縣境內,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多種植被類型和多種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種類為目的,以其生物的多樣性,被學術界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
  • 全球最大基因庫在深圳開門迎客,中國的「生命」奇蹟!
    這裡有一座狀似哈尼梯田的建築依山面海而建,這就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庫。9月22日,國家基因庫開門迎客的當日,來自國內外政界、產業界以及媒體界的人士聚集於此。人們欣賞著別致建築,也在探尋,如此大庫究竟何用?
  • 秦嶺生態保護的歷史意義與責任擔當
    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建別墅問題、加強秦嶺生態保護做出重要指示批示。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再次強調,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分享]深圳國家基因庫資料下載
    深圳國家基因庫專題為您提供深圳國家基因庫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深圳國家基因庫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隸屬於省龍裡林場,林場現有林業用地面積17.38萬畝,園區內珍稀植物眾多,現已引種培育珙桐、紅豆杉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5種,桫欏、鵝掌楸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71種,西南地區的植物物種基因庫。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國家基因庫的現狀,如何實現成果轉化?
    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推動生物產業發展和基因技術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著眼於為本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平臺,儲存和管理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是具有國家水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公益性創新科研和產業基礎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基因庫,截止目前已累計處理了近300萬份生物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