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秦嶺|秦嶺野生保護動物——黃喉貂

2020-12-04 陝西高陵

黃喉貂共有10個亞種,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由於它喜歡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稱。耳部短而圓,尾毛不蓬鬆,體形細長,大小如小狐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

棲 息 環 境

棲息地海拔高度為3000米以下。活動於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區、大面積的丘陵或山地森林中,但不受林型的影響,從中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紅松林、秦嶺山地的針闊葉混交林,到雲南西雙版納的季雨林,臺灣、海南的高山森林,都有它的蹤跡。

生 活 習 性

黃喉貂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對所棲息的環境並無嚴格的要求。它以食物及隱蔽為主要條件而多活動於森林中。這種食肉動物的性情兇狠,常單獨或數隻集群捕獵較大的草食動物。黃喉貂生活在山地森林或丘陵地帶,穴居在樹洞及巖洞中,善於攀緣樹木陡巖,行動敏捷。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從昆蟲到魚類及小型鳥獸都在它的捕食之列。

分布範圍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海南、江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來源:三秦網

-end-

相關焦點

  • 保護秦嶺|關愛秦嶺最大的食草動物羚牛!
    歌者吟其歌沉默了一個冬季的茫茫群山仿佛一夜之間變得滿目蔥蘢迸發出無盡生機秦嶺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動物樂園秦嶺羚牛秦嶺羚牛主要分布在秦嶺西段高海拔地帶,茂密的叢林具有涼爽、溼潤的氣候,不僅適宜羚牛的生活繁衍,也為他們提供了豐美的食物。
  • 長江源區瑪可河流域首次發現黃喉貂活動
    新華社西寧4月2日電(記者李亞光)科研人員近日在位於長江源區的瑪可河流域,首次發現黃喉貂活動並拍攝相關畫面。此外,還記錄到馬麝、中華斑羚、水鹿等其他珍稀物種。  去年12月底,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與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瑪可河流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共布設60臺紅外相機。
  • 保護秦嶺 | 《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解讀
    (四)自然保護區一般控制區中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與其他重要生態功能區集中連片,需要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的區域。第三十九條縣級以上野生動植物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或者委託有關科研機構對秦嶺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野生植物及其生長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監測和評估,建立秦嶺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保護地檔案。
  • 平平無奇的黃喉貂,體小卻戰力強悍,可虐殺大師兄、重創大熊貓!
    黃喉貂或許是輝煌鼬科家族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黃喉貂家族旗下還有近10個亞種,個個都是無危。黃喉貂和其他貂屬成員不一樣,大部分貂屬成員都分布在北方嚴寒地區,而黃喉貂卻喜歡溫暖的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區。在我國東北到西南均有分布,雲南西雙版納的季雨林、和秦嶺以南的森林常見其蹤影。
  • 保護秦嶺 | 秦嶺有生靈——金絲猴
    保護秦嶺 | 秦嶺有生靈——金絲猴 2020-12-18 0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嶺植物保護|一片葉,記錄秦嶺的色彩
    秦嶺國家植物園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植物園。164科1052屬3839種種子植物、中國種子植物屬的15個分布區類型、1800多種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國家掛牌收購的中藥材600餘種……多彩的秦嶺、豐富的秦嶺,以古老的譜系和不斷新生的種群,講述著時光的故事。良好的植被覆蓋讓秦嶺成為眾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首選地。
  • 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貂屬是食肉目鼬科的一個屬,居於森林山地,營半樹棲生活。晝夜均能活動覓食,早晨和黃昏活動最為頻繁。多獨居,視覺和聽覺都很敏銳,行動迅捷,善於攀緣。貂有多個品種。屬珍貴毛皮動物。喜安靜,多獨居,一年兩次換毛,食物多樣化,主要食物是魚類。
  • ...秦嶺野生動物與生態系統保護調查之四:生態系統 萬物的普遍聯繫
    有傷害就有保護。人性的不同側面在對待野生動物的具體事件中得到完整體現。2017年3月12日,陝西高速集團西漢分公司秦嶺路政中隊接到電話,過路司機稱秦嶺二號隧道出口發現一隻麂子被撞傷。為避免過往車輛對省重點保護動物麂子造成再次傷害,路政、交警部門立即赴現場管制交通,將受傷的麂子送到林業部門救助後放歸山林。
  • 從「蜜狗子」到「羌仔虎」,黃喉貂為何如此兇猛
    在瑪柯河發現黃喉貂並不算完全的意外,因為上世紀60、70年代,老先生們在青海的調查裡,都有過黃喉貂的記錄。在那些記錄裡,黃喉貂還保留著自己很早的名字「青鼬」,表示和香鼬、艾鼬、黃鼬一樣,它們都是鼬科的成員。
  • 探尋秦嶺C位擔當:揭秘處在秦嶺食物鏈最頂端的野生動物金錢豹
    經過一年的治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那麼,秦嶺有哪些「寶貝」呢?秦嶺四寶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還有很多「寶貝」也許你並不了解。今天起,我們推出系列報導,尋找「你所不知道的秦嶺之最」,探尋巍巍秦嶺中的「C位擔當」,展現秦嶺之壯美,呼籲全社會愛護秦嶺生態環境。
  • 黃喉貂「三訪」綏陽林區檢查站「順手牽肉」
    黃喉貂「造訪」的綏陽林區一處檢查站 王鳳東 攝中新網牡丹江6月23日電 (高海生 記者 王琳)黑龍江綏陽林業局有限公司於23日發布消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於近期三次「造訪」綏陽林區,「竊取」了狗食盆中的魚肉、檢查站廚房中的鮮肉。
  • 秦嶺野生羚牛數量超過4000頭
    每年6月至8月,海拔2400米以上的秦嶺高山上食物豐富、氣溫涼爽,羚牛群早上和晚上會到山脊附近覓食,中午則進入叢林休息。近年來,陝西省瀕危野生動物生存狀況得到改善,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羚牛數量超過4000頭。
  • 秦嶺的野生動物你都知道哪些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天然分界線。在這個隨著海拔變高而四季隨機變化的地區有這我國諸多野生動物。首先最出名的就是「秦嶺四寶」那究竟是那四寶呢?
  • 黃喉貂:華麗外衣下的森林殺手
    是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估為「低危(LC)」  黃喉貂是唐家河自然保護區食肉動物相對多度排名第四的動物,海拔1440-2570m都有它的身影,僅2016年就有20臺紅外相機共91次記錄到該動物活動。
  • 陝西寶雞市秦嶺山區頻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金絲猴
    中新網西安11月24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軍鋒 田小偉)記者24日從寶雞市林業局了解到,寶雞市馬頭灘林業局工作人員22日在大南溝管護林區撫育作業時,偶遇了一隻野生金絲猴。這次發現金絲猴的寶雞市馬頭灘林業局管護林區位於寶雞市區南郊秦嶺之巔,是該市馬頭灘林區首次發現野生金絲猴。圖為金絲猴。 張文兵 攝據介紹,發現的這隻野生金絲猴活動敏捷,體格健壯,可愛大方,時不時接過林區工作人員手中的食物,任憑大家拍照攝影。
  • 科普 黃喉貂
    黃喉貂 黃喉貂,俗名有青鼬、蜜狗、黃腰狐狸等,是一種分布於我國大部的中型鼬科動物。 繼承了鼬科動物的體型,黃喉貂身體細長,體長60釐米上下,尾長約為體長的2/3,體重在3公斤左右,頭呈三角形,吻部尖,體毛棕褐色或者黃褐色,喉部有一大塊黃色或橙色的斑塊,也是黃喉貂名字的由來,腹部毛呈灰褐色,尾部毛黑色,各地不同亞種的黃喉貂毛色會略有不同,一般南方種群的毛色會略淺於北方種群。
  • 寶雞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 舉報電話公布
    西部網寶雞訊(記者 魯鵬飛)按照《寶雞市打擊整治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和省公安廳、省森林公安局、市公安局的安排部署,寶雞市森林公安局決定即日起組織開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如果遇到非法獵捕、殺害、收售珍貴野生動物的行為,市民可以向寶雞市森林公安局舉報。
  • 壺瓶山首次拍到黃喉貂高清圖像
    近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野外收集紅外相機數據中,首次捕捉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活動的珍貴高清圖像。黃喉貂主要棲息於林區,系歐亞大陸上體形最大的貂屬成員,典型食肉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湖北神農架:紅外相機記錄「黃喉貂獵殺小麂」畫面
    6月9日,神農架國家公園木魚管理處野外監測巡護人員在整理春季安置在轄區內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獵殺小麂的15秒鐘清晰影像。相機拍攝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8時2分許,畫面中,一隻黃喉貂用鋒利的牙齒死死咬住小麂喉嚨,與小麂在深厚的積雪裡相互打鬥,雙方正在經歷一場激烈搏殺。黃喉貂毛色鮮豔,頭及頸背部、身體的後部、四肢及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鮮黃,腰部呈黃褐色,其上緣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
  • 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
    按照省委部署,11月30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郭永平赴周至縣,對他聯繫的重大項目「陝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工程」進行調研。他強調,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保護是事關實現「美麗陝西」和國家生態安全的大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生態保護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秦嶺極為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無可比擬的戰略價值,讓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