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瓶山的大「V」——亞洲黑熊

2021-03-01 石門信息網

黑熊學名亞洲黑熊,是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的旗艦保護物種,胸部有一塊"V"字形白斑,是壺瓶山名副其實的大「V」。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野外共安裝了一百多臺紅外線相機,用於拍攝野生動物圖像,記錄野生動物動態變化,平均每三個月,工作人員便會將相機取回來查看一次數據。據了解,整個保護區共設置11個哨所、檢查站,巡護員27人,平日負責對保護區進行巡查及對過往車輛和行人檢查,每周巡護員會走約20條樣線,觀察動物的痕跡、糞便、腳印,或者看有沒有人為破壞的痕跡。

亞洲黑自動渾身是寶,自古以來都是人類獵殺的對象,如今亞洲黑熊在我們國家已經被劃入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的行列。亞洲黑熊主要的生活在山區林地,儘管它們看起來十分笨重,但其實這傢伙的身手還是比較靈活的,它們天生就是爬樹和遊泳的高手。另外亞洲黑熊有冬眠的習性,只有部分南方溫度較高的地方並不冬眠。

亞洲黑熊的食性也非常複雜,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它們都照單全收。葷的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禁忌,只要是能被它們獵殺到的,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甚至是腐肉,亞洲黑熊都很喜歡吃。在壺瓶山就時常有村民放養的牛、羊等被黑熊的襲擊、吃掉的事件。至於素的,那它們就要挑剔一下了,首選當然是各種植物的果實以及竹筍等口感比較好的食物,如果肚子餓極了的話,它們也會吃各種植物的嫩葉,運氣好時還能吃一餐蜂蜜。

相關焦點

  • 壺瓶山首次拍到黃喉貂高清圖像
    近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在野外收集紅外相機數據中,首次捕捉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喉貂活動的珍貴高清圖像。黃喉貂主要棲息於林區,系歐亞大陸上體形最大的貂屬成員,典型食肉獸,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壺瓶山的寂靜與喧囂
    從珙桐灣回到壺瓶山鎮政府,再輾轉行至主峰下的大洞坪村,這裡是登頂步行道的起點,夜宿此處客棧,整晚雨聲滿耳。次日早起,大雨依舊沒有要停歇的意思,大家冒雨登山。通往山頂只有一條狹徑,在雨中越發崎嶇難行。    海拔1100米至1200米左右,一路上竟有農田菜土,還有幾戶高山人家,開起了客棧,熱情留客避雨。
  • 放虎歸山,壺瓶山有望再現華南虎
    原題:壺瓶山有望野外放歸華南虎……湖南省、常德市專家組,來石門縣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12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率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前往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
  • 壺瓶山上,華南虎有望「歸山」
    華聲在線12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見習記者 卓萌)12月10日至11日,省林業局組織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來到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華南虎野外放歸論證工作,實地踏勘華南虎野化放歸首期選址基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
  • [常德]美專家:壺瓶山是華南虎理想棲息地
    本報訊 「壺瓶山是華南虎野外種群棲息地。」近日,美國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諾蘭德·李維斯·提爾森考察完壺瓶山的自然景觀後,感慨地說。這是國際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前期工作組第三次來到壺瓶山,對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進行第二階段考察,中國、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共10名專家參與了考察活動。
  • 壺瓶山:北緯30度上的「東方諾亞方舟」
    生活於壺瓶山的動植物,更珍視這份遠離塵世的寧靜。億萬年的滄海桑田,磅礴的造山運動中,海洋升為陸地,生長成為武陵山脈的東北端,從此山高路遠,卻也因此躲過了第四冰川紀的浩劫。壺瓶山,也幸運地成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被稱作北緯30度上的物種「東方諾亞方舟」。
  • 白眉地鶇、棉鳧,壺瓶山鳥類又添新紀錄
    5月12日、13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分別發現了白眉地鶇、棉鳧兩種保護區鳥類新紀錄種。截至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已達到367種,這也意味著湖南省大約82%的鳥類都可在壺瓶山看到。
  • 常德石門壺瓶山被確定為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地
    常德新聞網7月9日訊(通訊員 謝應林)由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究與發展中心、美國明尼達州動物園華南虎顧問辦公室聯合主持的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在湖南壺瓶山和湖北後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  7月5日,國家林業局全國野生動植物研發中心、湖南省林業廳等棲息專家和動物專家,華南虎顧問辦主任提爾森等6名美國棲息專家和華南虎專家及翻譯共12人,在國家林業局華南虎野外種群恢復項目負責人陸軍研究員的帶領下抵達壺瓶山,與壺瓶山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組成30人的聯合考察隊,從7月6日深入大山密林進行為期4天的野外實地調查,利用GPS全球定位,採取GIS地圖與現地對照標繪,對該地區地形、海拔
  • 亞洲黑熊
    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中國境內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熊科動物,通常被簡稱為「黑熊」或「黑瞎子」,漢字「熊」最早就是特指它(
  • 壺瓶山的人們,習慣用野果來感知節氣變化
    氣溫上的差別,在壺瓶山,感受並不十分明顯。身處高山的人們,更習慣用山裡的野果來感知節氣的變化," 七月羊桃八月瓜 , 九月板慄打哈哈 "。白露於山裡的人們,是一場豐收的開始,秋日野果,是大山給予人們的額外獎賞。
  • 擬將華南虎野外放歸石門壺瓶山,省市專家組正在論證
    近日,湖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長清,率省市動植物專家組一行,前往石門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湖南省專家組一行來到壺瓶山鎮剩頭國有林場胡長清指出,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我國三個華南虎野外放歸地之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明確目標、堅定信心,大膽邁出第一步;要科學論證、精心操作,確保不出現任何差錯;要認真履職、積極推進,
  • 韓國將從中國引進6隻亞洲黑熊
    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韓聯社9月14日報導,韓國國立公園管理公團當日表示,將從中國引進6隻亞洲黑熊,並計劃將黑熊放入韓國智異山的自然環境裡。報導稱,接受基因檢查的黑熊一共有14隻,均為亞洲黑熊。韓國的相關專家和獸醫已於9月9日抵達中國吉林省,並將從14隻黑熊中選擇6隻。
  • 常德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玲 通訊員 白林壯 文/圖)昨日,記者從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000米的原始森林中一次性發現40多隻灰頭鶇和灰翅鶇的聚群,這樣40多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大群體在壺瓶山出現較為罕見
  • 八十四隻亞洲黑熊進入中國首個救護中心重獲自由
    中新社成都十二月十六日電(記者 肖龍聯)由亞洲動物基金興建的中國首個黑熊救護中心今天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鎮正式落成,八十四隻從養熊場中被解救出來的亞洲黑熊重獲自由,成為救護中心的第一批居民。  這是中國國家林業局支持、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及四川省林業廳與亞洲動物基金共同發起建成的亞洲最大規模的黑熊救護中心。
  • 你知道嗎亞洲黑熊共有五種,我們國家就有四種
    作為熊科家族相貌最落後的一支,亞洲黑熊與我們國家是非常有緣的。儘管熊貓才被當成是中國的象徵,但是亞洲黑熊家族有五分之四的成員都在我國繁衍生息。按照生物學上的分類,亞洲黑熊共計被劃分了五個亞種,分別是:亞洲黑熊指名亞種、亞洲黑熊東北亞種、亞洲黑熊臺灣亞種、亞洲黑熊四川亞種以及亞洲黑熊長毛亞種。這五種亞洲黑熊中,除了指名亞種以外,其他四種在我們國家都有分布。
  • 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召開 活熊取膽能否終結
    3月29日,「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在北京召開,圖為它基金理事長、3月29日,「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在北京召開,圖為它基金秘書長張小海。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3月29日,「首屆亞洲黑熊論壇」在北京召開,呼籲社會各界攜手探索終止活熊取膽的多贏解決方案。本次論壇由北京愛它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主辦,並得到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技術支持。主辦方希望通過論壇搭建的對話平臺,深入探討終止活熊取膽的多贏解決方案。它基金理事長張越女士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趙中華先生出席了論壇並致辭。
  • 亞洲黑熊冬眠後會在次年的幾月出來活動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是亞洲黑熊冬眠後,會在次年的幾月出來活動?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帶來了這篇文章。一定還有很多小夥伴不知道亞洲黑熊的生活習性吧。下面就是森林驛站3月15日每日一題答案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看答案吧!
  • 注意安全,正是這樣的誤解,可愛的亞洲黑熊正在慢慢消失
    它們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亞洲黑熊。亞洲黑熊,又稱月熊、月亮熊、狗熊,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東部,中國、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地的森林地帶比較多見。在國際上屬於瀕危保護動物,在我國,亞洲黑熊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人們總是稱亞洲黑熊為月亮熊或者月熊。
  • 冬奧萌物 | 平昌冬奧會吉祥物:白老虎和亞洲黑熊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分別為白老虎「Soohorang」和亞洲黑熊「Bandabi」。 2016年6月2日,平昌冬奧組委公布了2018年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和冬季帕運會的官方吉祥物,分別為白老虎「Soohorang」和亞洲黑熊「Bandabi」。