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貴了!壺瓶山首次拍到黃喉貂高清圖像

2020-11-25 常德全媒

近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野外收集紅外相機數據中,首次捕捉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活動的珍貴高清圖像。

黃喉貂主要棲息於林區,系歐亞大陸上體形最大的貂屬成員,典型食肉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戰鬥力強悍,也是唯一有群居習性的陸生鼬科動物,它們會數隻集群捕獵較大的草食動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2010年,壺瓶山曾拍攝到了黃喉貂,但圖像非常模糊,甚至不易辨認,此次保護區拍攝到的黃喉貂高清圖像非常難得。長期堅持野外監測工作的保護區副局長康祖傑開心的介紹道:食肉動物對棲息地幹擾和棲息地破碎化極為敏感,被視為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的指示物種,此次發現黃喉貂又為壺瓶山食肉目動物大家庭添加了新成員!」

此外,本次監測還拍攝到林麝、黑熊、中華鬣羚、中華斑羚、紅腹角雉、紅腹錦雞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來源:石門融媒 )

相關焦點

  • 科普 黃喉貂
    黃喉貂 黃喉貂,俗名有青鼬、蜜狗、黃腰狐狸等,是一種分布於我國大部的中型鼬科動物。黃喉貂四肢較短而有力,善於攀爬,行動隱秘而敏捷。黃喉貂好動喜玩耍,且好奇心強,對未知事物有很強的探索欲。
  • 長江源區瑪可河流域首次發現黃喉貂活動
    新華社西寧4月2日電(記者李亞光)科研人員近日在位於長江源區的瑪可河流域,首次發現黃喉貂活動並拍攝相關畫面。此外,還記錄到馬麝、中華斑羚、水鹿等其他珍稀物種。  去年12月底,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與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合作,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瑪可河流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共布設60臺紅外相機。
  • 唐家河2隻黃喉貂打配合「智取」毛冠鹿
    今天(10日),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披露的一段紅外相機拍到的視頻,正好展示了這樣的景象。視頻拍攝於今年一月份,保護區內的摩天嶺黃土梁上,兩隻黃喉貂機智地獵殺了一隻成年毛冠鹿。而在保護區科研人員看來,這些視頻和照片,為研究黃喉貂獵食行為提供了寶貴的基礎資料。
  • 黃喉貂「三訪」綏陽林區檢查站「順手牽肉」
    黃喉貂「造訪」的綏陽林區一處檢查站 王鳳東 攝中新網牡丹江6月23日電 (高海生 記者 王琳)黑龍江綏陽林業局有限公司於23日發布消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於近期三次「造訪」綏陽林區,「竊取」了狗食盆中的魚肉、檢查站廚房中的鮮肉。
  • 從一隻黃喉貂想到的
    離開前,特意繞道小型哺乳動物區看了那隻黃喉貂。它在室外籠舍的棲架上下竄來竄去,看上去很活潑的樣子。據說,最初有兩隻救助的黃喉貂,被安置在夜行動物館最昏暗的一間獸舍,終日不見光,而黃喉貂是一種多在日間活動的動物。在許多熱心網友地再三呼籲下,先被轉入一間有燈光照明的獸舍,後來終於換到了有室外的籠舍。之後,又發生了「關禁閉」的事情,又在眾多網友的不斷呼籲下「重獲自由」。
  • 黃喉貂:華麗外衣下的森林殺手
    黃喉貂是唐家河自然保護區食肉動物相對多度排名第四的動物,海拔1440-2570m都有它的身影,僅2016年就有20臺紅外相機共91次記錄到該動物活動。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曾對一份黃喉貂糞便進行食性分析,發現巖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和雀形目某鳥類成分,還曾拍攝到黃喉貂捕獲紅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灰頭鼯鼠(Petaurista xanthotis)、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也有工作人員曾發現黃喉貂偷吃家雞和蜂蜜。
  • 追獸 | 黃喉貂不成網紅,天理難容!
    一個蜜獾倒下去,同一個家族的黃喉貂第幾千次地站起來。站立,是黃喉貂探索和警戒時候常用的姿勢。圖片來自網絡除了「家史」,如果硬要把分布並不重疊的蜜獾和黃喉貂聯繫在一起,其共通之處大概就是它們對蜂蜜的喜愛。我國北方,管黃喉貂叫蜜狗子。
  • 平平無奇的黃喉貂,體小卻戰力強悍,可虐殺大師兄、重創大熊貓!
    黃喉貂(Martes flavigula),又叫「青鼬、蜜狗、黃腰狸、黃腰狐狸、羌仔虎(臺灣叫法)」,是鼬科貂亞科貂屬下的典型森林物種。黃喉貂或許是輝煌鼬科家族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黃喉貂家族旗下還有近10個亞種,個個都是無危。
  • 從「蜜狗子」到「羌仔虎」,黃喉貂為何如此兇猛
    在瑪柯河發現黃喉貂並不算完全的意外,因為上世紀60、70年代,老先生們在青海的調查裡,都有過黃喉貂的記錄。在那些記錄裡,黃喉貂還保留著自己很早的名字「青鼬」,表示和香鼬、艾鼬、黃鼬一樣,它們都是鼬科的成員。
  • 唐家河黃喉貂登上央視!
    對對對,它就是今天的主角黃喉貂您可不要被它軟萌的外表所欺騙其實它可是叢林裡的一方霸主小麂、雉雞、錦雞等等都逃不過它的魔爪央視一套《正大綜藝動物來啦》您是否也好奇它在節目中的表現?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從昆蟲到魚類及小型鳥獸都在它的捕食之列,主要以齧齒動物、鳥、鳥卵、昆蟲為主,有時也攻擊鹿科動物。除動物性食物外,也採食一些野果、漿果,同時,黃喉貂也會採食蜂蜜,通常將蜂箱掏一個洞,鑽進去偷吃蜂蜜,因此也有稱之為蜜狗。
  • 保護秦嶺|秦嶺野生保護動物——黃喉貂
    黃喉貂共有10個亞種,因前胸部具有明顯的黃橙色喉斑而得名。由於它喜歡吃蜂蜜,因而又有蜜狗之稱。耳部短而圓,尾毛不蓬鬆,體形細長,大小如小狐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Ⅱ級。活動於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區、大面積的丘陵或山地森林中,但不受林型的影響,從中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紅松林、秦嶺山地的針闊葉混交林,到雲南西雙版納的季雨林,臺灣、海南的高山森林,都有它的蹤跡。 生 活 習 性 黃喉貂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對所棲息的環境並無嚴格的要求。
  • 壺瓶山的大「V」——亞洲黑熊
    黑熊學名亞洲黑熊,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旗艦保護物種,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是壺瓶山名副其實的大「V」。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野外共安裝了一百多臺紅外線相機,用於拍攝野生動物圖像,記錄野生動物動態變化,平均每三個月,工作人員便會將相機取回來查看一次數據。
  • 湖北神農架:紅外相機記錄「黃喉貂獵殺小麂」畫面
    6月9日,神農架國家公園木魚管理處野外監測巡護人員在整理春季安置在轄區內的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一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獵殺小麂的15秒鐘清晰影像。相機拍攝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8時2分許,畫面中,一隻黃喉貂用鋒利的牙齒死死咬住小麂喉嚨,與小麂在深厚的積雪裡相互打鬥,雙方正在經歷一場激烈搏殺。黃喉貂毛色鮮豔,頭及頸背部、身體的後部、四肢及尾巴均為暗棕色至黑色,喉胸部毛色鮮黃,腰部呈黃褐色,其上緣還有一條明顯的黑線。
  • 壺瓶山的寂靜與喧囂
    最開始,只聽得到雨點打在傘布上的聲音,雨水漸小時,中杜鵑鳥率先打破了雨中森林的寂靜,從對山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裡發出幾聲「咕咕咕」,緊接著,林下灌叢中兩隻斑胸鉤嘴鶥對唱起來,一隻紅頭穗鶥也跟著輕吟起來,遠處,大擬啄木鳥也開始應和了,紅嘴相思鳥在箬竹林中也喧鬧起來……鳥聲為我們打開了壺瓶山的另一個世界。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好幾倍的猴子毫無還手之力,鏡頭記錄全過程
    黃喉貂捕殺猴子,體型大好幾倍的猴子毫無還手之力,鏡頭記錄全過程 黃喉貂這種動物面部長的有點像狗,但是它身上的毛髮就有點像狐狸,但是它屬於貂類。因為它的脖子處有著明顯的橙黃色的喉斑,因此就有了這個黃喉貂的名字。
  • 放虎歸山,壺瓶山有望再現華南虎
    原題:壺瓶山有望野外放歸華南虎……湖南省、常德市專家組,來石門縣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12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率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前往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
  • 壺瓶山上,華南虎有望「歸山」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卓萌)12月10日至11日,省林業局組織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來到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實地踏勘華南虎野化放歸首期選址基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
  • [常德]美專家:壺瓶山是華南虎理想棲息地
    本報訊 「壺瓶山是華南虎野外種群棲息地。」近日,美國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諾蘭德·李維斯·提爾森考察完壺瓶山的自然景觀後,感慨地說。這是國際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前期工作組第三次來到壺瓶山,對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進行第二階段考察,中國、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共10名專家參與了考察活動。
  • 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貂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貂屬是食肉目鼬科的一個屬,居於森林山地,營半樹棲生活。晝夜均能活動覓食,早晨和黃昏活動最為頻繁。多獨居,視覺和聽覺都很敏銳,行動迅捷,善於攀緣。貂有多個品種。屬珍貴毛皮動物。喜安靜,多獨居,一年兩次換毛,食物多樣化,主要食物是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